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0845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结构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混凝土梁柱节点施工效率低的问题。本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包括管柱和结构梁,还包括四个连接件,连接件包括套板、柱接板、梁接板和连接板,套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管柱上,相邻两个连接件通过紧固件固定并形成梁接端,柱接板上设有柱筋孔,梁接板上设有扎筋孔和扎筋槽,两块连接板之间具有梁筋孔,结构梁内具有钢筋笼,钢筋笼包括梁钢筋,梁钢筋穿入梁筋孔,还包括内箍筋和外箍筋,外箍筋包覆在梁接端上并卡在扎筋槽内,梁钢筋绑扎在外箍筋上,内箍筋穿过扎筋孔并抱紧两块连接板,梁钢筋绑扎在内箍筋上,还包括穿过柱筋孔的柱钢筋。本梁柱节点施工方便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工艺,以其制作方便,安全可靠,节约成本的特点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传统做法一般将环形板焊接在套筒外侧,将套筒套在管柱上,之后将结构梁内的钢筋笼端部支撑在环形板上,并固定后进行浇筑;由于套筒为整体结构,因此无法在管柱中部进行施工,只能拆卸管柱顶端机构,之后将套筒从管柱顶端套入,导致施工效率偏低,且施工场景受限,且现行方法主要以焊接为主,施工程序复杂,不容易实现刚性连接,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施工方便,并能提高施工效率,且整体强度更高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包括圆钢管混凝土管柱和结构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形状相同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一块弧形板状套板、两块板状柱接板、四块矩形板状梁接板和两块矩形板状连接板,所述的套板和两块连接板为一体结构,且为一整块钢板弯折形成,所述的一块柱接板和两块梁接板为一体结构,且为一整块钢板切割形成,所述的柱接板内侧边和外侧边分别为同轴的内凹弧形和外凸弧形结构,两块柱接板相互平行,且两块柱接板内侧边分别与套板上侧边边缘和下侧边边缘焊接固定,所述的一块连接板上下两侧分别垂直焊接有一块梁接板,且两块梁接板相互平行,并与连接板合围形成槽钢结构,且套板外弧面两端边缘分别与两块连接板内侧边垂直连接,所述的四个连接件对应的四块套板依次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管柱上,且套板内弧面与管柱外壁贴合,且四块套板合围形成套在管柱上的套筒,且四个连接件的八块柱接板合围形成与管柱同轴的两个圆环形板状结构,所述的相邻两个连接件的连接板相互对齐贴合,并通过紧固件固定,且相邻两块连接板与相邻四块梁接板形成工字钢结构的梁接端,所述的柱接板上垂直设有若干柱筋孔,所述的梁接板上垂直设有若干扎筋孔,且梁接板远离连接板的边缘设有若干扎筋槽,且相互贴合的两块连接板之间具有沿管柱径向设置的梁筋孔,所述的结构梁内具有钢筋笼,且钢筋笼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梁钢筋,且钢筋笼端部置于梁接端上,并位于上下两块梁接板之间,且钢筋笼中部的若干梁钢筋穿入梁筋孔内,还包括若干开口矩形内箍筋和若干开口矩形外箍筋,所述的若干外箍筋依次包覆在梁接端上,并卡在所述的扎筋槽内,且外箍筋两端弯折固定,且靠近侧部的梁钢筋绑扎在外箍筋上,所述的内箍筋穿过所述的扎筋孔内,且内箍筋两端弯折固定,且内箍筋抱紧两块贴合的连接板,且中部与侧部之间的梁钢筋绑扎在内箍筋上,还包括若干竖向设置的柱钢筋,且柱钢筋依次穿过两个柱筋孔,并与管柱轴线平行,且若干柱钢筋围绕管柱轴线分布。本梁柱节点的套筒为四块套板合围形成,因此施工难度较低,并适合在管柱中部施工,避免受到管柱顶部结构影响,且套板和两块连接板为一体结构,且为一整块钢板弯折形成,一块柱接板和两块梁接板为一体结构,且为一整块钢板切割形成,之后依次焊接形成连接件,使得连接件结构十分稳定,且连接板用于在连接后对整体进行加固,内箍筋和外箍筋与钢筋笼绑扎固定后与梁接板连接,且内箍筋和外箍筋能进一步抱紧两块连接板,同时可以根据钢筋笼上的梁钢筋规模,设置内箍筋和外箍筋数量和方位,并对应设置扎筋槽和扎筋孔数量,且利用柱接板上的柱筋孔连接柱钢筋,之后一体浇筑形成梁柱节点,因此本梁柱节点结构合理,整体强度较高,且利用连接板能有效将结构梁作用力传递给管柱,能有效提高梁柱节点的抗剪承载能力,且整体采用装配式安装,使得施工方便效率高。在上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中,所述的内箍筋和外箍筋沿管柱径向在梁接端上错位间隔分布。错位间隔分布结构十分合理,能避免位于梁接板外侧面上的内箍筋和外箍筋相互影响。在上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中,所述的若干内箍筋相互平行设置,若干外箍筋相互平行设置。在上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中,所述的两块柱接板相对的一侧焊接有若干空心管状定位管,且定位管轴线与柱接板垂直,且定位管内壁与柱筋孔孔壁对齐连通。利用定位管起到延伸柱筋孔深度的作用,并形成定位结构,能定位安装柱钢筋,以提高施工效率。在上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中,所述的定位管远离柱接板的一端呈扩口结构。能进一步方便柱钢筋穿入两个定位管。在上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中,所述管柱内外两侧均浇筑有混凝土,所述的钢筋笼外浇筑有混凝土。在上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中,所述的套筒上均布有螺栓组件,螺栓组件将套筒固定在管柱上,螺栓组件包含至少一列沿套筒轴向布置的螺栓。因此强度更高。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一整块钢板弯折形成一体结构的套板和两块连接板,将一整块钢板切割形成一体结构的一块柱接板和两块梁接板,并将套板和连接板分别与柱接板和梁接板焊接固定形成连接件;步骤二,将四个连接件对应的四块套板依次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管柱上,使套板内弧面与管柱外壁贴合,且四块套板合围形成套在管柱上的套筒,并将相互贴合的连接板通过紧固件固定;步骤三,将钢筋笼端部置于梁接端上,使钢筋笼位于上下两块梁接板之间,使钢筋笼中部的若干梁钢筋穿入梁筋孔内;步骤四,将内箍筋穿过扎筋孔内,将内箍筋两端弯折固定,并使内箍筋抱紧两块贴合的连接板,将中部与侧部之间的梁钢筋通过钢丝依次绑扎在内箍筋上;步骤五,将若干外箍筋依次包覆在梁接端上,并卡在扎筋槽内,将外箍筋两端弯折固定,并将靠近侧部的梁钢筋绑扎在外箍筋上;步骤六,将若干柱钢筋依次穿过两个柱筋孔,利用定位管对柱钢筋进行定位,并使柱钢筋与管柱轴线平行,使若干柱钢筋围绕管柱轴线分布;步骤七,在管柱内外两侧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管柱,在钢筋笼外浇筑混凝土形成结构梁。通过上述步骤,即可高效施工形成本梁柱节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梁柱节点的套筒为四块套板合围形成,因此施工难度较低,并适合在管柱中部施工,避免受到管柱顶部结构影响,且套板和两块连接板为一体结构,且为一整块钢板弯折形成,一块柱接板和两块梁接板为一体结构,且为一整块钢板切割形成,之后依次焊接形成连接件,使得连接件结构十分稳定,且连接板用于在连接后对整体进行加固,内箍筋和外箍筋与钢筋笼绑扎固定后与梁接板连接,且内箍筋和外箍筋能进一步抱紧两块连接板,同时可以根据钢筋笼上的梁钢筋规模,设置内箍筋和外箍筋数量和方位,并对应设置扎筋槽和扎筋孔数量,且利用柱接板上的柱筋孔连接柱钢筋,之后一体浇筑形成梁柱节点,因此本梁柱节点结构合理,整体强度较高,且利用连接板能有效将结构梁作用力传递给管柱,能有效提高梁柱节点的抗剪承载能力,且整体采用装配式安装,使得施工方便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梁柱节点横向剖视图及局部分解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梁柱节点竖向主视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管柱;2、钢筋笼;21、梁钢筋;3、套板;4、柱接板;41、柱筋孔;42、定位管;5、梁接板;51、扎筋槽;52、扎筋孔;6、连接板;61、梁接端;62、梁筋孔;7、内箍筋;8、外箍筋;9、柱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包括圆钢管混凝土管柱(1)和结构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形状相同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一块弧形板状套板(3)、两块板状柱接板(4)、四块矩形板状梁接板(5)和两块矩形板状连接板(6),所述的套板(3)和两块连接板(6)为一体结构,且为一整块钢板弯折形成,所述的一块柱接板(4)和两块梁接板(5)为一体结构,且为一整块钢板切割形成,所述的柱接板(4)内侧边和外侧边分别为同轴的内凹弧形和外凸弧形结构,两块柱接板(4)相互平行,且两块柱接板(4)内侧边分别与套板(3)上侧边边缘和下侧边边缘焊接固定,所述的一块连接板(6)上下两侧分别垂直焊接有一块梁接板(5),且两块梁接板(5)相互平行,并与连接板(6)合围形成槽钢结构,且套板(3)外弧面两端边缘分别与两块连接板(6)内侧边垂直连接,所述的四个连接件对应的四块套板(3)依次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管柱(1)上,且套板(3)内弧面与管柱(1)外壁贴合,且四块套板(3)合围形成套在管柱(1)上的套筒,且四个连接件的八块柱接板(4)合围形成与管柱(1)同轴的两个圆环形板状结构,所述的相邻两个连接件的连接板(6)相互对齐贴合,并通过紧固件固定,且相邻两块连接板(6)与相邻四块梁接板(5)形成工字钢结构的梁接端(61),所述的柱接板(4)上垂直设有若干柱筋孔(41),所述的梁接板(5)上垂直设有若干扎筋孔(52),且梁接板(5)远离连接板(6)的边缘设有若干扎筋槽(51),且相互贴合的两块连接板(6)之间具有沿管柱(1)径向设置的梁筋孔(62),所述的结构梁内具有钢筋笼(2),且钢筋笼(2)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梁钢筋(21),且钢筋笼(2)端部置于梁接端(61)上,并位于上下两块梁接板(5)之间,且钢筋笼(2)中部的若干梁钢筋(21)穿入梁筋孔(62)内,还包括若干开口矩形内箍筋(7)和若干开口矩形外箍筋(8),所述的若干外箍筋(8)依次包覆在梁接端(61)上,并卡在所述的扎筋槽(51)内,且外箍筋(8)两端弯折固定,且靠近侧部的梁钢筋(21)绑扎在外箍筋(8)上,所述的内箍筋(7)穿过所述的扎筋孔(52)内,且内箍筋(7)两端弯折固定,且内箍筋(7)抱紧两块贴合的连接板(6),且中部与侧部之间的梁钢筋(21)绑扎在内箍筋(7)上,还包括若干竖向设置的柱钢筋(9),且柱钢筋(9)依次穿过两个柱筋孔(41),并与管柱(1)轴线平行,且若干柱钢筋(9)围绕管柱(1)轴线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包括圆钢管混凝土管柱(1)和结构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形状相同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一块弧形板状套板(3)、两块板状柱接板(4)、四块矩形板状梁接板(5)和两块矩形板状连接板(6),所述的套板(3)和两块连接板(6)为一体结构,且为一整块钢板弯折形成,所述的一块柱接板(4)和两块梁接板(5)为一体结构,且为一整块钢板切割形成,所述的柱接板(4)内侧边和外侧边分别为同轴的内凹弧形和外凸弧形结构,两块柱接板(4)相互平行,且两块柱接板(4)内侧边分别与套板(3)上侧边边缘和下侧边边缘焊接固定,所述的一块连接板(6)上下两侧分别垂直焊接有一块梁接板(5),且两块梁接板(5)相互平行,并与连接板(6)合围形成槽钢结构,且套板(3)外弧面两端边缘分别与两块连接板(6)内侧边垂直连接,所述的四个连接件对应的四块套板(3)依次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管柱(1)上,且套板(3)内弧面与管柱(1)外壁贴合,且四块套板(3)合围形成套在管柱(1)上的套筒,且四个连接件的八块柱接板(4)合围形成与管柱(1)同轴的两个圆环形板状结构,所述的相邻两个连接件的连接板(6)相互对齐贴合,并通过紧固件固定,且相邻两块连接板(6)与相邻四块梁接板(5)形成工字钢结构的梁接端(61),所述的柱接板(4)上垂直设有若干柱筋孔(41),所述的梁接板(5)上垂直设有若干扎筋孔(52),且梁接板(5)远离连接板(6)的边缘设有若干扎筋槽(51),且相互贴合的两块连接板(6)之间具有沿管柱(1)径向设置的梁筋孔(62),所述的结构梁内具有钢筋笼(2),且钢筋笼(2)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梁钢筋(21),且钢筋笼(2)端部置于梁接端(61)上,并位于上下两块梁接板(5)之间,且钢筋笼(2)中部的若干梁钢筋(21)穿入梁筋孔(62)内,还包括若干开口矩形内箍筋(7)和若干开口矩形外箍筋(8),所述的若干外箍筋(8)依次包覆在梁接端(61)上,并卡在所述的扎筋槽(51)内,且外箍筋(8)两端弯折固定,且靠近侧部的梁钢筋(21)绑扎在外箍筋(8)上,所述的内箍筋(7)穿过所述的扎筋孔(52)内,且内箍筋(7)两端弯折固定,且内箍筋(7)抱紧两块贴合的连接板(6),且中部与侧部之间的梁钢筋(21)绑扎在内箍筋(7)上,还包括若干竖向设置的柱钢筋(9),且柱钢筋(9)依次穿过两个柱筋孔(41),并与管柱(1)轴线平行,且若干柱钢筋(9)围绕管柱(1)轴线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燕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瓯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