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径钢管内壁双合金重熔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7125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小口径钢管(内径20mm‑127mm)内壁双合金重熔新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钢管预热‑将完成管内壁合金粉末涂层的钢管预热至80‑100℃持续4小时以上,空冷至常温状态;S2、高温热熔‑将完成预热的钢管置于输送机台上进行高温热熔;S3、内壁加工及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小口径钢管内壁双合金重熔生产方法,通过较长时间预热降低孔洞生成、进行高温热熔通过中频感应线圈精准的控温,在不损害基管及控制变形量的基础上,充分释出镍基合涂层高硬度特性、大幅提升冶金结合力度、增加涂层表面光滑度以提升流速与抗粘结能力,制造更高效能小口径双合金内涂层钢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口径钢管内壁双合金重熔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钻采及运输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小口径钢管内壁双合金重熔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按照复合管介面的结合方式,双金属复合管可分为机械结合型复合管和冶金结合型复合管,机械复合是第一代双金属复合管的生产方法,具体由可分为滚压、胀接、拉拔3种。通常复合用的2根金属管分别制造,一根套入另一根内,然后通过滚压、胀接、拉拔以达到机械配合。采用适当的胀接类成型工艺,卸载后不同材料的厚壁双层金属复合管材呈紧密配合状。此工艺生产的机械复合管没有扩散结合面,仅限于250℃以下低导热工艺过程。双金属复合钢管的冶金复合是用爆炸、堆焊、双熔体、重熔等工艺复合而成,复合介面是冶金熔合在一起的。由于基于目前小口径内管壁合金涂层多属于机械结合内衬,无法真正实现冶金结合。且重熔技术包括喷焊后重熔、电弧、镭射等方法仅能对管外壁或较大口径管内壁加热重熔,目前小口径管内壁冶金结合技术处于空白阶段。钢管外加热重熔加热若为热传导方式,加热速度慢,钢管加热时间过长易损害机械性能,温度过高钢管变形、管内壁合金涂层液化流动使涂层厚度不均。小口径管壁内喷涂合金粉末加热重熔,极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小口径钢管内壁双合金重熔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钢管预热‑将完成管壁内合金粉末涂层的钢管预热至40‑50℃的区间范围达4小时以上;S2、高温热熔‑将经过步骤S1预热的钢管置于输送机台上,根据管壁厚度和预覆合金涂层的厚度,设定钢管通过感应线圈的前进速度、旋转速度和对应的中频感应线圈输出功率,控制温度在1040℃‑1070℃进行高温热熔;S3、内壁加工及检测‑砂轮磨光,去除热熔后的杂质达加工要求的合金涂层厚度,以仪器探伤检测保证无孔洞或劣痕。

【技术特征摘要】
1.小口径钢管内壁双合金重熔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钢管预热-将完成管壁内合金粉末涂层的钢管预热至40-50℃的区间范围达4小时以上;S2、高温热熔-将经过步骤S1预热的钢管置于输送机台上,根据管壁厚度和预覆合金涂层的厚度,设定钢管通过感应线圈的前进速度、旋转速度和对应的中频感应线圈输出功率,控制温度在1040℃-1070℃进行高温热熔;S3、内壁加工及检测-砂轮磨光,去除热熔后的杂质达加工要求的合金涂层厚度,以仪器探伤检测保证无孔洞或劣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口径钢管内壁双合金重熔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将长度≤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琦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安泰威合金硬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