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接触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585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臭氧接触池,池体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管,池体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池体的一侧设置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连接有臭氧输送管,臭氧输送管上设置有多条支气管,支气管的出气端位于池体的底部,且支撑管的出气端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塞,出气塞上开设有气体分散腔,支气管的出气口位于气体分散腔内,出气塞上还开设有多个与气体分散腔连通的出气通道,池体的出水端的顶部还设置有臭氧破坏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具有结构简单、臭氧利用率高、水体净化效果好的优点。

An ozone contact poo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zone contact pool. The water inlet of the poo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the outlet end of the poo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pipe, an ozone generator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pool body, the ozone generator is connected with an ozone conveyer tube, and a plurality of bronchi is arranged on the ozone conveying pipe, and the outgassing end of the supporting gas pipe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tank body. A plurality of outgassing plugs are arranged on the outgassing end of the support tube, the gas plug is opened with a gas dispersion cavity, the outgassing port of the bronchus is located in the gas dispersion cavity, and a number of outgassing passages connected with the gas dispersion cavity are opened on the gas plug, and the top of the effluent end of the pool is also set up with an ozone destruc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ozone utilization rate and good water purific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臭氧接触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生产污水处理
,特别是一种臭氧接触池。
技术介绍
针状焦是生产高功率(HP)、超高功率(UHP)石墨电极的主要原料,分石油系针状焦和煤系针状焦。由于针状焦具有良好的石墨化性能,用其生产的HP、UHP石墨电极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抗热震性和抗氧化性,能够满足大容量电弧炉上承受高的电流密度,在急冷急热状态下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等冶炼上质量要求,是普通焦生产的石墨电极在使用性能方面所无法比拟的。用针状焦在生产石墨的过程中,高温烧结是一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序,而烧结后的高温尾气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需要进行尾气处理,现有的技术是将高温尾气送入很长的冷却管道,通过高温尾气在冷却管道内的流动,实现自然冷凝,冷凝后的胶状物质粘附在管壁上,并且这种方式在废气排放物中,还含有大量的硫化气体,因此没有多高温尾气进行有效处理,本公司研发出了一种高温尾气处理工艺,将高温尾气冷凝、溶解、吸附,从而排放出洁净的空气,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将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将废水中的渣油及浮油清楚后,废水中还含有有机溶剂、铁、锰等金属离子,因此还需要将这些物质去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臭氧利用率高的臭氧接触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臭氧接触池,它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池体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池体的一侧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连接有臭氧输送管,所述臭氧输送管上设置有多条支气管,所述支气管的出气端位于所述池体的底部,且所述支撑管的出气端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塞,所述出气塞上开设有气体分散腔,所述支气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气体分散腔内,所述出气塞上还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气体分散腔连通的出气通道,所述池体的出水端的顶部还设置有臭氧破坏装置。所述臭氧破坏装置包括除雾器、风机、臭氧破坏器和出气筒,所述除雾器与所述池体连接,所述除雾器与所述风机连接,所述风机与所述臭氧破坏器连接,所述臭氧破坏器与所述出气筒连接。所述出气塞与所述支气管之间安装有密封圈。所述支气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折流板高低交错分布在所述池体内。所述池体内还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靠近所述出水管。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臭氧接触池,在支气管上连接有出气塞,出气塞上设置有若干出气通道,臭氧通过出气通道进入到池体的底部,从而使得臭氧气体被分割成若干股排入到池体内,从而形成若干气泡,通过若干气泡与水体接触,从而增加水体的净化效果,并且设置有折流板,通过折流板使得水体折流,增加水体在池体内的时间,从而延长了臭氧对水体的作用时间,提高了臭氧的利用率,同时也增加了水体的净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进气塞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池体,2-进水管,3-出水管,4-折流板,5-臭氧输送管,6-出气塞,7-臭氧发生器,8-阀门,9-除雾器,10-风机,11-臭氧破坏器,12-出气筒,13-挡板,14-密封圈,15-气体分散腔,16-出气通道,17-支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臭氧接触池,它包括池体1,池体1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管2,池体1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3,池体1的一侧设置有臭氧发生器7,臭氧发生器7连接有臭氧输送管5,臭氧输送管5上设置有多条支气管17,在本实施例中,支气管17的数量为三根,沿水流方向,支气管17分布在池体1的前端、中部和后端,支气管17上安装有阀门8,通过调节阀门8的开合程度,从而实现臭氧供应量的调节,支气管17的出气端位于池体1的底部,且支撑管17的出气端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塞6,臭氧从池体1的底部进入到池体1内,从而使得臭氧从池体1的底部往顶部移动,从而提高了臭氧与液体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了臭氧的转化率,进一步的,出气塞6上开设有气体分散腔15,支气管的出气口位于气体分散腔15内,出气塞6上还开设有多个与气体分散腔15连通的出气通道16,臭氧进入到气体分散腔15内,然后通过出气通道16进入到池体1内,从而使得从出气塞出来的臭氧,形成若干的臭氧气泡,通过臭氧气泡与液体的充分接触,从而提高臭氧的利用率,其臭氧利用率可达95%以上,池体1的出水端的顶部还设置有臭氧破坏装置,剩余的臭氧通过臭氧破坏装置排出,在本实施例中,臭氧破坏装置包括除雾器9、风机10、臭氧破坏器11和出气筒12,除雾器9与池体1连接,除雾器9与风机10连接,风机10与臭氧破坏器11连接,臭氧破坏器11与出气筒12连接,除雾器9除去臭氧气体中的水气以及池体1产生的雾气,从而使得从除雾器9出来的气体为洁净空气,然后未发生氧化反应的臭氧在风机10的作用下进入到臭氧破坏器11,臭氧在臭氧破坏器11的作用下被破坏,最后排入到大气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塞6与所述支气管17之间安装有密封圈14,通过密封圈14,从而保证了支气管17与出气塞6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使得臭氧都进入到气体分散腔15内,最后再通过出气通道16进入到池体1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折流板4高低交错分布在所述池体1内,通过折流板4,从而使得水体沿图1中箭头方向移动,从而延长了水体在池体1内的流动时间,从而增加了水体与臭氧气体的接触时间,从而使得臭氧能够长时间作用于水体,从而对水体消毒,去除水中的酚、氰等污染物质,水的脱色、除去水中铁、锰等金属离子,除异味和臭味,从而保证了水体的净化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池体13内还安装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靠近所述出水管3,所述挡板13的顶部与池体1的顶部连接,挡板13与池体1的出水端形成以出水腔,池体1内多于的臭氧都从出水腔排出,且所述除雾器9进口设置在出水腔的顶部。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臭氧接触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臭氧接触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管(2),所述池体(1)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3),所述池体(1)的一侧设置有臭氧发生器(7),所述臭氧发生器(7)连接有臭氧输送管(5),所述臭氧输送管(5)上设置有多条支气管(17),所述支气管(17)的出气端位于所述池体(1)的底部,且所述支撑管(17)的出气端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塞(6),所述出气塞(6)上开设有气体分散腔(15),所述支气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气体分散腔(15)内,所述出气塞(6)上还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气体分散腔(15)连通的出气通道(16),所述池体(1)的出水端的顶部还设置有臭氧破坏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接触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管(2),所述池体(1)的出水端设置有出水管(3),所述池体(1)的一侧设置有臭氧发生器(7),所述臭氧发生器(7)连接有臭氧输送管(5),所述臭氧输送管(5)上设置有多条支气管(17),所述支气管(17)的出气端位于所述池体(1)的底部,且所述支撑管(17)的出气端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塞(6),所述出气塞(6)上开设有气体分散腔(15),所述支气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气体分散腔(15)内,所述出气塞(6)上还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气体分散腔(15)连通的出气通道(16),所述池体(1)的出水端的顶部还设置有臭氧破坏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接触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破坏装置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念邱陈越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纽扣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