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7491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达,其具有:马达外壳;包含轴的转子;以及将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马达外壳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的外壁部;从外壁部的外侧缘部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凸缘部;以及从凸缘部的内侧缘部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的内壁部。在内壁部固定有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的轴承外壳。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于轴。第一轴承的外圈固定于内壁部的内表面,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于轴承外壳的内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
本技术涉及一种马达。
技术介绍
以往的内转子型无刷马达例如在日本特开2015-216707号公报中有记载。在日本特开2015-216707号公报中,内转子型无刷马达包含:大致有底圆筒形的马达外壳;配置于马达外壳的内周面的定子;以及配置于定子的内周的转子。而且,转子具有被一对轴承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转子轴。一对轴承被轴承保持架保持。轴承保持架在轴向两端具有分别安装一对轴承的轴承安装孔。通过在轴承安装孔中安装轴承,在轴向上隔着一定的间隔而保持一对轴承。在轴承安装于轴承保持架的轴向两端的情况下,需要设置轴承安装孔,结构变得复杂。例如,在日本特开2015-216707号公报中,将轴承保持架设为利用锌合金压铸等制造的成型品,制造中需要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的结构且旋转精度高的马达。本技术的例示性的马达具有马达外壳、转子以及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马达外壳容纳有定子的至少一部分。转子包含作为旋转轴的轴。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将轴支承为能够旋转。马达外壳具有:外壁部,其配置于定子的径向外侧,沿轴向延伸;凸缘部,其从外壁部的轴向一侧的外侧缘部朝向径向内侧延伸;以及内壁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马达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其具有:马达外壳,其容纳有定子的至少一部分;转子,其包含作为旋转轴的轴;以及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它们将所述轴支承为能够旋转,所述马达外壳具有:外壁部,其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径向外侧,沿轴向延伸;凸缘部,其从所述外壁部的轴向一侧的外侧缘部朝向径向内侧延伸;以及内壁部,其从所述凸缘部的径向内侧的内侧缘部的至少一部分沿轴向延伸,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壁部上固定有至少一部分沿轴向延伸的轴承外壳,所述第一轴承以及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于所述轴,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内壁部的内表面,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轴承外壳的内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17 JP 2016-1211741.一种马达,其具有:马达外壳,其容纳有定子的至少一部分;转子,其包含作为旋转轴的轴;以及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它们将所述轴支承为能够旋转,所述马达外壳具有:外壁部,其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径向外侧,沿轴向延伸;凸缘部,其从所述外壁部的轴向一侧的外侧缘部朝向径向内侧延伸;以及内壁部,其从所述凸缘部的径向内侧的内侧缘部的至少一部分沿轴向延伸,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壁部上固定有至少一部分沿轴向延伸的轴承外壳,所述第一轴承以及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于所述轴,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内壁部的内表面,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于所述轴承外壳的内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与所述外壁部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部的轴向长度比所述内壁部在径向上与所述外壁部重叠的部分的轴向长度长。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壳包含:固定部,其在轴向的一个端部固定于所述内壁部;以及轴承保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川敬三岩下绘里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