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固化带的韧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071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7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固化带的韧带,包含圆棒结构(4),所述圆棒结构(4)在沿轴向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骨隧道编织部(41)与第二骨隧道编织部(42)这两个骨隧道编织部;所述骨隧道编织部沿轴向方向形成多个骨隧道固化带(51);圆棒结构(4)在相邻两个骨隧道固化带51之间的部分形成卷制原织带(52),多个骨隧道固化带(51)与多个卷制原织带(52)在沿圆棒结构(4)轴向方向上轮流布置,多个卷制原织带(52)之间长度相等或存在不同。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制备时能够避免织布的端部变得松散,不仅方便韧带重建的缝合,而且能够进一步防止松散纤维微粒掉落引起炎症反应。

Ligaments with a curable zon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igamentous ligament with a curable band, including a round rod structure (4), and the round rod structure (4) forms the first bone tunnel knitting unit (41) and the second bone tunnel knitting unit (42) in the axial direction. The bone tunnel weave section forms a plurality of bone tunnel solidified belts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51). ) the circular rod structure (4) formed a reeling original ribbon (52) between the 51 adjacent two bone tunnel solidified bands, and a plurality of bone tunnel solidified belts (51) and a number of reeling original ribbons (52) were arrange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round rod structure (4), and the length of the multiple coiling original ribbons (52) was equal or different. The invention can avoid the loosening of the end of the weaving, not only convenient for the suture of th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but also to prevent the loose fibrous particles from falling and causing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固化带的韧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固化带的韧带。
技术介绍
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时,被牵拉的韧带超出生理负荷而发生撕裂、断裂等损伤,以膝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障碍,有压痛点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膝伸直位,膝或腿部外侧受强大暴力打击或重压,使膝过度外展,内侧副韧带可发生部分或完全断裂。相反,膝或腿部内侧受暴力打击或重压,使膝过度内收,外侧副韧带可发生部分或完全断裂,在严重创伤时,侧副韧带、十字韧带和半月板可同时损伤。踝关节扭伤在运动损伤中非常常见,其中最常见的是踝的旋后损伤,即踝外侧副韧带损伤,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损伤。所谓旋后损伤,事实上是一个联合动作,包括踝的内旋、跟距舟关节内翻及前足内收,在损伤过程中很难割裂开来。在运动中,由于某种原因身体失去重心,或跳起落地时踩别人脚上,或在运动中脚被踩被绊等都可能产生足旋后的动作,造成踝的外侧韧带损伤。对于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当韧带从止点撕脱,难以直接缝合时,应进行韧带止点重建术。此时即需要使用人工侧副韧带,目前市面上的侧副韧带产品长度为400mm,500mm,600mm或800mm,在实际临床使用时,医生需要将侧副韧带剪成需要的长度,而侧副韧带是一种编织结构的条状织物,在用剪刀剪断时,其端部会松散,韧带重建较难缝合,且松散纤维易掉微粒,易引起炎症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固化带的韧带。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固化带的韧带,包含圆棒结构,所述圆棒结构在沿轴向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骨隧道编织部与第二骨隧道编织部这两个骨隧道编织部;所述骨隧道编织部沿轴向方向形成多个骨隧道固化带;圆棒结构在相邻两个骨隧道固化带51之间的部分形成卷制原织带,多个骨隧道固化带与多个卷制原织带在沿圆棒结构轴向方向上轮流布置,多个卷制原织带之间长度相等或存在不同。优选地,所述圆棒结构通过以下步骤制成:步骤S1:在织布机上使用经纱与纬纱制成织布;步骤S2:通过热烫或超声波热熔方法,在织布的沿长度延伸的方向上加工出多个织布固化带,织布在相邻两个织布固化带之间的部分形成织布原织带;步骤S3:沿织布固化带裁剪出所需长度大小的织布,裁剪后得到的织布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编织部与第二编织部;步骤S4:以织布的长轴为旋转轴,将织布进行卷绕,用钩针或缝合针把卷绕后的织布两端缝合固定获得圆棒结构,第一骨隧道编织部、第二骨隧道编织部分别与第一编织部、第二编织部对应,织布固化带、织布原织带分别与骨隧道固化带、卷制原织带对应。优选地,所述纬纱包含第一纬纱与第二纬纱;所述第一纬纱材质为可降解材料,第二纬纱材质为不可降解材料,沿织布宽度延伸方向上,第一纬纱与第二纬纱轮流布置或依次布置。优选地,所述织布原织带包含经纬软带与纬线软带;所述经纬软带的编织层包含经纱与纬纱,所述纬线软带的编织层仅包含纬纱;圆棒结构在沿轴向方向上还形成了关节内自由丝部,第一骨隧道编织部、关节内自由丝部、第一骨隧道编织部;纬线软带与所述关节内自由丝部相对应。优选地,圆棒结构横截面形状为螺旋形、8字形或者C形。优选地,在沿织布的长度延伸方向上,织布固化带长度为3~10mm,织布原织带长度为10~50mm;所述经纱与纬纱的材质为以下任一种或任多种:--胶原与聚乙烯醇复合单丝;--胶原与聚乙烯醇复合复丝;--聚乳酸类聚合物单丝;--聚乳酸类聚合物复丝。优选地,骨隧道编织部横截面呈花瓣形,花瓣形的骨隧道编织部包含瓣体、第一缝线以及第二缝线;多个所述瓣体沿周向方向布置;第一缝线沿单个瓣体周向方向缝制在瓣体上;第二缝线沿骨隧道编织部外轮廓周向方向缝制在骨隧道编织部上。优选地,还包含中心骨架,所述中心骨架位于骨隧道编织部中;所述中心骨架能够在收藏状态与撑开状态这两种状态之间转换:所述收藏状态下,中心骨架周向轮廓面积降低;所述撑开状态下,中心骨架周向轮廓面积增大。优选地,中心骨架包含主骨与支骨,多个支骨沿主骨长度延伸方向连接在主骨沿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收藏状态下,所述支骨在周向方向上相互靠拢;所述撑开状态下,所述支骨在周向方向上相互远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制备时能够避免织布的端部变得松散,不仅方便韧带重建的缝合,而且能够进一步防止松散纤维微粒掉落引起炎症反应。2、本专利技术根据需求剪出合适的长度后,剩下的部分保持形态的稳定,因而仍能够得到利用,有效减少成本。3、随着韧带自身组织的爬升与长入,韧带移植物被重新组织纤维化,和人体自身组织形成一个共同体,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运动功能和运动感受。4、本专利技术中中心骨架的设置,一是能方便人工韧带在骨隧道中的植入,二是可以增大人工韧带在骨隧道中的固定力度,三是方便人体韧带自身组织的爬升与长入,起到一举三得的作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不含关节内自由丝部的圆棒结构示意图;图2为不含纬线软带的织布结构示意图;图3为含关节内自由丝部的圆棒结构示意图;图4为织布包含纬线软带时,第一纬线与第二纬线依次布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织布包含纬线软带时,第一纬线与第二纬线轮流布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中心骨架立体示意图;图7为中心骨架撑开状态下结构示意图;图8为中心骨架收藏状态下结构示意图;图9为花瓣形骨隧道编织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使用缝线对花瓣形骨隧道编织部再次缝纫后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固化带的韧带包含圆棒结构4,圆棒结构4通过如下步骤制成:步骤S1:在织布机上使用经纱310与纬纱制成织布1;步骤S2:通过热烫或超声波热熔方法,在织布1的沿长度延伸的方向上加工出多个织布固化带21,织布1在相邻两个织布固化带21之间的部分形成织布原织带22;步骤S3:沿固化带裁剪出所需长度大小的织布1,裁剪后得到的织布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编织部11与第二编织部12;步骤S4:以织布1的长轴为旋转轴,将织布1进行卷绕,用钩针或缝合针把卷绕后的织布1两端缝合固定获得圆棒结构4,第一骨隧道编织部41、第二骨隧道编织部42分别与第一编织部11、第二编织部12对应,织布固化带21、织布原织带22分别与骨隧道固化带51、卷制原织带52对应。所述骨隧道固化带51存在于骨隧道编织部上,圆棒结构4在相邻两个骨隧道固化带51之间的部分形成卷制原织带52,多个骨隧道固化带51与多个卷制原织带52在沿圆棒结构4轴向方向上轮流布置,多个卷制原织带52之间长度相等或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固化带的韧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固化带的韧带,其特征在于,包含圆棒结构(4),所述圆棒结构(4)在沿轴向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骨隧道编织部(41)与第二骨隧道编织部(42)这两个骨隧道编织部;所述骨隧道编织部沿轴向方向形成多个骨隧道固化带(51);圆棒结构(4)在相邻两个骨隧道固化带51之间的部分形成卷制原织带(52),多个骨隧道固化带(51)与多个卷制原织带(52)在沿圆棒结构(4)轴向方向上轮流布置,多个卷制原织带(52)之间长度相等或存在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固化带的韧带,其特征在于,包含圆棒结构(4),所述圆棒结构(4)在沿轴向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骨隧道编织部(41)与第二骨隧道编织部(42)这两个骨隧道编织部;所述骨隧道编织部沿轴向方向形成多个骨隧道固化带(51);圆棒结构(4)在相邻两个骨隧道固化带51之间的部分形成卷制原织带(52),多个骨隧道固化带(51)与多个卷制原织带(52)在沿圆棒结构(4)轴向方向上轮流布置,多个卷制原织带(52)之间长度相等或存在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固化带的韧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棒结构(4)通过以下步骤制成:步骤S1:在织布机上使用经纱(310)与纬纱制成织布(1);步骤S2:通过热烫或超声波热熔方法,在织布(1)的沿长度延伸的方向上加工出多个织布固化带(21),织布(1)在相邻两个织布固化带(21)之间的部分形成织布原织带(22);步骤S3:沿织布固化带(21)裁剪出所需长度大小的织布(1),裁剪后得到的织布(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编织部(11)与第二编织部(12);步骤S4:以织布(1)的长轴为旋转轴,将织布(1)进行卷绕,用钩针或缝合针把卷绕后的织布(1)两端缝合固定获得圆棒结构(4),第一骨隧道编织部(41)、第二骨隧道编织部(42)分别与第一编织部(11)、第二编织部(12)对应,织布固化带(21)、织布原织带(22)分别与骨隧道固化带(51)、卷制原织带(52)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固化带的韧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包含第一纬纱(311)与第二纬纱(312);所述第一纬纱(311)材质为可降解材料,第二纬纱(312)材质为不可降解材料,沿织布(1)宽度延伸方向上,第一纬纱(311)与第二纬纱(312)轮流布置或依次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固化带的韧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布原织带(22)包含经纬软带(221)与纬线软带(2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季杰万方陈世益赖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利格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