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脚、底板组件和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95834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5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底脚、底板组件和热水器。其中,底脚包括本体部,本体部具有用于容纳填充材料以提高本体部强度的容纳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底脚的本体部内设置有容纳结构,容纳结构能够容纳填充在热水器中的填充材料,通过将填充材料填充在底脚的本体部中提高底脚整体的结构强度,防止底脚在使用过程中被拉裂脱落,提高了底脚的可靠性。

Bottom foot, floor assembly and water heat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ase foot, a bottom plate assembly and a water heater. Wherein, the foot foot comprises a body part, and the body part has a containing structure for holding the filling material to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the main body. The body part of the bottom foot in the invention is provided with a holding structure, the accommodating structure can hold the filling material filled in the water heater, and improves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of the bottom foot by filling the filling material in the body part of the bottom foot to prevent the bottom foot from being split and shedding in the use process, and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bottom fo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脚、底板组件和热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底脚装配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底脚、底板组件和热水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产品安全性,可靠性的提高,产品品质越来越受开发商的重视。很多电器产品都设置有底脚,以空气能热水器为例。目前市场上的空气能热水器底脚容易在移动过程容易松动,且因水箱过重,底脚容易被拉裂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脚、底板组件和热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底脚的可靠性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底脚,包括本体部,本体部具有用于容纳填充材料以提高本体部强度的容纳结构。进一步地,本体部包括支撑部;支撑结构,支撑结构设置在支撑部的第一侧,且容纳结构至少设置在支撑部上。进一步地,容纳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容纳盲孔,容纳盲孔由支撑结构连通至支撑部的表面。进一步地,容纳盲孔为多个,多个容纳盲孔分为多排,且每排内有多个容纳盲孔,相邻两排容纳盲孔的间距相等。进一步地,支撑结构在支撑部上的正投影位于支撑部的边缘内,且支撑部的边缘至支撑结构之间形成定位支撑面。进一步地,底脚还包括导向凸起,导向凸起设置在支撑部的第二侧,导向凸起具有导向面。进一步地,导向面相对于支撑部倾斜设置。进一步地,导向面为导向弧面。进一步地,导向凸起为导向筋。进一步地,支撑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且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的曲率半径相同;导向面的底边在支撑部上的投影为弧线形且其曲率半径与第一侧边的曲率半径相同。进一步地,容纳结构包括多个容纳盲孔,容纳盲孔由支撑结构连通至支撑部的表面,且容纳盲孔相对于导向凸起靠近第二侧边;多个容纳盲孔分为多排,且每排内有多个容纳盲孔,同一排内的容纳盲孔形成的弧形的曲率半径与第一侧边的曲率半径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底板组件,包括底板和至少一个底脚,底脚为上述的底脚,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孔,底脚一一对应设置在安装孔处。进一步地,底脚通过卡接或紧固件固定在底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水器,包括底板组件,底板组件为上述的底板组件进一步地,热水器还包括外壳;内壳,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有空腔,空腔与底板组件的底脚的容纳结构连通;填充材料,填充材料填充在空腔中并充满容纳结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底脚的本体部内设置有容纳结构,容纳结构能够容纳填充在热水器中的填充材料,通过将填充材料填充在底脚的本体部中提高底脚整体的结构强度,防止底脚在使用过程中被拉裂脱落,提高了底脚的可靠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的底脚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底脚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底脚的主视图;图4示出了图1中的底脚的左视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的底板组件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中的底板组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6中的底板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的热水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以及图9示出了图8中的热水器的底脚的受力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本体部;11、支撑部;12、支撑结构;13、容纳结构;14、导向凸起;141、导向面;15、第一侧边;16、第二侧边;20、底板;21、安装孔;30、底脚;40、底板组件;50、外壳;60、内壳;70、填充材料;80、内胆。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底脚的可靠性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底脚、底板组件和热水器。可选地,热水器可以是空气能热水器。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底脚30,包括本体部10,本体部10具有用于容纳填充材料以提高本体部10强度的容纳结构13。具体地,底脚30的本体部10内设置有容纳结构13,容纳结构13能够容纳填充在热水器中的填充材料,通过将填充材料填充在底脚30的本体部10中提高底脚30整体的结构强度,防止底脚30在使用过程中被拉裂脱落,提高了底脚30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本体部10包括支撑部11和支撑结构12,支撑部11为支撑板,支撑结构12设置在支撑部11的第一侧,且容纳结构13至少设置在支撑部11上。具体地,支撑结构12凸出设置在支撑部11的第一侧,容纳结构13贯穿支撑部11并深入支撑结构12中,使得填充材料能够伸入支撑结构12中,增强支撑结构12的强度,同时防止支撑结构12和支撑部11之间由于外界拉力造成断裂的问题。当然,容纳结构13也可以只设置在支撑部11上。进一步地,容纳结构13包括至少一个容纳盲孔,容纳盲孔由支撑结构12连通至支撑部11的表面。具体地,容纳结构13是由多个容纳盲孔组成,容纳盲孔由支撑结构12内部连通至支撑部11的表面,多个容纳盲孔之间彼此分隔,使得填充材料更容易充满较多的容纳盲孔,保证底脚30结构强度的可靠性。进一步可选地,容纳盲孔为多个,多个容纳盲孔分为多排,且每排内有多个容纳盲孔,相邻两排容纳盲孔的间距相等。具体地,容纳盲孔分为多排,每排又设置有多个容纳盲孔,并且容纳盲孔之间间隔的间距相等,使得填充材料填充到容纳盲孔中后,每个容纳盲孔四周受到的挤压力大致相同,减少了容纳盲孔之间的不平衡性,进而降低了底脚30内部的应力作用,使得底脚30在外力作用下的更难以破裂,保证其可靠性。当然,容纳盲孔也可以是其他的排列方式。在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容纳盲孔被分为两排。可选地,支撑结构12在支撑部11上的正投影位于支撑部11的边缘内,且支撑部11的边缘至支撑结构12之间形成定位支撑面。具体地,支撑结构12是设置在支撑部11中部的,并且支撑结构12和支撑部11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使得底脚30在安装时,支撑部11能够卡接在底板20上,同时内胆80的端部也抵接在支撑部11远离底板20的一侧,这样,支撑部11能够将内胆80和底板20分隔,避免内胆80的热量和电流等对外壳50产生影响,保护使用者的使用安全。可选地,底脚30还包括导向凸起14,导向凸起14设置在支撑部11的第二侧,导向凸起14具有导向面141。具体地,支撑部11第二侧设置有导向凸起14,导向凸起14设置有导向面141,内胆80安装时,内胆80的端部抵接在导向面141上,导向面141对内胆80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内胆80能够设置在导向凸起14和热水器的内壳60之间,同时内胆80的端部抵接在支撑部11上,保证内胆80的安装定位准确。可选地,导向面141相对于支撑部11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导向面141有利于内胆80的安装,使得内胆80能够沿倾斜的导向面141准确安装在导向面141和热水器内壳60之间,提高了内胆80的安装效率。进一步可选地,导向面1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底脚、底板组件和热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脚,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10),所述本体部(10)具有用于容纳填充材料以提高所述本体部(10)强度的容纳结构(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脚,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10),所述本体部(10)具有用于容纳填充材料以提高所述本体部(10)强度的容纳结构(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10)包括:支撑部(11);支撑结构(12),所述支撑结构(12)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1)的第一侧,且所述容纳结构(13)至少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结构(13)包括至少一个容纳盲孔,所述容纳盲孔由所述支撑结构(12)连通至所述支撑部(11)的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盲孔为多个,多个所述容纳盲孔分为多排,且每排内有多个所述容纳盲孔,相邻两排所述容纳盲孔的间距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2)在所述支撑部(11)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支撑部(11)的边缘内,且所述支撑部(11)的边缘至所述支撑结构(12)之间形成定位支撑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脚还包括导向凸起(14),所述导向凸起(14)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1)的第二侧,所述导向凸起(14)具有导向面(14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141)相对于所述支撑部(11)倾斜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141)为导向弧面。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凸起(14)为导向筋。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1)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汝春胡楚鑫覃开福宋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