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结构及其装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3407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结构及其装拆方法,属于建筑外墙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建筑外墙施工效率低和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建筑外墙结构,包括墙面和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在墙面上的面板,连接装置包括分别与面板和墙面固定的外连接架和内连接架,外连接架包括两块外连接板,内连接架包括两块内连接板,外连接板和内连接板之间通过上连接机构和下连接机构连接;上连接机构包括设在内连接板外侧面的开槽状上连接槽及设在外连接板内侧面的上连接块;下连接机构包括设在内连接板外侧面的开槽状下连接槽及设在外连接板内侧面的下连接块。本外墙结构装拆效率更高,并提高安装过程稳定性和拆卸过程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墙结构及其装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外墙
,涉及一种建筑外墙结构及其装拆方法。
技术介绍
玻璃幕墙的应用越来越广,其形式也越来越多,且玻璃幕墙常用于高层建筑作为装饰外墙,现有的玻璃幕墙的面板通常利用连接装置固定在外墙墙面上,特别是隐框玻璃幕墙,由于其将连接装置隐藏在面板与墙面之间,使得外墙更加美观,因此其应用更加广泛。例如申请号为“201811086023.3”,名称为“一种安全隐框玻璃幕墙和拆装工具及拆装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利用设在面板背面的锁定机构与固定在墙面上的框架连接,从而将锁定机构和框架隐藏在面板和墙面之间,以形成隐框玻璃幕墙结构。但其存在以下问题:1、该方案提供专用的拆装工具,以及专用的拆装方法,该拆装工具结构复杂也并不常见,该拆装方法中的一些步骤也并不是常用的拆装步骤,因此需要专业施工人员操作,导致拆装效率低;2、安装和拆卸过程中,仅利用拆装工具上的吸盘固定面板,且整个过程中面板均是平行墙面移动,因此面板上供手握持部分极小,导致安装过程稳定性较差,拆卸过程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使装拆效率更高,并提高安装过程稳定性和拆卸过程安全性的建筑外墙结构及其装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外墙结构,包括外墙的墙面和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在墙面上的面板,面板为矩形板状结构,连接装置包括分别与面板和墙面固定的外连接架和内连接架,其特征在于:外连接架包括两块条形板状外连接板,两块外连接板内侧面相互平行并与面板内侧面垂直,且与面板左右两侧面平行,且外连接板长度方向与面板左右两侧边平行,内连接架包括两块条形板状内连接板,内连接板外侧面相互平行并与墙面垂直,且内连接板长度方向呈竖向设置并与墙面平行,两块外连接板内侧面间距与两块内连接板外侧面间距相同,外连接板和内连接板之间通过上连接机构和下连接机构连接;上连接机构靠近内连接板顶端和外连接板顶端,且上连接机构包括设在内连接板外侧面的开槽状上连接槽及设在外连接板内侧面的上连接块,上连接槽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拆装段、调节段、上固定段和锁定段,上拆装段和上固定段为条形结构且上拆装段顶端和上固定段顶端相连,且上拆装段和上固定段夹角为锐角,调节段为圆槽状并位于上拆装段顶端和上固定段顶端相连处,调节段内活动嵌有圆形调节块,调节块上设有条形缺口状调节口,调节口长度方向沿调节块径向设置,调节口外端位于调节块外沿,内端位于调节块中心位置上,锁定段为弧形结构,且上固定段底端与锁定段内端连接,调节口宽度与上拆装段宽度和上固定段宽度相同,调节口长度与锁定段宽度相同,上连接块为长度方向与面板内侧面平行的条形结构,且上连接块长度和宽度分别与调节口长度和宽度相同;下连接机构靠近内连接板底端和外连接板底端,且下连接机构包括设在内连接板外侧面的开槽状下连接槽及设在外连接板内侧面的下连接块,下连接槽包括相互连接的下拆装段和下固定段,下拆装段内端与下固定段顶端连接,下固定段为长度方向与上固定段长度方向平行的条形结构,下拆装段为弧形结构,且下拆装段弧形对应的圆心位于调节段圆心位置,锁定段弧形对应的圆心位于下固定段底端,下连接块为圆块状结构,且下拆装段槽宽和下固定段槽宽与下连接块直径相同,所述的面板内侧面靠近上侧边位置固定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伸缩方向与面板内侧面垂直;且当面板安装到位后,两块外连接板内侧面分别与两块内连接板外侧面相抵,且压缩弹簧两端分别与墙面和面板相抵,使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分别位于锁定段外端和下固定段底端,且面板外侧面与墙面平行,若干面板外侧面对齐,相邻面板边缘依次衔接;且能朝墙面推动面板上沿,使外连接架围绕下连接块转动,使上连接块移动至锁定段内端,之后朝上推动面板,使下连接块从下固定段底端移动至顶端,使上连接块从上固定段底端移动至顶端并进入调节口内,之后围绕调节块轴线转动外连接架,使下连接块从下拆装段内移出,使调节口与上拆装段对齐,之后沿上拆装段长度方向移动上连接块,并从墙面上拆卸面板。面板安装时,只能沿着上拆装段装入上连接块,之后只能朝墙面推动面板下沿,使下连接块移动至下拆装段内端,之后只能下移面板,使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分别移动至上固定段底端和下固定段底端,最后松开面板,使压缩弹簧推动墙面,使上连接块移动至锁定段外端,因此通过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分别与上连接槽和下连接槽配合,使面板具有唯一的安装方式,能提高安装过程稳定性;面板拆卸时,需要先挤压面板上沿,之后朝上推动面板,再拉出面板下沿,使调节口与上拆装段对齐,并沿上拆装段移出上连接块,以从墙面上拆卸面板,因此拆卸过程尽管简单,但却需要顺着规定的步骤才可进行,以避免面板随意被拆卸,从而提高拆卸过程安全性;且无论是安装还是拆卸,均不需要专用的工具即可完成,且安装和拆卸过程十分方便,且均是简单操作,利用上连接块和调节块配合对面板进行转向,使得安装和拆卸时均能使面板底部翘起,以提高供手握持的区域,从而能提高安装和拆卸效率。在上述的一种建筑外墙结构中,所述的调节段槽壁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为以调节段轴线为轴的弧形结构,限位槽两端至中间槽深逐渐减小,调节块外壁设有伸缩槽,伸缩槽深度方向沿调节块径向设置,伸缩槽内设有伸缩柱和伸缩弹簧,伸缩弹簧两端分别与伸缩柱和伸缩槽相抵,并推动伸缩柱伸出伸缩槽槽口以形成滑动位于限位槽上的限位块,且当调节口与上拆装段对齐或与上固定段对齐时,限位块分别位于限位槽前端或后端。因此利用限位块和限位槽配合对调节块起到限位作用,又能利用伸缩柱的伸缩使调节块快速调节到位,避免调节块处于无用的中间状态。在上述的一种建筑外墙结构中,所述的墙面上固定有内固定板,两块内连接板为内固定板两边弯折形成,面板内侧面固定有外固定板,两块外连接板为外固定板两边弯折形成。因此结构简单稳定,同时便于安装外连接架和内连接架。在上述的一种建筑外墙结构中,所述的外固定板上设有若干连接柱,连接柱与面板内侧面垂直设置,且压缩弹簧外端可拆卸的套在连接柱上。因此可以将不同弹力的压缩弹簧装入连接柱上,以调节拆卸面板时需要施力的大小。在上述的一种建筑外墙结构中,所述的上拆装段底端槽口为扩口结构。因此便于面板安装。在上述的一种建筑外墙结构中,所述的面板内侧面靠近上下两侧边位置为斜面结构。在上述的一种建筑外墙结构中,所述的面板内侧面靠近左右两侧边位置贴合固定有防滑垫。因此避免双手握住面板左右两侧时打滑。在上述的一种建筑外墙结构中,所述的外连接板内侧面上固定有圆头螺栓,且螺栓头部形成下连接块,所述的上连接块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外连接板上。一种用于建筑外墙结构的装拆方法,包括安装方法和拆卸方法,安装方法为:握住面板左右两侧,将两块外连接板内侧面与两块内连接板外侧面相抵,将上连接块装入上拆装段内,并推动上连接块进入调节口内,之后朝墙面推动面板下沿,使外连接架围绕调节块转动,使上连接块与上固定段对齐,使下连接块移动至下拆装段内端,之后下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外墙结构,包括外墙的墙面(3)和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在墙面(3)上的面板(1),面板(1)为矩形板状结构,连接装置包括分别与面板(1)和墙面(3)固定的外连接架和内连接架,其特征在于:外连接架包括两块条形板状外连接板(2),两块外连接板(2)内侧面相互平行并与面板(1)内侧面垂直,且与面板(1)左右两侧面平行,且外连接板(2)长度方向与面板(1)左右两侧边平行,内连接架包括两块条形板状内连接板(4),内连接板(4)外侧面相互平行并与墙面(3)垂直,且内连接板(4)长度方向呈竖向设置并与墙面(3)平行,两块外连接板(2)内侧面间距与两块内连接板(4)外侧面间距相同,外连接板(2)和内连接板(4)之间通过上连接机构和下连接机构连接;/n上连接机构靠近内连接板(4)顶端和外连接板(2)顶端,且上连接机构包括设在内连接板(4)外侧面的开槽状上连接槽(41)及设在外连接板(2)内侧面的上连接块(21),上连接槽(41)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拆装段(42)、调节段(43)、上固定段(45)和锁定段(46),上拆装段(42)和上固定段(45)为条形结构且上拆装段(42)顶端和上固定段(45)顶端相连,且上拆装段(42)和上固定段(45)夹角为锐角,调节段(43)为圆槽状并位于上拆装段(42)顶端和上固定段(45)顶端相连处,调节段(43)内活动嵌有圆形调节块(5),调节块(5)上设有条形缺口状调节口(51),调节口(51)长度方向沿调节块(5)径向设置,调节口(51)外端位于调节块(5)外沿,内端位于调节块(5)中心位置上,锁定段(46)为弧形结构,且上固定段(45)底端与锁定段(46)内端连接,调节口(51)宽度与上拆装段(42)宽度和上固定段(45)宽度相同,调节口(51)长度与锁定段(46)宽度相同,上连接块(21)为长度方向与面板(1)内侧面平行的条形结构,且上连接块(21)长度和宽度分别与调节口(51)长度和宽度相同;/n下连接机构靠近内连接板(4)底端和外连接板(2)底端,且下连接机构包括设在内连接板(4)外侧面的开槽状下连接槽(47)及设在外连接板(2)内侧面的下连接块(22),下连接槽(47)包括相互连接的下拆装段(48)和下固定段(49),下拆装段(48)内端与下固定段(49)顶端连接,下固定段(49)为长度方向与上固定段(45)长度方向平行的条形结构,下拆装段(48)为弧形结构,且下拆装段(48)弧形对应的圆心位于调节段(43)圆心位置,锁定段(46)弧形对应的圆心位于下固定段(49)底端,下连接块(22)为圆块状结构,且下拆装段(48)槽宽和下固定段(49)槽宽与下连接块(22)直径相同,所述的面板(1)内侧面靠近上侧边位置固定有压缩弹簧(23),且压缩弹簧(23)伸缩方向与面板(1)内侧面垂直;/n且当面板(1)安装到位后,两块外连接板(2)内侧面分别与两块内连接板(4)外侧面相抵,且压缩弹簧(23)两端分别与墙面(3)和面板(1)相抵,使上连接块(21)和下连接块(22)分别位于锁定段(46)外端和下固定段(49)底端,且面板(1)外侧面与墙面(3)平行,若干面板(1)外侧面对齐,相邻面板(1)边缘依次衔接;/n且能朝墙面(3)推动面板(1)上沿,使外连接架围绕下连接块(22)转动,使上连接块(21)移动至锁定段(46)内端,之后朝上推动面板(1),使下连接块(22)从下固定段(49)底端移动至顶端,使上连接块(21)从上固定段(45)底端移动至顶端并进入调节口(51)内,之后围绕调节块(5)轴线转动外连接架,使下连接块(22)从下拆装段(48)内移出,使调节口(51)与上拆装段(42)对齐,之后沿上拆装段(42)长度方向移动上连接块(21),并从墙面(3)上拆卸面板(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结构,包括外墙的墙面(3)和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在墙面(3)上的面板(1),面板(1)为矩形板状结构,连接装置包括分别与面板(1)和墙面(3)固定的外连接架和内连接架,其特征在于:外连接架包括两块条形板状外连接板(2),两块外连接板(2)内侧面相互平行并与面板(1)内侧面垂直,且与面板(1)左右两侧面平行,且外连接板(2)长度方向与面板(1)左右两侧边平行,内连接架包括两块条形板状内连接板(4),内连接板(4)外侧面相互平行并与墙面(3)垂直,且内连接板(4)长度方向呈竖向设置并与墙面(3)平行,两块外连接板(2)内侧面间距与两块内连接板(4)外侧面间距相同,外连接板(2)和内连接板(4)之间通过上连接机构和下连接机构连接;
上连接机构靠近内连接板(4)顶端和外连接板(2)顶端,且上连接机构包括设在内连接板(4)外侧面的开槽状上连接槽(41)及设在外连接板(2)内侧面的上连接块(21),上连接槽(41)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拆装段(42)、调节段(43)、上固定段(45)和锁定段(46),上拆装段(42)和上固定段(45)为条形结构且上拆装段(42)顶端和上固定段(45)顶端相连,且上拆装段(42)和上固定段(45)夹角为锐角,调节段(43)为圆槽状并位于上拆装段(42)顶端和上固定段(45)顶端相连处,调节段(43)内活动嵌有圆形调节块(5),调节块(5)上设有条形缺口状调节口(51),调节口(51)长度方向沿调节块(5)径向设置,调节口(51)外端位于调节块(5)外沿,内端位于调节块(5)中心位置上,锁定段(46)为弧形结构,且上固定段(45)底端与锁定段(46)内端连接,调节口(51)宽度与上拆装段(42)宽度和上固定段(45)宽度相同,调节口(51)长度与锁定段(46)宽度相同,上连接块(21)为长度方向与面板(1)内侧面平行的条形结构,且上连接块(21)长度和宽度分别与调节口(51)长度和宽度相同;
下连接机构靠近内连接板(4)底端和外连接板(2)底端,且下连接机构包括设在内连接板(4)外侧面的开槽状下连接槽(47)及设在外连接板(2)内侧面的下连接块(22),下连接槽(47)包括相互连接的下拆装段(48)和下固定段(49),下拆装段(48)内端与下固定段(49)顶端连接,下固定段(49)为长度方向与上固定段(45)长度方向平行的条形结构,下拆装段(48)为弧形结构,且下拆装段(48)弧形对应的圆心位于调节段(43)圆心位置,锁定段(46)弧形对应的圆心位于下固定段(49)底端,下连接块(22)为圆块状结构,且下拆装段(48)槽宽和下固定段(49)槽宽与下连接块(22)直径相同,所述的面板(1)内侧面靠近上侧边位置固定有压缩弹簧(23),且压缩弹簧(23)伸缩方向与面板(1)内侧面垂直;
且当面板(1)安装到位后,两块外连接板(2)内侧面分别与两块内连接板(4)外侧面相抵,且压缩弹簧(23)两端分别与墙面(3)和面板(1)相抵,使上连接块(21)和下连接块(22)分别位于锁定段(46)外端和下固定段(49)底端,且面板(1)外侧面与墙面(3)平行,若干面板(1)外侧面对齐,相邻面板(1)边缘依次衔接;
且能朝墙面(3)推动面板(1)上沿,使外连接架围绕下连接块(22)转动,使上连接块(21)移动至锁定段(46)内端,之后朝上推动面板(1),使下连接块(22)从下固定段(49)底端移动至顶端,使上连接块(21)从上固定段(45)底端移动至顶端并进入调节口(51)内,之后围绕调节块(5)轴线转动外连接架,使下连接块(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燕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瓯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