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CrystalDisplay,简称LCD),属于平面显示器的一种,广泛应用于电视机、计算机、智能电话、手机、汽车导航装置、电子书等产品中。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耗电量低、体积小、辐射低的优点逐渐取代阴极射线管(CathodeRayTube,简称CRT)显示装置。目前为了提高液晶显示器的显示的色域,一般采用高色域的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该LED一般由蓝光芯片和/或紫外光芯片构成,还可以采用量子点(QuantumDot,QD)作为背光模组的一部分来提高色域。而QD作为背光模组的一部分通常采用量子灯管(QDtube)、量子点膜(QDfilm)或者量子发光二极管(QD-LED)等。其中QDfilm由于具有技术相对成熟、厚度较低等优势成为小尺寸高色域显示面板的优选。在目前的现有技术中,通常独立的多个蓝光芯片、紫外芯片或其组合,配合量子点作为LED背光模组,该实现方式成本高面积大,不利于液晶显示装置向低成本以及超薄方向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LED光源(310)、第一保护层(320)、量子点发光层(330)、介质层(340)及金属线栅层(3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LED光源(310)、第一保护层(320)、量子点发光层(330)、介质层(340)及金属线栅层(3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源(310)为双色LED芯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色LED芯片包括衬底层(11)、蓝光结构、绿光结构、上电极(21)和下电极(22);其中,所述蓝光结构位于所述衬底层(11)上,所述绿光结构嵌入所述蓝光结构内,所述上电极(21)分别位于所述蓝光结构和所述绿光结构上,所述下电极(22)位于所述蓝光结构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结构包括第一GaN缓冲层(101)、第一GaN稳定层(102)、第一n型GaN层(103)、第一有源层(104)、第一p型AlGaN阻挡层(105)、第一p型GaN层(106),其中,所述第一GaN缓冲层(101)、所述第一GaN稳定层(102)、所述第一n型GaN层(103)、所述第一有源层(104)、所述第一p型AlGaN阻挡层(105)、所述第一p型GaN层(106)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衬底层(11)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光结构包括第二GaN缓冲层(201)、第二GaN稳定层(202)、第二n型GaN层(203)、第二有源层(204)、第二p型AlGaN阻挡层(205)、第二p型GaN层(206)、SiO2隔离层(12),其中,所述第二GaN缓冲层(201)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捷,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智盛锐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