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鉴定狂犬病毒疫苗株和野生型毒株的试剂以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7065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兽医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鉴定狂犬病毒疫苗株和野生型毒株的试剂以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试剂由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的上游引物、SEQ ID NO:2所示核苷酸序列的下游引物、在SEQ ID NO:3所示核苷酸序列上修饰有荧光基团1和淬灭基团的狂犬病毒疫苗株探针和在SEQ ID NO:4所示核苷酸序列上修饰有荧光基团2和淬灭基团的狂犬病毒野生型毒株探针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组具备较高特异性和灵敏度的引物和探针试剂,通过所述试剂实现了准确鉴定狂犬病毒疫苗株和野生型毒株的目的,弥补了现有一般病毒分离,血清学试验,RT‑PCR等方法较难区分野毒株与疫苗株的缺陷,可全面应用于狂犬病毒疫苗的安全性评价以及临床诊断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鉴定狂犬病毒疫苗株和野生型毒株的试剂以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兽医病原微生物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鉴定狂犬病毒疫苗株和野生型毒株的试剂以及方法。
技术介绍
狂犬病毒(Rabiesvirus,RV)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毒属(Lyssavirus)。外形呈弹状,核衣壳呈螺旋对称,表面具有包膜,内含有单链RNA,是引起狂犬病的病原体。狂犬病毒G蛋白是唯一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进行体液免疫的病毒结构蛋白,以前的研究已经确定G蛋白几个空间表位和线性表位。G基因编码524个氨基酸(AA),在肽链的氨基端,前19个残基为信号肽,在成熟过程中,信号肽被切除,变为含505个AA的成熟G蛋白。它分为三个区域:膜外区,即抗原区(1~439AA),位于病毒颗粒的表面;跨膜区(440~461AA),由23个AA组成连续的疏水区域,与G蛋白在病毒的脂双层膜上的固定有关;膜内区(462~505AA),由44个AA构成的羧基末端,位于病毒包膜的内表面,提供M和N相互作用的位点。膜外区是G蛋白抗原性的主要区域,在该区域内,至少已确定有6个抗原表位,其中抗原位点Ⅱ和III最重要,抗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鉴定狂犬病毒疫苗株和野生型毒株的试剂以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鉴定狂犬病毒疫苗株和野生型毒株的试剂,其特征在于,由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的上游引物、SEQ ID NO:2所示核苷酸序列的下游引物、在SEQ ID NO:3所示核苷酸序列上修饰有荧光基团1和淬灭基团的狂犬病毒疫苗株探针和在SEQ ID NO:4所示核苷酸序列上修饰有荧光基团2和淬灭基团的狂犬病毒野生型毒株探针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鉴定狂犬病毒疫苗株和野生型毒株的试剂,其特征在于,由SEQID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的上游引物、SEQIDNO:2所示核苷酸序列的下游引物、在SEQIDNO:3所示核苷酸序列上修饰有荧光基团1和淬灭基团的狂犬病毒疫苗株探针和在SEQIDNO:4所示核苷酸序列上修饰有荧光基团2和淬灭基团的狂犬病毒野生型毒株探针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基团1和荧光基团2选自HEX和FAM,且互不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灭基团选自MGB。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试剂在鉴定狂犬病毒疫苗株和野生型毒株和/或在制备鉴定狂犬病毒疫苗株和野生型毒株的试剂盒中的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狂犬病毒疫苗株为狂犬病毒CVS-11疫苗株、狂犬病毒JX-08-45疫苗株、Rabigen狂犬病灭活疫苗株、宠必威犬猫狂犬病灭活疫苗株或Nobivac犬猫狂犬病灭活疫苗株。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狂犬病毒疫苗株野生型毒株为狂犬病毒BD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理琦郑晓聪秦智锋李汶松蔡良语卢奕良王津津孙洁林彦星马岚钟松清刘建利刘荭兰文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福田区动物防疫监督所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