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固定器械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237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固定器械,包括:牵引部,用于连接目标组织;与所述牵引部相连接的锚定部,所述锚定部用于植入骨组织内;所述锚定部通过编织缝线形成;与所述锚定部相连接的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用于使所述锚定部形变成柔性锚;使用过程中,所述锚定部先植入所述骨组织内,在所述调节部的作用下所述锚定部形变成柔性锚并固定在所述骨组织内,能够提升医用固定器械的固定效果并且减少对人体组织造成的伤害。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医用固定器械的制造方法。造方法。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固定器械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固定器械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韧带、肌腱、肩琐或其他软组织从骨完全或部分分离是一种常见损伤,在运动员和老年人中尤为常见。当遭受暴力,产生非生理性活动,韧带被牵拉而超过其耐受力时,即会发生损伤,甚至发生组织分离。尤其是当组织从其相关联的骨完全分离时,通常需要外科介入治疗。
[0003]通过带缝线的锚钉使生物组织和骨骼相互固定是常用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之一。手术后锚钉在骨组织可能发生松动,硬质锚钉的尖端或螺纹会划伤人体组织,造成进一步伤害。
[0004]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医用固定器械及其制造方法,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部分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固定器械及其制造方法,能够提升医用固定器械的固定效果并且减少对人体组织造成的伤害。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用固定器械,包括:牵引部,用于连接目标组织;与所述牵引部相连接的锚定部,所述锚定部用于连接骨组织;所述锚定部通过编织形成;与所述锚定部相连接的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用于使所述锚定部形变成柔性锚;使用过程中,所述锚定部先植入所述骨组织内,在所述调节部的作用下所述锚定部形变成柔性锚并固定在所述骨组织内。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用固定器械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编织形成的锚定部植入所述骨组织的孔洞内,在所述调节部的作用下使得所述锚定部形变成柔性锚固定在所述骨组织内,再将与所述锚定部相连接的牵引部连接于目标组织,实现所述目标组织与所述骨组织相互固定,由编织方式制造的所述锚定部形变产生的柔性锚其尺寸大于所述骨组织上的孔径,不易脱出所述骨组织,产生比硬质锚钉更牢固的固定效果;此外,柔软的所述柔性锚在即使松动的情况下相比硬质锚钉,也极大地减少了对骨组织造成的磨损伤害。
[0008]可选的,所述医用固定器械包括:编织绳和锚定件;所述编织绳的绳端从所述编织绳上穿过,穿过部分形成所述调节部,并在穿过位置两侧形成所述牵引部和线圈;所述锚定件设置于所述线圈并共同形成所述锚定部。其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医用固定器械的本体通过一根编织绳形成,有利于优化所述医用固定器械的结构,提高所述医用固定器械的生产便利性,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制造成本。
[0009]可选的,所述医用固定器械还包括:所述锚定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增加所述锚定部的数量提高所述医用固定器械的固定效果。
[0010]可选的,所述线圈从所述锚定件的一侧穿过并从相对的另一侧穿过。
[0011]可选的,所述锚定件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
[0012]可选的,所述线圈从所述锚定件的两端贯穿所述锚定件。
[0013]可选的,所述线圈从所述锚定件相对的两侧外壁穿入所述锚定件内部并从同侧穿出。其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线圈同时从所述锚定件相对的两侧外壁穿入并穿出使得所述线圈在所述锚定件的两侧上的共四个位置处相连接,当所述锚定部植入所述骨组织的孔洞后,在所述调节部的作用下,所述锚定件在所述线圈上四个位置处被挤压收缩,使其在所述孔洞的轴向上收缩程度更大,实现所述锚定部在所述孔洞的径向上膨胀程度更大,此种方式形成的柔性锚也更为紧密,受力也更为均匀,有利于所述柔性锚与所述骨组织连接得更为牢固;此外,因为所述锚定部在所述孔洞的径向上膨胀程度更大,相对的,在所述骨组织上的孔洞尺寸可以开设得更小,以减少对所述骨组织的损害,提升人体安全性。
[00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用固定器械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编织绳和缝线编织形成的锚定件;将所述编织绳的绳端穿过所述锚定件;将所述编织绳的绳端穿过所述编织绳,在穿过位置的两侧形成牵引部和线圈,所述锚定件与所述线圈共同形成锚定部。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用固定器械的制造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编织绳和编织形成的所述锚定件形成所述锚定部,在所述牵引部的作用下使得所述锚定部在骨组织的孔洞内发生形变产生柔性锚,所述柔性锚其尺寸大于所述骨组织上的孔径,不易脱出所述骨组织,产生比硬质锚钉更牢固的固定效果;此外,柔软的所述柔性锚在即使松动的情况下相比硬质锚钉,也极大地减少了对骨组织造成的磨损伤害。
[0016]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编织绳的绳端穿过所述锚定件包括:所述绳端包括第一绳端和第二绳端,所述锚定件包括第一锚定件和第二锚定件,将所述第一绳端穿过所述第一锚定件,将所述第二绳端穿过第二锚定件。
[0017]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编织绳的绳端穿过所述编织绳包括:将所述第一绳端和所述第二绳端分别从所述编织绳上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穿过,穿过部分分别形成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形成牵引部,在所述牵引部相对的另一侧形成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一锚定件形成第一锚定部,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二锚定件共同形成第二锚定部。。
[0018]可选的,所述编织绳的绳端穿过所述锚定件包括:将所述绳端从所述锚定件的一端贯穿至另一端。
[0019]可选的,所述编织绳的绳端穿过所述锚定件包括:将所述绳端从所述锚定件的一侧穿过后从相对的另一侧再次穿过。
[0020]可选的,所述编织绳的绳端穿过所述锚定件包括:将所述绳端从所述锚定件的第一侧的外壁穿入所述锚定件的内部;将所述绳端从所述锚定件内部穿出至所述第一侧的外壁外;将所述绳端所述锚定件的第二侧的外壁穿入所述锚定件的内部;将所述绳端从所述锚定件内部穿出至所述第一侧的外壁外;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朝向相反。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中医用固定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中医用固定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例中医用固定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0025]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固定器械。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中医用固定器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中医用固定器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例中医用固定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0027]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医用固定器械包括:牵引部1,用于连接目标组织;与所述牵引部相连接的锚定部,所述锚定部用于植入骨组织内;所述锚定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部,用于连接目标组织;与所述牵引部相连接的锚定部,所述锚定部用于植入骨组织内;所述锚定部通过编织缝线形成;与所述锚定部相连接的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用于使所述锚定部形变成柔性锚;使用过程中,所述锚定部先植入所述骨组织内,在所述调节部的作用下所述锚定部形变成柔性锚并固定在所述骨组织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织绳和锚定件;所述编织绳的绳端从所述编织绳上穿过,穿过部分形成所述调节部,并在穿过位置两侧形成所述牵引部和线圈;所述锚定件设置于所述线圈并共同形成所述锚定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从所述锚定件的一侧穿过并从相对的另一侧穿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件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从所述锚定件的两端贯穿所述锚定件。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固定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从所述锚定件相对的两侧外壁穿入所述锚定件内部并从同侧穿出。8.一种医用固定器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编织绳和缝线编织形成的锚定件;将所述编织绳的绳端穿过所述锚定件;将所述编织绳的绳端穿过所述编织绳,穿过部分形成调节部,并在穿过位置的两侧形成牵引部和线圈,所述锚定件与所述线圈共同形成锚定部。9.根据权利要求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立霍红亚张凤羽刘亭亭王远强赖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利格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