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高产竹红菌素的毛竹种子内生真菌菌株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1601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高产竹红菌素的毛竹种子内生真菌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分离自广西的毛竹种子内生真菌菌株进行固体培养、摇瓶发酵和提取测定,获得了一株能够高效生产竹红菌素的毛竹种子内生真菌菌株(菌株号为ZZZ-817),其微生物保藏号是CGMCC?NO:3135。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毛竹种子内生真菌菌株发酵生产竹红菌素,每升发酵液中可获得竹红菌素1760.9mg,竹红菌素的提取率高达152.4%。与现有对微生物产活性物质竹红菌素含量的相关研究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菌株所得竹红菌素含量高,可实现规模化生产竹红菌素,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株真菌菌株,尤其涉及一株能够高效生产竹红菌素的毛竹种子内生 真菌菌株,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毛竹种子内生真菌菌株在制备竹红菌素中的应用,属于竹红菌 素的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竹红菌素(hypocrellin)是竹小肉座菌和竹黄子实体的主要有效成分,属茈醌类 化合物,是目前已知的在可见光区内优良的光敏剂,具有显著的光疗作用,临床上已用来治 疗皮肤病,如外阴白色病变和软化疤痕疙瘩。近年来研究发现它具有优良的光敏杀伤肿瘤 细胞和抑制艾滋病病毒HIV-1的作用,并且作为新型的光活化农药和潜在的光电转换材 料,已得到生物学界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对竹红菌素的药理作用及应用价值已经展开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已经 取得很多实质性和突破性的进展,市场对竹红菌素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迄令为止,竹红菌 素是直接从竹小肉座菌和竹黄菌菌子实体中分离得的,而竹小肉座菌仅仅分布在云南局部 地区,产量低;竹黄菌发生虽然较广,但是自然发生往往受到气候、寄主等多种因子的影响, 而且年年“采摘”会导致资源枯竭,因此直接利用竹小肉座菌和竹黄子实体提取活性成分往 往受到多种限制,很难大规模产业化加以利用,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株高产竹红菌素的毛竹种子内生真菌菌株(Shiraia bambusicola),其微生物保藏号是CGMCC NO:3135。

【技术特征摘要】
一株高产竹红菌素的毛竹种子内生真菌菌株(Shiraia bambusicola),其微生物保藏号是CGMCC NO3135。2.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竹种子内生真菌菌株在发酵生产竹红菌素中的用途。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毛竹种子内生真菌菌株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平板培养;(2)从平板中挑取菌块接入液体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液体种子;(3)将液体种子接入到液体摇瓶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4)将菌丝体与发酵液分离,再从菌丝体中提取得到竹红菌素。4.按照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固体培养基为PDA培养基。5.按照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液体种子培养基的配制方 法为去皮马铃薯200g,切块浸煮20min,取滤液,加葡萄糖20g,加水至lOOOmL,pH自然。6.按照要求3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成林李星秀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