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式复合纺纱的抗静电涤棉纱线在线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7155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嵌入式复合纺纱的抗静电涤棉纱线在线制备方法,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嵌入式纺纱方法具有长丝对短纤维紧密包缠的特点,对环锭细纱机上长丝至前罗拉的运行途径处设置改性装置,在前罗拉至细纱管之间的细纱运行路径处设置烘干装置。改性装置对涤纶长丝施加抗静电剂,烘干装置对加捻成形的细纱进行烘干,利用涤纶长丝以空间螺旋状包缠在棉粗纱外侧的结构特点来制备具有抗静电功能的纱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纺纱和改性同步进行,与常规在纺纱或织造后添加改性工序的方法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省了生产成本,简化了操作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嵌入式复合纺纱的抗静电涤棉纱线在线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嵌入式复合纺纱的抗静电涤棉纱线在线制备方法,属于纺织加工

技术介绍
嵌入式复合纺纱是一种新型多功能纺纱技术。如中国公开出版物《纺织学报》公开时间为2010年6月,文章名称为“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原理解析”,该技术的原理为两根棉粗纱分别经过后、中、前罗拉牵伸,两根长丝直接经过前罗拉,其中一根长丝与一根棉粗纱在前罗拉前钳口处形成一个加捻三角区纺成一根细纱,另一根长丝与另一根棉粗纱在前罗拉前钳口处形成另外一个加捻三角区纺成另一根细纱,两根细纱中长丝均分布在外侧,短纤维须条均包裹在内部。两根细纱又形成第三个加捻三角区,并在此三角区处加捻形成一根细纱。因此,嵌入式纺纱方法具有长丝对短纤维紧密包缠的特点,该纺纱方法能大幅度提高纤维利用率、纱线强力和成纱质量。不足之处在于若想赋予纱线特殊的性能,则须在纱线后整理工序中添加改性工序。碳纳米管由于其优异的导电性、传热性等特点。被广泛用来作导电薄膜、电路、芯片、储备氢容器、模具、复合材料等。碳纳米管由石墨演化而来,由于有大量未成对电子沿管壁游动,使得其既具备金属导电性又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嵌入式复合纺纱的抗静电涤棉纱线在线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嵌入式复合纺纱的抗静电涤棉纱线在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环锭细纱机上第一涤纶长丝(1)、第二涤纶长丝(2)至前罗拉(4)的运行途径中设置改性装置(3),在环锭细纱机上前罗拉(4)至细纱管(7)之间设置烘干装置(6),第一涤纶长丝(1)、第二涤纶长丝(2)经改性装置(3)施加抗静电剂后运行至前罗拉(4)处,与经后罗拉(9)、中罗拉(8)牵伸后运行至前罗拉(4)处的第一棉粗纱(10)、第二棉粗纱(11)汇合,施加了抗静电剂的第一涤纶长丝(1)与第一棉粗纱(10)在前罗拉(4)的前钳口加捻形成第一细纱(12),施加了抗静电剂的第二涤纶长丝(2)与第二棉粗纱(11)在前罗拉(4)的前钳口加捻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式复合纺纱的抗静电涤棉纱线在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环锭细纱机上第一涤纶长丝(1)、第二涤纶长丝(2)至前罗拉(4)的运行途径中设置改性装置(3),在环锭细纱机上前罗拉(4)至细纱管(7)之间设置烘干装置(6),第一涤纶长丝(1)、第二涤纶长丝(2)经改性装置(3)施加抗静电剂后运行至前罗拉(4)处,与经后罗拉(9)、中罗拉(8)牵伸后运行至前罗拉(4)处的第一棉粗纱(10)、第二棉粗纱(11)汇合,施加了抗静电剂的第一涤纶长丝(1)与第一棉粗纱(10)在前罗拉(4)的前钳口加捻形成第一细纱(12),施加了抗静电剂的第二涤纶长丝(2)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根阳杨冯丽潘恒盛丹刘冰倩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