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化码的快速译码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极化码中基于SSC译码算法的改进算法——EPD-SSC(Error-Probability-Distribution-SSC)。
技术介绍
极化码(PolarCodes)由土耳其科学家在2008年国际信息论大会上首次提出,因其在理论上证明能够达到二进制离散对称信道的信道容量而备受关注。2015年,在3GPP会议上将极化码定为第五代移动通信eMBB场景下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极化码利用不同的极化信道分别传输信息比特和固定比特,从而达到以信道容量可靠的传输信息的目的。极化码的提出来源于信道极化现象,当对N个信道进行极化变换后,一部分极化子信道的信道容量趋于1,另一部分极化子信道的信道容量趋于0。因此,可以在信道容量趋于1的子信道上传输信息比特,在信道容量趋于0的子信道上传输固定比特。进一步,构造极化码就是在N个极化子信道中寻找足够可靠的K个子信道。极化码的基本译码算法是连续消除(SuccessiveCancellation-SC)译码算法,虽然该算法复杂度低,但是只能单个比特的串行译码,因此会带来较大的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极化码的EPD‑SSC快速译码算法,其特征在于,离线的错误概率分布计算和在线的EPD‑SSC译码,可根据离线数据找出特殊的Rate‑R‑EPD结点并进行快速译码。所述译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初始化译码树T={node|node∈T},node={αi,βi|αi∈R,βi∈{0,1}},初始化根节点似然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化码的EPD-SSC快速译码算法,其特征在于,离线的错误概率分布计算和在线的EPD-SSC译码,可根据离线数据找出特殊的Rate-R-EPD结点并进行快速译码。所述译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初始化译码树T={node|node∈T},node={αi,βi|αi∈R,βi∈{0,1}},初始化根节点似然值步骤2,遍历译码树译码:如果当前结点是Rate-0结点,则直接返回βi=0;如果当前结点是Rate-1结点,则βi=h(αi),μ=βG,h为硬判决函数,G为对应的生成矩阵;如果当前结点是Rate-R结点,则根据概率分布树P计算当前结点的步骤3,如果pnode<Δp,则将其标记为Rate-R-EPD结点,且βi=h(αi),μ=βG,h为硬判决函数,G为对应的生成矩阵;如果pnode>Δp,则更新当前结点的α,并跳到下一待处理结点;步骤4,如果结点全部处理结束,则终止译码,并得出最终的译码结果,否则继续执行步骤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化码的EPD-SSC快速译码算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宝,邓云强,卢丽金,何怡静,刘建航,黄庭培,陈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