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流道内带筋的新型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7499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2:20
一种冷却流道内带筋的新型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冷却液出口接头、冷却液进口接头、法兰、冷却流道、支撑脚和端盖,所述电机壳体上设有冷却液出口接头、冷却液进口接头和冷却流道,所述法兰与电机壳体左端部连接,所述端盖与电机壳体右端连接,所述支撑脚设于电机壳体下部,所述冷却流道的两端分别设有冷却液出口接头和冷却液进口接头,所述冷却流道内设有筋,所述冷却流道内设置的筋在冷却流道的截面上形成凸起和第一凹槽,所述凸起和第一凹槽间隔设置形成波浪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冷却流道内带筋的新型电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电机壳体上挤压出筋,从而在冷却流道内形成第一凹槽和凸起间隔分布的结构,从而增加了换热面积和机械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流道内带筋的新型电机
本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地,涉及一种冷却流道内带筋的新型电机。
技术介绍
现代工业的发展对电机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电机热损耗问题制约着大容量电机设计发展。根据冷却介质是否通过电机内部,电机冷却方式分为内部冷却和表面冷却。中小型电机由于体积的限制,常采用表面冷却的方式。按冷却介质的不同,可以把电机分为空气冷却和液体(水或油)冷却。空气冷却,运行成本低,摩擦损耗大,散热效率低,常用在能量密度低,发热较低的电机结构中。水冷电机,运行成本高,摩擦损耗小,散热效率高,常用在能量密度高,发热量大的电机结构中。通过在电机壳体内通过冷却液降低电机温度的方式中,如何提高冷却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流道内带筋的新型电机,解决现有电机壳体加工复杂制作成本高,同时降温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在电机壳体上设置带筋的冷却流道,在冷却流道内通过循环流动的冷却液,来降低电机温度。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流道内带筋的新型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冷却液出口接头、冷却液进口接头、法兰、冷却流道、支撑脚和端盖,所述电机壳体上设有冷却液出口接头、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冷却流道内带筋的新型电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流道内带筋的新型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体(1)、冷却液出口接头(2)、冷却液进口接头(3)、法兰(4)、冷却流道(5)、支撑脚(6)和端盖(7),所述电机壳体(1)上设有冷却液出口接头(2)、冷却液进口接头(3)和冷却流道(5),所述法兰(4)与电机壳体(1)左端部连接,所述端盖(7)与电机壳体(1)右端连接,所述支撑脚(6)设于电机壳体(1)下部,所述冷却流道(5)的两端分别设有冷却液出口接头(2)和冷却液进口接头(3),且冷却流道(5)沿电机壳体(1)的径向圆周设置,所述冷却流道(5)内设有筋,所述冷却流道(5)内设置的筋在冷却流道(5)的截面上形成凸起(51)和第一凹槽(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流道内带筋的新型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体(1)、冷却液出口接头(2)、冷却液进口接头(3)、法兰(4)、冷却流道(5)、支撑脚(6)和端盖(7),所述电机壳体(1)上设有冷却液出口接头(2)、冷却液进口接头(3)和冷却流道(5),所述法兰(4)与电机壳体(1)左端部连接,所述端盖(7)与电机壳体(1)右端连接,所述支撑脚(6)设于电机壳体(1)下部,所述冷却流道(5)的两端分别设有冷却液出口接头(2)和冷却液进口接头(3),且冷却流道(5)沿电机壳体(1)的径向圆周设置,所述冷却流道(5)内设有筋,所述冷却流道(5)内设置的筋在冷却流道(5)的截面上形成凸起(51)和第一凹槽(52),所述凸起(51)和第一凹槽(52)间隔设置形成波浪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流道内带筋的新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国王浩王志斌辛宝池董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德能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