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8065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9:40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用户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订单数据;根据所述历史订单数据确定该用户的时间敏感度参考元素,所述时间敏感度参考元素包括:相对配送时间率、超时敏感度、预期时间敏感度、超时行为变化度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所述时间敏感度参考元素确定该用户的时间敏感度。本公开可利用得到的时间敏感度参数来适应性地调整配送策略,以实现用户满意度的最大化,降低丢失用户的风险,赢取更多的有效用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涉及信息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或者服务提供商通过互联网平台来推广产品和服务,并力求在推广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争取更多的用户订单,以提升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为商家或者服务提供商创造更多的价值。在很多互联网服务中,对于服务质量而言,配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常配送所花费的时间越短,用户的满意度就越高,后续继续使用该互联网平台服务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但目前每个互联网平台都同时服务着众多的用户,配送时也是按照下单时间的早晚、订单距离的远近等因素进行顺序配送,这样一视同仁的处理方式会在配送超时时引起用户的不满,降低用户满意度,带来用户丢失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具体的,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用户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订单数据;根据所述历史订单数据确定该用户的时间敏感度参考元素,所述时间敏感度参考元素包括:相对配送时间率、超时敏感度、预期时间敏感度、超时行为变化度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所述时间敏感度参考元素确定该用户的时间敏感度。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历史订单数据包括:用户标识信息、预期配送时间、实际配送时间、用户评价分值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历史订单数据确定该用户的相对配送时间率,包括:获取历史订单的预期配送时间和实际配送时间;将所述实际配送时间和预期配送时间相除,得到该历史订单的相对配送时间率。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历史订单数据确定该用户的超时敏感度和预期时间敏感度,包括:获取历史订单的用户评价分值;根据用户评价分值的大小,对预设历史时间段内所有历史订单排序,得到历史订单序列;获取所述历史订单序列中第一预设数量的历史订单的第一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获取所述历史订单序列中第二预设数量的历史订单的第二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获取所述历史订单序列中第三预设数量的历史订单的第三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获取所述历史订单序列中第四预设数量的历史订单的第四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确定所述第一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和第二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中所有相对配送时间率的平均值,作为该用户的超时敏感度,确定所述第三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和第四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中所有相对配送时间率的平均值,作为该用户的预期时间敏感度。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历史订单序列中第一预设数量的历史订单的第一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包括:获取所述历史订单序列中前第一预设数量的历史订单及其对应的相对配送时间率;根据相对配送时间率的大小,对于获得的相对配送时间率进行排序,得到第一相对配送时间率序列;获取所述第一相对配送时间率序列中前第五预定数量的相对配送时间率,形成所述第一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历史订单序列中第二预设数量的历史订单的第二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包括:获取所述历史订单序列中第二预设数量的历史订单及其对应的相对配送时间率;根据相对配送时间率的大小,对于获得的相对配送时间率进行排序,得到第二相对配送时间率序列;获取所述第二相对配送时间率序列中后第六预定数量的相对配送时间率,形成所述第二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历史订单序列中第三预设数量的历史订单的第三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包括:获取所述历史订单序列中后第三预设数量的历史订单及其对应的相对配送时间率;根据相对配送时间率的大小,对于获得的相对配送时间率进行排序,得到第三相对配送时间率序列;获取所述第三相对配送时间率序列中后第七预定数量的相对配送时间率,形成所述第三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历史订单序列中第四预设数量的历史订单的第四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包括:获取所述历史订单序列中第四预设数量的历史订单及其对应的相对配送时间率;根据相对配送时间率的大小,对于获得的相对配送时间率进行排序,得到第四相对配送时间率序列;获取所述第四相对配送时间率序列中前第八预定数量的相对配送时间率,形成所述第四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历史订单数据确定该用户的超时行为变化度,包括:获取所述历史订单中的超时订单数据,其中,所述超时订单数据包括:实际配送日期;根据实际配送日期所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订单数量计算实际配送日期的行为变化度;将所述实际配送日期的行为变化度与相应订单的用户评价分值相乘,得到所述实际配送日期的超时行为变化乘积;将所有实际配送日期的超时行为变化乘积累加起来,得到该用户的超时行为变化度。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时间敏感度参考元素确定该用户的时间敏感度,包括:利用下式确定该用户的时间敏感度:Rtime=a*G(Rexpect)+b*G(Rlate)+c*G(Cfreq),其中,a、b、c为预设参数;G(﹒)表示一映射函数,Rexpect表示预期时间敏感度,Rlate表示超时敏感度,Cfreq表示超时行为变化度。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具体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用户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订单数据;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历史订单数据确定该用户的时间敏感度参考元素,所述时间敏感度参考元素包括:相对配送时间率、超时敏感度、预期时间敏感度、超时行为变化度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时间敏感度参考元素确定该用户的时间敏感度。结合第二方面,本公开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历史订单数据包括:用户标识信息、预期配送时间、实际配送时间、用户评价分值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第二方面,本公开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历史订单的预期配送时间和实际配送时间;第一计算子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实际配送时间和预期配送时间相除,得到该历史订单的相对配送时间率。结合第二方面,本公开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包括:第二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历史订单的用户评价分值;排序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用户评价分值的大小,对预设历史时间段内所有历史订单排序,得到历史订单序列;第三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历史订单序列中第一预设数量的历史订单的第一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获取所述历史订单序列中第二预设数量的历史订单的第二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获取所述历史订单序列中第三预设数量的历史订单的第三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获取所述历史订单序列中第四预设数量的历史订单的第四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和第二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中所有相对配送时间率的平均值,作为该用户的超时敏感度,确定所述第三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和第四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中所有相对配送时间率的平均值,作为该用户的预期时间敏感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订单数据;根据所述历史订单数据确定该用户的时间敏感度参考元素,所述时间敏感度参考元素包括:相对配送时间率、超时敏感度、预期时间敏感度、超时行为变化度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所述时间敏感度参考元素确定该用户的时间敏感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订单数据;根据所述历史订单数据确定该用户的时间敏感度参考元素,所述时间敏感度参考元素包括:相对配送时间率、超时敏感度、预期时间敏感度、超时行为变化度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所述时间敏感度参考元素确定该用户的时间敏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历史订单数据确定该用户的相对配送时间率,包括:获取历史订单的预期配送时间和实际配送时间;将所述实际配送时间和预期配送时间相除,得到该历史订单的相对配送时间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历史订单数据确定该用户的超时敏感度和预期时间敏感度,包括:获取历史订单的用户评价分值;根据用户评价分值的大小,对预设历史时间段内所有历史订单排序,得到历史订单序列;获取所述历史订单序列中第一预设数量的历史订单的第一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获取所述历史订单序列中第二预设数量的历史订单的第二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获取所述历史订单序列中第三预设数量的历史订单的第三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获取所述历史订单序列中第四预设数量的历史订单的第四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确定所述第一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和第二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中所有相对配送时间率的平均值,作为该用户的超时敏感度,确定所述第三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和第四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中所有相对配送时间率的平均值,作为该用户的预期时间敏感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历史订单序列中第一预设数量的历史订单的第一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包括:获取所述历史订单序列中前第一预设数量的历史订单及其对应的相对配送时间率;根据相对配送时间率的大小,对于获得的相对配送时间率进行排序,得到第一相对配送时间率序列;获取所述第一相对配送时间率序列中前第五预定数量的相对配送时间率,形成所述第一相对配送时间率集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历史订单序列中第二预设数量的历史订单的第二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本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