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取代近红外竹红菌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动力治疗的光敏剂药物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取代近红外竹红菌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简称PDT)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形成的一项治疗新技术,结合了现代激光技术、光导技术、光信息处理技术、生物光化学技术和现代医学技术的优势。PDT包含三个可变参数:光敏剂、光源以及分子态氧,三者缺一不可。光敏剂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的能量并传递给周围的氧分子,产生大量活性氧物质(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包括单线态氧、氧自由基、羟自由基、过氧化氢等,这些活性氧物质与肿瘤细胞的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从而对其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产生破坏作用,损伤肿瘤细胞结构或影响其功能,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目前,在医学界肿瘤PDT被认为是一种继手术、化疗、放疗后的新兴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具有选择性好、毒性低微、创伤小、风险小、疼痛轻、抗瘤谱广、适用性好、易消灭隐性癌病灶、可重复治疗、副反应小等优点,已经成为治疗肿瘤的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取代近红外竹红菌素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衍生物的结构通式为式(I)或(I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取代近红外竹红菌素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衍生物的结构通式为式(I)或(II):式(I)和(II)中,R1为氢、乙酰基或乙酰基的席夫碱T1表示两个相邻的R2和R3、R4和R5至少有一组相连;当两个相邻的R2和R3或R4和R5相连时,它们组成取代或非取代的六元杂环,其中T1为取代或非取代的含两个碳原子连接体,R2、R5为氮,R3、R4为硫;当两个相邻的R2和R3或R4和R5不相连时,R2、R5为氧,R3、R4为氢;13、14和15位的虚线表示双键位置在13-14位或者14-15位;式(II)中T2表示R8和R9相连或者不相连,当R8和R9相连时,它们组成取代或非取代的五元环、六元环或者七元环,其中T2为取代的含一个、两个或者三个碳原子连接体,R7、R10为氢;所述式(I)和(II)中的R6~R12均从属于取代基R,分别独立或者同时为烃基、羟基、羧基、酯基、酰胺基、羧酸基、磺酸基、缩乙二醇基或季铵盐;所述烃基为氢、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烯基、环炔基、苯基或杂环;所述取代基R的结构通式如式(III)所示:式(III)中,0≤m≤12、0≤n≤500、0≤p≤12、0≤q≤12;所述m、n、p、q为零或正整数;Y为连接基团;Z为端基;(OCH2CH2)n为聚乙二醇单元;式(III)中连接基团Y为NH、O、S、羧酸酯、酰胺、磺羧酯、3-12碳原子的饱和或者不饱和的烃基、3-12碳原子的饱和或者不饱和的环烃基、3-12碳原子的饱和或者不饱和的含杂原子氧、氮、硫原子的杂环基;所述饱和或者不饱和的烃基、环烃基、杂环基是取代或者非取代的,所述取代基为1-10碳原子的烷基,或者端基含有羟基、羧酸基、磺酸基或羧酸酯的烷基,或者1-10碳原子链长的烯基、炔基、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或者是上述取代基的不同组合;式(III)中端基Z为氢、1-12碳原子的烷基、1-12个碳原子的烷氧基、苯基、杂环、羟基、巯基、羧酸基、磺酸基、季铵盐或吡啶盐;式(III)中端基Z为季铵盐时,所述季铵盐上三个取代基分别独立或同时为:1-12碳原子的烷基、2-12个碳原子的烯基、2-12个碳原子的炔基、3-8个碳原子的环烷基、3-8个碳原子的环烯基、芳基或6-12碳原子的芳烷基;或者是端基含有羟基、羧酸基、磺酸基或羧酸酯的烷基;或者含杂原子氧、氮、硫原子的1-12碳原子链长的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或者是上述取代基的不同组合;季铵盐中的阴离子为药物制剂所允许的阴离子;式(III)中端基Z为吡啶盐时,所述吡啶环上的取代基在邻位、间位或对位;吡啶盐是由吡啶和不同链长的卤代烃(1-12碳原子)季铵化而成;吡啶盐中的阴离子为药物制剂所允许的阴离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取代近红外竹红菌素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1为取代或非取代的含两个碳原子的连接体时,如式(IV)所示,其中取代基R13、R14、R15、R16分别独立或同时为权利要求1中式(III)中的R取代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取代近红外竹红菌素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8、R9、T2组成取代或非取代的五元环、六元环或者七元环时,如式(V)所示,其中环A是饱和或者不饱和的五元、六元、七元杂环或者非杂环,环上取代基分别独立或同时为权利要求1中式(III)中的R取代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酯水双亲性竹红菌素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基R中的连接体Y为:-NH-;-O-,-S-;-COO-;CONH-;-SO3-;-CH=CH-;-C≡C-;-C6H4-(苯基);-C6H3(CH3)-;-C6H3(C2H5)-;-C6H3(OH)-;-C6H3(F)-;-C6H3(Cl)-;-C6H3(Br)-;-C5H3N-(吡啶基);(C5H4N,吡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鹏飞,刘卫敏,吴加胜,顾瑛,葛介超,张洪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