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态堤岸景观营造的工具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7350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态堤岸景观营造的工具移动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且用于将工具固定于底座上的固定机构,设置于底座上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多个与底座底部固定连接的竖直支脚以及行走轮,所述竖直支脚包括上支杆、下支杆以及复位弹簧,所述上支杆的轴向开设有供下支杆滑动穿设的定位槽孔,所述设置于定位槽孔内且两端分别与上支杆以及下支杆连接,所述行走轮固定于下支杆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工具放置于底座上,通过固定机构固定于底座上,在行走机构的作用下,推送底座,即可将本发明专利技术移动至工作地点,进而将工具移送至工作地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便于工具的移动,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生态堤岸景观营造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态堤岸景观营造的工具移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园林绿化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态堤岸景观营造的工具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日益关注河流系统生态及水文功能的丧失及其产生的严重后果,生态设计方法被重新认识。由于它能够提供侵蚀控制的技术、基于环境的设计和美学上愉悦的形态,目前已在一些发达国家中的河流堤岸景观设计稳固工程中被广泛使用。河流的堤岸景观是水陆交错的过渡地带,具有显著的边缘效应。这里有活跃的物质、养分和能量的流动,为多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自然状态下的堤岸景观设计往往物种丰富、生产力高。在生态堤岸景观营造中,工人需要使用到多种工具,当堤岸线较长时,通常需要工人自行搬运工具,但是工具种类较多,而且重量较大,给工人增加了很大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态堤岸景观营造的工具移动装置,在生态堤岸景观营造中便于营造工具的移动,以提高生态堤岸景观营造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生态堤岸景观营造的工具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且用于将工具固定于底座上的固定机构,设置于底座上的行走机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生态堤岸景观营造的工具移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生态堤岸景观营造的工具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且用于将工具固定于底座上的固定机构,设置于底座上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多个与底座底部固定连接的竖直支脚以及行走轮,所述竖直支脚包括上支杆、下支杆以及复位弹簧,所述上支杆的轴向开设有供下支杆滑动穿设的定位槽孔,所述设置于定位槽孔内且两端分别与上支杆以及下支杆连接,所述行走轮固定于下支杆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态堤岸景观营造的工具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且用于将工具固定于底座上的固定机构,设置于底座上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多个与底座底部固定连接的竖直支脚以及行走轮,所述竖直支脚包括上支杆、下支杆以及复位弹簧,所述上支杆的轴向开设有供下支杆滑动穿设的定位槽孔,所述设置于定位槽孔内且两端分别与上支杆以及下支杆连接,所述行走轮固定于下支杆的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堤岸景观营造的工具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杆上开设有限位槽孔,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孔内并与限位槽孔的槽底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堤岸景观营造的工具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杆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限位凸缘,所述定位槽孔内壁且位于第一限位凸缘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限位凸缘。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态堤岸景观营造的工具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开设于底座上的工具放置口;两个布置于工具放置口内且相对设置的夹板;分别用于驱动夹板运动以夹持工具的驱动机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江波韩锦强张承业王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