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像素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8166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OLED像素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该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控制单元、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让两个OLED共用一个驱动控制单元,使两个OLED交替发光,减少OLED的发光时间,减少了面板中寄生电容和数据线的数量,提高OLED器件的开口率,并通过让OLED在不发光的显示帧中处于反向偏置,使得OLED不用长时间处于直流偏置状态,从而减缓OLED器件的衰老,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未外接其它反向偏置电压,减少了像素电路走线的难度及偏置电压线对其它信号线的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OLED像素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OLED像素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具有色域广、对比度高、固态器件等诸多优秀的特性,因此在显示
越来越具有竞争力。通常,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显示区内设有由电子像素构成的像素阵列,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一个像素驱动电路。传统的2T1C架构电路是指电路中包括2个薄膜晶体管和1个存储电容,其中起开关作用的薄膜晶体管在开启状态时将数据电压接入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并将数据电压存储在存储电容上,使得驱动薄膜晶体管一直处于导通状态,而当OLED长时间处于直流偏置状态时,内部的离子极性化形成内建电场,导致OLED的阈值电压不断增大,OLED的发光亮度不断降低,并且长时间发光会缩短OLED的寿命,加速OLED的老化。针对上述缺陷,已有的改进方案中,可使OLED在不发光的显示帧中处于反向偏置状态,降低内建电场强度。但此方案中,每个OLED器件需要对应一条数据线,使得OLED面板中数据线的走线加倍,导致面板开口率降低。而且,每个OLED对应一个驱动薄膜晶体管和一个存储电容,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OLED像素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OLED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控制单元、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其中,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存储电容;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与扫描线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漏极与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源极分别与所述存储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开关的漏极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分别连接至第二电源,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控制端连接至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控制端连接至第二控制信号,所述驱动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LED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控制单元、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其中,所述驱动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存储电容;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与扫描线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漏极与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源极分别与所述存储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开关的漏极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分别连接至第二电源,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控制端连接至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控制端连接至第二控制信号,所述驱动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交替发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LED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在同一时刻输出的电平信号极性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LED像素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第三开关、第五开关、第七开关、第九开关和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漏极和所述第七开关的漏极,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九开关的源极和所述第五开关的源极,所述第五开关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所述第七开关的源极和所述第九开关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OLED像素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勃彪陈小龙温亦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