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杆防偏磨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7405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抽油杆防偏磨安全装置,所述本体内设有通槽,所述校正块与通槽之间设有空槽,所述扶正块上设有校正滚轮,所述校正滚轮的轮轴安装在扶正块中间,所述轮轴的两端设有限位槽,所述轮轴安装在限位槽内并可以在限位槽内滑动,所述轮轴上还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与通槽之间设有校正弹簧。本装置在原有的扶正块上设置了可伸缩的校正滚轮,校正滚轮的轮轴通过限位槽安装在扶正块内,这样轮轴便可在限位槽内移动,而轮轴通过支架与校正弹簧相连,该弹簧可以既可以限定轮轴的移动,又再回复力的作用下起到校正位置的作用,使得防偏磨装置的校位更加准确,耐腐蚀性增强,有效的避免了抽油杆与油管接触,起到防偏磨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油杆防偏磨安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有杆泵采油系统中,预防油管、抽油杆偏磨的相关组件,具体设计是一种抽油杆防偏磨安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油田开采程度的不断提高,油井射开层位逐渐增多,生产层位也有厚油层转向薄油层,由于层与层之间的渗透性、均质程度等不同,必须采用分层管柱分层生产,这样不可避免要采用封隔器卡封,而且往往是多级封隔器,在座封载荷影响下,井下尤其是泵上管柱受压弯曲,泵筒的垂直度超标,造成柱塞与泵筒之间、油管与抽油杆之间偏磨,而且座封载荷越大,偏磨越严重,泵漏失量增加,抽油杆断脱、油管穿孔漏失增多。在开采过程中,受抽油杆接箍活塞效应及油管摩擦的影响,抽油杆下行中性点上移,杆管偏磨的范围增加;还有就是地层产出液腐蚀性强,都可能导致杆管偏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油杆防偏磨安全装置,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抽油杆防偏磨安全装置,包括本体、上接头、下接头、扶正块和导流槽,所述的本体为柱形凸凹状结构,本体上、下部设有连接抽油杆柱的上接头和下接头,沿本体外周对称设有四组扶正块,相邻两组扶正块之间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抽油杆防偏磨安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抽油杆防偏磨安全装置,包括本体(1)、上接头(2)、下接头(3)、扶正块(4)和导流槽(5),所述的本体(1)为柱形凸凹状结构,本体(1)上、下部设有连接抽油杆(6)的上接头(2)和下接头(3),沿本体(1)外周对称设有四组扶正块(4),相邻两组扶正块(4)之间开有上下贯通的弧形导流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设有通槽,所述校正块与通槽之间设有空槽,所述扶正块(4)上设有校正滚轮(41),所述校正滚轮(41)的轮轴(411)安装在扶正块(4)中间,所述轮轴(411)的两端设有限位槽(413),所述轮轴(411)安装在限位槽(413)内并可以在限位槽(413)内滑动,所述轮轴(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油杆防偏磨安全装置,包括本体(1)、上接头(2)、下接头(3)、扶正块(4)和导流槽(5),所述的本体(1)为柱形凸凹状结构,本体(1)上、下部设有连接抽油杆(6)的上接头(2)和下接头(3),沿本体(1)外周对称设有四组扶正块(4),相邻两组扶正块(4)之间开有上下贯通的弧形导流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设有通槽,所述校正块与通槽之间设有空槽,所述扶正块(4)上设有校正滚轮(41),所述校正滚轮(41)的轮轴(411)安装在扶正块(4)中间,所述轮轴(411)的两端设有限位槽(413),所述轮轴(411)安装在限位槽(413)内并可以在限位槽(413)内滑动,所述轮轴(411)上还设有支架(412),所述支架(412)与通槽之间设有校正弹簧(4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油杆防偏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块(4)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辅助滚轮(42),所述辅助滚轮(42)固定在安装槽内。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朝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鸿凯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