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线材轧制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0264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7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金工业棒线材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棒线材轧制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棒线材轧制生产线,包括夹送辊和转辙器,以及依次通过辊道连接的加热炉、BD轧机、第一棒材轧机组、第二棒材轧机组和线材轧机;加热炉与第一棒材轧机组之间设置有旁通辊道,旁通辊道与BD轧机并列设置;夹送辊和转辙器可选择的设置在第一棒材轧机组与第二棒材轧机组之间和/或第二棒材轧机组与线材轧机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同时满足多种产品规格的生产,提高产品的多样性,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利用枝状布置方式,提高轧线布置的灵活多样性,适应性强。

Production line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rod and wire rolling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od and wire rolling i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and relates to a rod and wire rolling production line and a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The rod and wire rolling production lin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ncludes the clamp roller and the switch, as well as the heating furnace, the BD rolling mill, the first bar rolling mill, the second bar rolling mill and the wire rod mill, and the bypass roller between the heating furnace and the first bar rolling mill. The bypass roller and the BD mill are arranged together; the clamp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with the rolling mill. The feeding roller and the switch can be selected between the first bar mill and the second bar rolling mill and / or between the second bar rolling mill and the wire rod mill. The invention can meet the production of various product specifications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the diversity of the product, and can also use the branch arrangemen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ite conditions, and improve the flexibility and diversity of the rolling line layout, and the adaptability is stro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棒线材轧制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金工业棒线材轧制
,具体涉及一种棒线材轧制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棒线材是钢铁工业中重要的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基础建设、房地产等建筑业,同时也应用在机械、金属制品等工业领域。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8月份棒材、钢筋及盘条总的产量为27227万吨。目前,传统的棒线材轧线(轧制生产线)组成主要包括加热炉、棒材轧机组、线材轧机组、控冷装置、棒材精整收集线、线材PF线等。轧线布置上多采用长条形布置,占地面积大,易受到场地的限制;生产线的产品多是单一的线材或棒材,每一种产品的规格范围也相对较窄。一条传统的年产50万吨高速线材车间仅能生产产品规格为:Φ5.5~Φ20mm;或者一条传统年产100万吨螺纹钢棒材车间仅能生产产品规格为:Φ12~Φ40mm。上述轧线布置及产品规格范围在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普碳钢产品时有着十分不错的优势,但在生产不锈钢等优特钢产品及建设场地长度短时就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不锈钢等优特钢产品因其产品本身的单位附加值高,适用在要求较高的环境及产品上,总产量不高,但产品种类丰富。这样,上述传统单一轧线所生产产品规格范围就很难满足不锈钢等优特钢产品的生产要求。而为了满足各种规格产品,多建设不同产线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但一定会造成投资成本高,部分设备闲置率高,生产线布置与产能不匹配等一系列问题。再有,上述轧线布置适合在场地长度充足时布置,但在方形场地或圆形场地等其他形状的场地布置时就难以布置开全部设备,有一定的局限性,轧线布置灵活性差。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线材轧制生产线,可以同时满足多种产品规格的生产,提高产品的多样性,缓解现有的一条轧制生产线产品单一的问题;再有,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利用枝状布置方式,提高轧线布置的灵活多样性,缓解场地受限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上述的棒线材轧制生产线的生产方法,该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适用性强,灵活性好,得到的产品规格范围更宽,适用范围更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棒线材轧制生产线,包括夹送辊和转辙器,以及依次通过辊道连接的加热炉、BD轧机、第一棒材轧机组、第二棒材轧机组和线材轧机;所述加热炉与所述第一棒材轧机组之间设置有旁通辊道,所述旁通辊道与所述BD轧机并列设置;所述夹送辊和转辙器可选择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棒材轧机组与所述第二棒材轧机组之间和/或所述第二棒材轧机组与所述线材轧机之间。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棒材轧机组与所述第二棒材轧机组之间设有第一夹送辊和第一转辙器;所述第二棒材轧机组与所述线材轧机之间设有第二夹送辊和第二转辙器。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棒材轧机组与所述第二棒材轧机组呈夹角0°~90°设置;所述第二棒材轧机组与所述线材轧机之间呈夹角0°~90°设置。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炉为多功能加热炉。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沿轧制方向,在所述第一棒材轧机组的前方设置方坯和/或大圆坯收集装置,在所述第一棒材轧机组的后方设置中棒和/或大棒精整收集装置。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沿轧制方向,在所述第二棒材轧机组的后方设置小棒精整收集装置和冷床。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沿轧制方向,在所述线材轧机的前方设置控冷装置,在所述线材轧机的后方依次设置控冷装置、吐丝机、斯太尔摩风冷线和线材PF线。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辙器采用气缸、油缸或电机伺服缸驱动;和/或,所述夹送辊设有1~10套。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炉附近的两侧辊道上设有保温装置和/或局部加热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适用于上述的棒线材轧制生产线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加热炉加热好的坯料,经BD轧机或旁通辊道后,送入第一棒材轧机组中,生产出中型或大型棒材;任选地经过夹送辊和转辙器后,进入第二棒材轧机组中,生产出小型棒材;再任选地经过夹送辊和转辙器后,进入线材轧机中,生产出高线线材。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坯料为连铸坯:150mm×150mm~510mm×470mm,或钢锭:12”~20”,加热炉加热坯料的温度为1000~1250℃;钢锭及矩形连铸坯在BD轧机轧制11~19道次,轧制温度1000~1200℃,每道次轧件延伸系数为1.05~1.3,轧制速度为0.5~4.5m/s;得到的产品规格:Φ200~Φ300mm。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由BD轧机提供的轧制坯或150mm×150mm~180mm×180mm的连铸坯在第一棒材轧机组和/或第二棒材轧机组进行多道次轧制,轧制10~22道次,轧制温度1000~950℃,每道次轧件延伸系数为1.15~1.3,轧制速度为0.2~18m/s;得到的产品规格:Φ20~Φ200mm;优选地,Φ12.5~Φ17.5mm的轧件经转辙器和夹送辊进入线材轧机中,轧制4~10道次,轧制温度1000~950℃,每道次轧件延伸系数为1.15~1.25,轧制速度为12~90m/s;得到的产品规格:Φ5.0~Φ2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棒线材轧制生产线,设置了转辙器和夹送辊,轧线可以不断分支,利用红热轧件可以弯曲的特性,借助专有设备转辙器和夹送辊等,缓解了场地受限的问题;即该轧制生产线采用枝状的布置方法可以适用于各种场地,布置灵活多样,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2)、轧制生产线采用枝状的布置方法,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生产节奏紧凑,节能高效,避免建设多条生产线,造成设备闲置、投资费用高且浪费投资的问题,降低了轧线的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3)、适用于用于钢锭、连铸坯等多种坯料,满足Φ5.0~Φ300mm极宽范围棒线材的市场需求,提高了产品的多样性。(4)、轧线采用枝状的布置方法,在不同机组后生产出不同规格的棒线材,可将不同组距的棒线材产品有序分割在不同的成品库内,使不同产品存放在各自独立的仓库,便于管理,运输方便。(5)、轧线采用枝状的布置方法,可以做到轧线外围是各规格产品仓库,中心为轧线配套的公辅设施,使整体布局合理,美观实用。(6)、生产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投资成本低,得到的产品规格范围更宽,适用范围更广,在钢铁冶金工业棒线材轧制领域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棒线材轧制生产线结构示意图。图标:1-加热炉;2-BD轧机;3-旁通辊道;4-方坯和大圆坯收集装置;5-第一棒材轧机组;6-中棒和大棒精整收集装置;7-第一转辙器;8-第一夹送辊;9-第二棒材轧机组;10-冷床;11-小棒精整收集装置;12-第二转辙器;13-第二夹送辊;14-控冷装置;15-线材轧机;16-吐丝机;17-斯太尔摩风冷线;18-线材PF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棒线材轧制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线材轧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夹送辊和转辙器,以及依次通过辊道连接的加热炉、BD轧机、第一棒材轧机组、第二棒材轧机组和线材轧机;所述加热炉与所述第一棒材轧机组之间设置有旁通辊道,所述旁通辊道与所述BD轧机并列设置;所述夹送辊和转辙器可选择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棒材轧机组与所述第二棒材轧机组之间和/或所述第二棒材轧机组与所述线材轧机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线材轧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夹送辊和转辙器,以及依次通过辊道连接的加热炉、BD轧机、第一棒材轧机组、第二棒材轧机组和线材轧机;所述加热炉与所述第一棒材轧机组之间设置有旁通辊道,所述旁通辊道与所述BD轧机并列设置;所述夹送辊和转辙器可选择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棒材轧机组与所述第二棒材轧机组之间和/或所述第二棒材轧机组与所述线材轧机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线材轧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棒材轧机组与所述第二棒材轧机组之间设有第一夹送辊和第一转辙器;所述第二棒材轧机组与所述线材轧机之间设有第二夹送辊和第二转辙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线材轧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棒材轧机组与所述第二棒材轧机组呈夹角0°~90°设置;所述第二棒材轧机组与所述线材轧机之间呈夹角0°~90°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线材轧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为多功能加热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线材轧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沿轧制方向,在所述第一棒材轧机组的前方设置方坯和/或大圆坯收集装置,在所述第一棒材轧机组的后方设置中棒和/或大棒精整收集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线材轧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沿轧制方向,在所述第二棒材轧机组的后方设置小棒精整收集装置和冷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线材轧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沿轧制方向,在所述线材轧机的前方设置控冷装置,在所述线材轧机的后方依次设置控冷装置、吐丝机、斯太尔摩风冷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会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