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智能巡线除障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9795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5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智能巡线除障机器人,包括底座,底座内放置供电装置,所述底座上分别安装前臂、中臂、后臂三对臂,每对臂之间均设置夹紧气缸,夹紧气缸下端与底座连接,每对臂上转动连接两根连接段,两根连接段的端头共同与夹紧气缸上端转动连接形成一个Y型结构,每对臂顶部之间相向设置一对相互啮合的滚轮,两滚轮之间形成线槽,所述前臂的两根臂顶部在前侧通过电阻丝下架在线槽上方设置上部电阻丝,所述中臂分成套接的上、下两部分,中臂上的连接段转动连接在其上部分,所述上部电阻丝、各夹紧气缸、驱动装置均由供电装置供电并进行遥控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沿着输电线自动化行驶并绕开线路上的障碍物,除掉线路上的异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智能巡线除障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能输送
,特别是一种输电线路智能巡线除障机器人。
技术介绍
保障电力输电线路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电力从电厂到用户途中要经历升压变电站、高压输电线路、降压变电站、低压配电线路四重阶段,运送电力的整条输变电系统大多数时候都暴露在野外。为了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电网运行部门需要定期对输变电系统进行巡检、维修、维护以确保消除故障或故障隐患。目前,电网高压线路的巡检大部分仍采用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即人工沿线行走及登塔,借助望远镜、摄像机等对线路隐患进行巡查。人工巡检方式,存在人工成本高、巡检环境危险、恶劣、巡检质量难于保证、巡检管理困难等问题,并且在穿越大山、河流、森林或原始森林或无人区线路等特殊路段时,人工根本就难以抵达。因此,非常有需要开发一种可以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巡检工具,以代替现有的完全人工巡检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智能巡线除障机器人,能实现自动化巡线并除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输电线路智能巡线除障机器人,包括底座,底座内放置供电装置,所述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输电线路智能巡线除障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电线路智能巡线除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内放置供电装置,所述底座(1)上分别安装前臂(2)、中臂(3)、后臂(4)三对臂,每对臂之间均设置夹紧气缸(11),夹紧气缸(11)下端与底座(1)连接,每对臂上转动连接两根连接段(12),两根连接段(12)的端头共同与夹紧气缸(11)上端转动连接形成一个Y型结构,每对臂顶部之间相向设置一对相互啮合的滚轮(6),两滚轮(6)之间形成线槽,所述前臂(2)的两根臂顶部在前侧通过电阻丝下架(8)在线槽上方设置上部电阻丝,所述中臂(3)分成套接的上、下两部分,中臂(3)上的连接段(12)转动连接在其上部分,所述上部电阻丝、各夹紧气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智能巡线除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内放置供电装置,所述底座(1)上分别安装前臂(2)、中臂(3)、后臂(4)三对臂,每对臂之间均设置夹紧气缸(11),夹紧气缸(11)下端与底座(1)连接,每对臂上转动连接两根连接段(12),两根连接段(12)的端头共同与夹紧气缸(11)上端转动连接形成一个Y型结构,每对臂顶部之间相向设置一对相互啮合的滚轮(6),两滚轮(6)之间形成线槽,所述前臂(2)的两根臂顶部在前侧通过电阻丝下架(8)在线槽上方设置上部电阻丝,所述中臂(3)分成套接的上、下两部分,中臂(3)上的连接段(12)转动连接在其上部分,所述上部电阻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泳川何浪涛尧大权林在海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市三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