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辊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5703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16:51
一种线缆辊压机构,包括中空机架及设置在中空机架上的调节结构,所述机架的中空部内设有上下相互配合辊压的上辊压结构和下辊轮辊压结构,所述上辊压结构包括上辊轴及同轴套设在上辊轴上的上辊轮,所述的上辊轮的外表面开有环状锥形槽;所述下辊压结构包括下辊轴及同轴套设在其上的下辊轮,所述的下辊轮包括圆辊段及位于圆辊段两侧的锥辊段,辊压时,圆辊段置于锥形槽内,圆管段两侧的锥辊段的外壁与锥形槽的侧壁配合。将线缆压制成三棱柱形,便于后续上胶,结构简单、实用。

A cable rolling mechanism

A wire roll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hollow frame and arranged in the hollow structure adjusting rack, hollow part of the frame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and lower roll on roll structure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lower roller roller structure, the upper roller structure comprises an upper roller shaft and shaft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roller on the roller an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roller is provided with a ring-shaped taper slot; the lower roller structure comprises a lower roller shaft and the shaft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roller and the lower roller comprises a roller and roller section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one roller, roller, roller segment in the tapered groove, outer sidewall tubes on both sides of the cone roller section with tapered slot with. The cable is pressed into three prism, and it is easy to follow the glue.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辊压机构
本技术涉辊压机
,具体涉及一种线缆辊压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线缆的生产效率相对低下,而且品质难以保证。线缆加工的过程中,先制作线芯,线芯加工成型后需要给其上外胶;但是现有的线芯一般为圆柱形,在后续上胶时胶料容易滑落,不便于上胶成型。为了线缆后续加工容易上胶,因此本技术设计一种将线缆压制成三棱柱形的辊压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供给的线缆供料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缆加工中分两道工序给裸露的铜导线外包裹内胶和外胶,使得加工工序复杂、繁琐、加工效率低、工序流程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辊压机构,包括中空机架及设置在中空机架上的调节结构,所述机架的中空部内设有上下相互配合辊压的上辊压结构和下辊轮辊压结构,所述上辊压结构包括上辊轴及同轴套设在上辊轴上的上辊轮,所述的上辊轮的外表面开有环状锥形槽;所述下辊压结构包括下辊轴及同轴套设在其上的下辊轮,所述的下辊轮包括圆辊段及位于圆辊段两侧的锥辊段,辊压时,圆辊段置于锥形槽内,圆管段两侧的锥辊段的外壁与锥形槽的侧壁配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机架顶部的齿轮调节结构及锁紧机构,所述齿轮调节结构包括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和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带动上辊轴,驱动齿轮驱动传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带动上辊轴上下移动;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叉,所述锁紧叉包括固定在机架顶部的支柱及一端与支柱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弧形齿条,所述弧形齿条通过棘爪限位。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线缆压制成三棱柱形,便于后续上胶,结构简单、实用;驱动齿轮带动两传动齿轮同时同向或反向转动,从而带动上辊压结构在滑块的作用下上移或下移,达到调节上辊压结构的目的,重力下压实现压制成型。在使用时,弧形齿条与驱动齿轮相互啮合,驱动齿轮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锁紧叉来回移动,调节完成后,立柱通过锁紧销固定,弧形齿条通过棘爪固定,达到限位的作用;在压制时或压制后锁紧叉将调节机构锁紧,防止上下移动,压制时使得上辊轮与下辊轮压制不到位,成型效果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未设置锁紧叉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为图1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下辊轮辊压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设置锁紧叉后左视示意图。图中:下座1、上座2、侧板3、上辊轴4、上辊轮5、下辊轴6、下辊轮7、锥辊段8、圆辊段9、锥形槽10、驱动齿轮11、两传动齿轮12、13,手柄14、滑槽15、滑块16、环形槽17、立柱18、支柱19、弧形齿条20。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5,一种线缆辊压机构,包括中空机架及设置在中空机架上的调节结构,所述机架由上座2、下座1及竖向平行设置在两侧板3,所述的两侧板3对应上均开有滑动槽15,滑动槽15内配合安装有滑动块,下座1与两侧板3形成矩形状的废屑槽,在使用的过程中废屑自动落入废屑槽中。所述机架的中空部内设有上下相互配合辊压的上辊压结构和下辊轮7辊压结构,所述上辊压结构包括上辊轴4及同轴套设在上辊轴4上的上辊轮5,所述的上辊轮5的外表面开有环状锥形槽10;所述下辊压结构包括下辊轴6及同轴套设在其上的下辊轮7,所述的下辊轮7包括圆辊段9及位于圆辊段9两侧的锥辊段8,辊压时,圆辊段9置于锥形槽10内,圆管段两侧的锥辊段8的外壁与锥形槽10的侧壁配合。在辊压时,线缆拉紧后置于锥形槽10内,下辊轮7的圆辊段9与锥形槽10的槽底配合,下辊轮7两侧的锥辊段8与锥形槽10的侧壁配合,在调节机构的作用下调节上辊轮5下压,进行压制。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机架顶部上座2上的齿轮调节结构及锁紧机构,所述齿轮调节结构包括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11和两传动齿轮12、13,两传动齿轮12、13带动上辊轴4,驱动齿轮11驱动两传动齿轮12、13转动,两传动齿轮12、13带动上辊轴4上下移动;驱动齿轮11位于两传动齿轮12、13之间,驱动机构驱动与驱动齿轮11连接的手柄14,手柄14带动驱动齿轮11转动,驱动齿轮11带动两传动齿轮12、13同时同向或反向转动,从而带动上辊轴4在滑块16的作用下上移或下移,达到调节上辊压结构的目的,重力下压实现压制成型。参加图5,为了防止上辊轮5下压或上移后松动,从而造成压制不到位或上移后下滑,本技术还设置了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叉,所述锁紧叉包括支柱19及一端与其连接的支柱19,支柱19的另一端连接有与驱动齿轮11啮合的弧形齿条20,所述弧形齿条20通过棘爪限位,立柱18的上端低于手柄14,立柱18通过锁紧销限位。在使用时,弧形齿条20与驱动齿轮11相互啮合,驱动齿轮11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锁紧叉来回移动,调节完成后,立柱18通过锁紧销固定,弧形齿条20通过棘爪固定,达到限位的作用;在压制时或压制后锁紧叉将调节机构锁紧,防止上下移动,压制时使得上辊轮5与下辊轮7压制不到位,成型效果差。压制完成后,防止上辊轮5下降具有安全隐患。所述限位销在不使用时通过弹簧连接置于上座2上的盲孔内,使用时拉出,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所述锁紧叉上还设置有防护罩,锁紧叉起到防护的作用。参加图4,本技术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下辊轮7圆辊段9的外表面为斜面,该斜面上开有多个并排连续设置的环形槽17。线缆为由多股线拧合后形成有螺旋凸棱,为了防止在压制时上辊轮5和下辊轮7之间的压力太大对凸棱造成损坏,因此在下辊轮7上线缆的压制面,圆辊段9的外表面开有多个环形槽17,为了多个不同曲面上的凸棱与环形槽17配合,圆辊段9的外表面设置为斜面,斜面的倾斜角度与线缆跟下辊轮7圆辊段9外表面配合处的角度匹配,使线缆与圆辊段9接触面上凸棱均置于不同的环形槽17内,防护效果更好。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线缆辊压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缆辊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机架及设置在中空机架上的调节结构,所述机架的中空部内设有上下相互配合辊压的上辊压结构和下辊轮辊压结构,所述上辊压结构包括上辊轴及同轴套设在上辊轴上的上辊轮,所述的上辊轮的外表面开有环状锥形槽;所述下辊压结构包括下辊轴及同轴套设在其上的下辊轮,所述的下辊轮包括圆辊段及位于圆辊段两侧的锥辊段,辊压时,圆辊段置于锥形槽内,圆管段两侧的锥辊段的外壁与锥形槽的侧壁配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机架顶部的齿轮调节结构及锁紧机构,所述齿轮调节结构包括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和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带动上辊轴,驱动齿轮驱动传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带动上辊轴上下移动;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叉,所述锁紧叉包括固定在机架顶部的支柱及一端与支柱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弧形齿条,所述弧形齿条通过棘爪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辊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机架及设置在中空机架上的调节结构,所述机架的中空部内设有上下相互配合辊压的上辊压结构和下辊轮辊压结构,所述上辊压结构包括上辊轴及同轴套设在上辊轴上的上辊轮,所述的上辊轮的外表面开有环状锥形槽;所述下辊压结构包括下辊轴及同轴套设在其上的下辊轮,所述的下辊轮包括圆辊段及位于圆辊段两侧的锥辊段,辊压时,圆辊段置于锥形槽内,圆管段两侧的锥辊段的外壁与锥形槽的侧壁配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机架顶部的齿轮调节结构及锁紧机构,所述齿轮调节结构包括相互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茂怀林少贤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红旗中益特种线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