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永磁体旋转加热的钢管管端热成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7777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永磁体旋转加热的钢管管端热成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永磁体旋转加热器以及红外热像仪。阵列永磁体圆周均匀固定在旋转架上,并与钢管内表面保持一定提离距离。在电机驱动下旋转架带动永磁体产生旋转磁场,钢管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进而产生动生涡流。当钢管管端存在缺陷时,其将阻碍动生涡流的传导,从而引起缺陷区域的涡流密度明显增大,焦耳热相对集中,最终导致缺陷区域的温度明显高于无缺陷区域,再由红外热像仪拾取钢管管端表面温度来检测缺陷。该热成像检测装置可以对钢管管端进行全周向均匀加热,极大地简化了加热过程。该装置与钢管管端不需要直接接触,检测结果可视化,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永磁体旋转加热的钢管管端热成像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涡流热成像无损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永磁体旋转加热的钢管管端热成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在的钢管自动探伤检测中,由于设备机械结构、探头之间空间位置差以及被检测钢管运动等的限制,难以避免的会在钢管管端形成检测盲区,并且很难消除。检测盲区的存在会给钢管产品的质量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而目前的处理方法大多是切除端头检测盲区,造成材料的浪费,因此有必要对钢管管端进行探伤检测。磁粉检测已经广泛的应用于钢管管端的探伤检测中。磁粉检测是利用磁化装置将钢管管端磁化后施加磁悬液或磁粉,当试件表面有缺陷存在时,磁力线就会绕过缺陷产生弯曲变形,进而识别缺陷。但是在探伤检测之前必须对钢管进行磁化,磁化效果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缺陷的检测精度,而且必须人工施加磁粉,检测速度较慢。磁粉检测要求钢管表面必须光滑,所以需要打磨和预清洗后才能进行,且探伤过程需要专门的磁粉探伤仪,探伤完毕后需要退磁,最后清洗。操作步骤繁琐,工艺复杂,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钢管管端缺陷检测方法的现状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永磁体旋转加热的钢管管端热成像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永磁体旋转加热的钢管管端热成像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永磁体旋转加热的钢管管端热成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钢管管端外侧的红外热像仪(2)、安装在钢管管端内部的永磁体旋转加热器(3),所述永磁体旋转加热器由阵列永磁体(11).、(12)、(13)、(14)和旋转架(10)组成,永磁体旋转产生旋转磁场,并与钢管管端发生相对运动,钢管切割磁感线产生动生涡流,在钢管缺陷的阻碍作用下,缺陷区域动生涡流更加集中,进而使得缺陷区域温度比非缺陷区域温度高,再利用红外热像仪拾取钢管管端表面温度,从而可以辨别钢管管端存在的缺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永磁体旋转加热的钢管管端热成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钢管管端外侧的红外热像仪(2)、安装在钢管管端内部的永磁体旋转加热器(3),所述永磁体旋转加热器由阵列永磁体(11).、(12)、(13)、(14)和旋转架(10)组成,永磁体旋转产生旋转磁场,并与钢管管端发生相对运动,钢管切割磁感线产生动生涡流,在钢管缺陷的阻碍作用下,缺陷区域动生涡流更加集中,进而使得缺陷区域温度比非缺陷区域温度高,再利用红外热像仪拾取钢管管端表面温度,从而可以辨别钢管管端存在的缺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永磁体旋转加热的钢管管端热成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磁场由阵列永磁体旋转产生,钢管静止不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永磁体旋转加热的钢管管端热成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永磁体位于钢管管端内部,周向均匀分布,数量为偶数且不少于2。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剑波夏慧黄晓明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