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载纳米铜抗菌蚕丝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菌天然高分子纤维,具体涉及一种装载纳米铜的抗菌蚕丝制品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纺织品抗菌处理技术大致可分为两种:先制得抗菌纤维,然后再制成各类抗菌织物;将织物用各种抗菌剂进行后处理加工以获得抗菌性能。比较而言,第一种方法所得的织物抗菌效果持久、耐洗性好,但技术含量高、难度大、涉及领域广、抗菌纤维生产过程比较复杂、对抗菌剂要求高。而第二种方法的加工处理过程比较简单,但生产中三废多,其耐洗性及抗菌效果持久性较差。但由于第二种方法加工方便,并且可供选择的抗菌剂范围广。纺织品不管是原料纤维,还是纱线或织物,甚至成衣均可通过后整理方法获得抗菌功效,因此在目前上市的各类抗菌织物中,以后整理加工的居多。现有技术中,后整理加工的方法包括:利用反应性树脂将抗菌剂热固着于纤维表面,如日本敷纺的Nonstack、郡是的sanityze等二苯醚类抗菌防臭整理剂。它本身对纤维素无亲和力,需与2D树脂或氰醛树脂拼用,可提高其耐久性,它的防臭抗菌机理是抑制微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壁的机能。抗菌剂吸附固定于纤维表面。代表商品如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载纳米铜抗菌蚕丝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蚕丝制品浸入含有红曲霉菌的缓冲液中,然后加入铜盐酸溶液,浸泡后进行紫外灯照射还原处理,最后经过清洗、干燥得到装载纳米铜抗菌蚕丝制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载纳米铜抗菌蚕丝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蚕丝制品浸入含有红曲霉菌的缓冲液中,然后加入铜盐酸溶液,浸泡后进行紫外灯照射还原处理,最后经过清洗、干燥得到装载纳米铜抗菌蚕丝制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载纳米铜抗菌蚕丝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盐为硝酸铜、硫酸铜、醋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铜盐酸溶液中的酸为硫酸、磷酸、盐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中的一种;所述铜盐酸溶液中,铜盐的质量浓度为3%-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载纳米铜抗菌蚕丝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红曲霉菌的缓冲液中,红曲霉菌的质量浓度为0.5%-0.8%;所述缓冲液为磷酸盐缓冲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载纳米铜抗菌蚕丝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入的时间为20-30分钟,温度为10℃-15℃;所述浸泡的时间为0.5-12小时,温度为0℃-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继伟,董慧敏,于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