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扫描驱动单元、扫描驱动电路以及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器控制电路领域,特别是一种使用两组驱动信号的扫描驱动单元、扫描驱动电路以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近来,已经开发出与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相比具有较小重量和体积的各种平板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器。在平板显示器中,有机发光显示器使用通过电子和空穴的重组产生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图像。有机发光显示器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并且以较低的功耗驱动。一个典型的有机发光显示器通过形成在像素中的晶体管向OLED提供根据数据信号的电流,从而OLED发射出光。典型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包括向数据线提供数据信号的数据驱动器、依次向扫描线提供扫描信号的扫描驱动器、向发射控制线提供发射控制信号的发射控制线驱动器以及包括耦合到数据线、扫描线和发射控制线的多个像素的显示单元。在扫描信号被提供给扫描线时,包括在显示单元中的像素被选择,以接收来自数据线的数据信号。接收数据信号的像素产生具有根据数据信号的亮度(例如预定亮度)的光,并显示预定图像。在此,像素的发射时间由发射控制线提供的发射控制信号控制。通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扫描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晶体管(T1),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耦接一第一节点(D1),第二极耦接一第一输入端(IN1),栅极耦接一第二输入端(IN2);一第二晶体管(T2),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耦接一第一电源电压(VDD),第二极耦接一第二节点(D2),栅极耦接所述第一节点(D1);一第三晶体管(T3),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耦接所述第一电源电压(VDD),第二极耦接一输出端(OUT),栅极耦接所述第二节点(D2);以及一第四晶体管(T4),所述第四晶体管(T4)的第一极耦接一第二电源电压(VEE),第二极耦接一输出端(OUT),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描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晶体管(T1),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耦接一第一节点(D1),第二极耦接一第一输入端(IN1),栅极耦接一第二输入端(IN2);一第二晶体管(T2),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耦接一第一电源电压(VDD),第二极耦接一第二节点(D2),栅极耦接所述第一节点(D1);一第三晶体管(T3),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耦接所述第一电源电压(VDD),第二极耦接一输出端(OUT),栅极耦接所述第二节点(D2);以及一第四晶体管(T4),所述第四晶体管(T4)的第一极耦接一第二电源电压(VEE),第二极耦接一输出端(OUT),栅极耦接所述第一节点(D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以及第四晶体管(T4)都是P沟道的MOS晶体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电压是直流高电平,所述第二电源电压是直流低电平。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描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电容器(C1),所述第一电容器(C1)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节点(D2),第二端耦接一第三输入端(IN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描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器(C1)的电容值为0.1至0.3皮法。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描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电容器(C2),所述第二电容器(C2)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一节点(D1),第二端耦接所述第三输入端(IN3)。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描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容器(C2)的电容值为0.02至0.1皮法。8.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兴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