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由两个外罩段组成的壳体外罩的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470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的空心柱形的壳体外罩(10),所述壳体外罩具有第一外罩段(10),所述第一外罩段具有位于其中的、相互分离的冷却通道(18),所述冷却通道从周侧的端面(14)向所述第一外罩段(12)的另一周侧的端面(14)延伸。连接通道在第二外罩段(20)中延伸,所述连接通道这样导致冷却通道转向结构,使得连接通道(24)分别将在所述第一外罩段中相邻的两个冷却通道(18)如此相互连接,使得所述壳体外罩(10)的连续的冷却通道被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由两个外罩段组成的壳体外罩的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电机。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径流式电机的定子的壳体。
技术介绍
对于将电机用于驱动器、例如用于机动车的情况而言,由于要求有限的空间比例并且同时要求高功率密度,能够越来越重要的是,提供特别紧凑的和性能卓越的驱动器。因此,不管所述电机集成在所述驱动系中还是单独地连接,轴向的结构长度都能够是有限的。因此,尤其在集成在所述驱动系中的电机中使用轴流式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的电机,如能够用于例如混合动力车辆或者电动车辆中的电机,在一些情况下具有高的放热量。这能够部分地需要主动冷却。用于此的解决方法能够是,在定子壳体的外外周处与位于其上的另外的壳体件相结合地安装冷却片或者冷却通道。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这些冷却片或者冷却通道能够用于引导冷却液体,另一方面能够由此增大热交换面。通常被用作用于所述定子壳体的材料的是钢,例如以浇铸件或者板材件的形式,定子组被压入到所述浇铸件或者板材件中。在很多情况下所要求的是,在运行时由所述定子产生的转矩被所述定子壳体接收,为此,定子组与定子壳体之间的力传递是必须的。所述力传递通常通过在定子组与定子壳体之间的挤压配合来实现。为此,在组装时加热所述定子壳体,从而使得该定子壳体膨胀;并且冷却所述定子组,从而使得该定子组收缩。该定子壳体的膨胀和该定子组的收缩如此相互配合,使得这两个构件通常具有间隙或者公差地相接合。在均衡两个构件温度时,所述定子组膨胀,所述定子壳体收缩,从而在两个连接搭档之间产生挤压压力。所述冷却通道或者冷却片的制造能够例如以切削加工的方式来实现。然而,这种加工在很多情况下不仅费时费钱,还附加地需要保护该定子组免遭切屑、冷却润滑剂和一般的污染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思想除其他外能够被视为基于下文所说明的构思和认识。迄今为止,利用对应地被勾画轮廓的浇铸模具来实现在定子壳体中的冷却通道的浇铸工艺制造,这在流动导向复杂的情况下比较昂贵并且对该浇筑过程的设计提出高要求。然而,由于利用浇铸工艺的制造始终看起来对于实现更复杂的冷却通道结构是有利的,因此值得期望的是,保持用于制造更复杂的冷却通道结构的花费尽可能地少。一种解决方法在于,将具有所述冷却通道的壳体分为在几何形状上简单并且因此能够成本有利地制造的区域和在几何形状上复杂的区域,该在几何形状上复杂的区域的制造成本更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实现更少的花费并且从而实现更少的用于所述壳体外罩的总制造成本。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建议一种电机、尤其是径流式电机,其具有壳体和空心柱形的壳体外罩。所述壳体外罩具有第一外罩段,所述第一外罩段具有多个相互分离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从在该第一外罩段的第一周侧的端面处的冷却通道开口通过所述第一外罩段向在该第一外罩段的第二周侧的端面处的冷却通道开口延伸。所述壳体外罩具有带有多个连接通道的第二外罩段,所述连接通道分别从在该第二外罩段的第一周侧的端面处的连接通道开口通过所述第二外罩段向在该第二外罩段的第二周侧的端面处的连接通道开口延伸。所述连接通道开口如此布置在该第二外罩段的端面中,使得连接通道分别将在所述第一外罩段中相邻的两个冷却通道如此相互连接,使得在所述第一外罩段中的多个分离的冷却通道与在所述第二外罩段中的连接通道一起形成该壳体外罩的连续的冷却通道。尤其能够在其中看到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所述第一外罩段中实现简单的几何结构而实现了该第一外罩段的更简单的并且更成本有利的制造。同时,用于所述第二外罩段的更高的在制造工艺方面的花费仅限于该壳体外罩的一部分,从而使得能够产生总体上更低的成本。所述第二外罩段也能够被理解为冷却通道转向结构,因为例如冷却通道经由连接通道被朝向在所述第一外罩段中的相邻的冷却通道转向。根据一个例子,所述第二外罩段在该壳体外罩的整个轴向长度上延伸。也能够考虑的是,根据另一个例子,所述第二外罩段只在该轴向长度的一部分上延伸。如此密封相应的通道开口在所述端面处相互对置的区域,使得冷却流体不能够从所述壳体外罩中逸出。周侧的端面能够在它们的平面中例如横向于周向延伸。根据一个例子,该第一和/或第二外罩段的端面的平面在该壳体外罩的径向上延伸。冷却流体能够被理解为所有液态的和/或气态的介质,所述介质能够在直径和热量给定的情况下被用于冷却。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外罩段在其外表面处具有入口和出口,用以将冷却流体导入到所述连续的冷却通道中或者从连续的冷却通道中导出。这能够具有下述优点:冷却流体能够从外部通过所述连接通道被导入到该壳体外罩的冷却通道中。这个入口和出口能够被实施为管接件,所述管接件实现外部的管道或者软管的机械上稳定的连接。在一个例子中,这些管接件在该壳体外罩的径向上从所述第二外罩段上突出。在另一个例子中,这些管接件在该壳体外罩的轴向上从所述第二外罩段上突出。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多个相互分离的冷却通道在所述第一外罩段中相互平行。这能够具有下述优点:产生特别简单的均匀的几何形状,所述形状能够成本有利地来制造。因此,例如这样的连续的几何形状能够首先一体地并且连续地以较大的偏差来制造,然后为了制造最终的形状而能够通过分离工艺来分开或者弯曲。另外,平行的冷却通道能够构成所述冷却通道在所述第一外罩段中的热有效的布置,从而使得能够有效地从待冷却的区域中运走热量。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该第二外罩段的外罩面实施为矩形。这能够表示成本高效的制造的优点,因为这种矩形的形状能够比较容易制造,并且能够容易保持浇铸形状和浇铸模具。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该第二外罩段的外罩面小于该第一外罩段的外罩面的20%。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该第二外罩段的外罩面小于该第一外罩段的外罩面的10%。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利地减小更复杂的并且从而必须用更高的成本技术上的花费来制造的第二外罩段的尺寸。虽然,一方面从成本和制造花费的角度来看尽可能小地实施该第二外罩管是值得期待的,然而,应该如此布置和实施所述连接通道,使得所述第二外罩段不构成针对所述冷却流体的显著的流动阻力,例如通过弯折或者通过对冷却流体流的、强烈的流动技术上的转向。另一方面能够是尤其是在接合过程的背景下的该第二外罩段的稳定性。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和/或所述第二外罩段一体地实施。这具有下述优点:为了实现冷却通道结构而能够取消两个单独的构件的接合过程。除了成本方面的优点以外,这也能够引起该冷却通道结构的更高的密封性和可靠性。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外罩段与所述第二外罩段焊接。以这种方式,能够实现所述两个构件的向外密封的并且同时在机械上持久稳定的连接。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并且测试了各种适合的焊接工艺。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外罩段通过挤压制成。由挤压型材制成的第一外罩段的弯曲能够具有下述优点:能够有利地制造坯件,弯曲过程是稳健的并且几乎不产生边角料。根据一个例子,对于积木式变型方案,挤压型材的几何形状变化能够通过挤压模具、例如冲压凹模的变化来实现。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外罩段通过浇铸工艺制成。通过浇铸工艺能够有利地产生比较复杂的形状,这例如能够实现在所述第二外罩段中的连接通道的大量不同的布置。在一个例子中,如此实施所述外罩段的端面的几何形状,使得通过下述方式实现改良的可焊接性:例如通过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具有由两个外罩段组成的壳体外罩的电机

【技术保护点】
电机、尤其是径流式电机,其具有壳体,该壳体的空心柱形的壳体外罩(10)具有:第一外罩段(12),其具有多个相互分离的冷却通道(18),所述冷却通道从在所述第一外罩段(12)的、第一周侧的端面(14)处的冷却通道开口(16)通过所述第一外罩段(12)向在所述第一外罩段(12)的、第二周侧的端面(14)处的冷却通道开口(16)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罩(10)具有带有多个连接通道(24)的第二外罩段(20),所述连接通道分别从在所述第二外罩段(20)的第一周侧的端面(22)处的、用于此的连接通道开口(26)通过所述第二外罩段(20)向在所述第二外罩段(20)的、第二周侧的端面(22)处的连接通道开口(26)延伸,其中,所述连接通道开口(26)如此布置在所述第二外罩段(20)的端面(22)中,使得连接通道(24)分别将在所述第一外罩段(12)中相邻的两个冷却通道(18)如此相互连接,使得在所述第一外罩段(12)中的多个分离的冷却通道(18)与在所述第二外罩段中的连接通道(24)一起形成所述壳体外罩(10)的连续的冷却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8.20 DE 102015215952.31.电机、尤其是径流式电机,其具有壳体,该壳体的空心柱形的壳体外罩(10)具有:第一外罩段(12),其具有多个相互分离的冷却通道(18),所述冷却通道从在所述第一外罩段(12)的、第一周侧的端面(14)处的冷却通道开口(16)通过所述第一外罩段(12)向在所述第一外罩段(12)的、第二周侧的端面(14)处的冷却通道开口(16)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罩(10)具有带有多个连接通道(24)的第二外罩段(20),所述连接通道分别从在所述第二外罩段(20)的第一周侧的端面(22)处的、用于此的连接通道开口(26)通过所述第二外罩段(20)向在所述第二外罩段(20)的、第二周侧的端面(22)处的连接通道开口(26)延伸,其中,所述连接通道开口(26)如此布置在所述第二外罩段(20)的端面(22)中,使得连接通道(24)分别将在所述第一外罩段(12)中相邻的两个冷却通道(18)如此相互连接,使得在所述第一外罩段(12)中的多个分离的冷却通道(18)与在所述第二外罩段中的连接通道(24)一起形成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普勒格B赖歇特S施泰因S布伦斯F朗格M勒普克K基尔希霍夫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