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能源
,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秸秆生物发酵的应用形式之一,是在一定设施条件下,微生物秸秆腐熟菌剂、催化剂和净化剂将秸秆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CO2、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进而实现作物高产、优质和无污染的目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能够综合改善作物生长状况,大幅度地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显著改善长期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生态恶化、土传病害严重及温室大棚内冬春季地温低、二氧化碳不足等问题,是推动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促进多种生产要素有效转化、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措施。自2012年起,江苏省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列为全省农业重大技术之一,着力在设施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此技术。苏州地区秸秆资源相当丰富,但目前秸秆有效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和生产技术的制约,苏州地区不少蔬菜生产基地形成长期连作种植模式,缺少轮作倒茬,对土地重用缺养;在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1千克秸秆腐熟菌剂兑掺20千克麦麸,加水20千克,混合拌匀,堆积发酵4小时;步骤二,在两种植行下开沟;步骤三,在沟内铺放秸秆,秸秆以水稻秸秆为主,按60000kg/h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1千克秸秆腐熟菌剂兑掺20千克麦麸,加水20千克,混合拌匀,堆积发酵4小时;步骤二,在两种植行下开沟;步骤三,在沟内铺放秸秆,秸秆以水稻秸秆为主,按60000kg/hm2的秸秆用量,192m2温室大棚的棚秸秆用量为1152千克;底部铺放整秸秆,上部铺放碎软秸秆;步骤四,每条沟施用处理后的秸秆腐熟菌剂40千克,分两次均匀撒在秸秆上;撒施羊粪和菜籽饼;步骤五,将沟两边的土回填于秸秆上,形成种植垄,并将垄面整平;步骤六,第一次浇水,间隔3~4天后再浇第二水;在两行种植垄上覆盖地膜;步骤七,每次浇水后以及覆膜、定植后打孔,在种植垄的中间及两边打三行孔;步骤八,打孔后10天定植;定植时浇小水,定植后再打一遍孔。2.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球,李庆魁,刘金根,朱文婷,徐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