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延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井下清防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6558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清防蜡装置,包括均匀分布在油管外壁的如下三个模块:强磁防蜡模块、微波加热清蜡模块和化学防清蜡模块,以上三个模块均连接有井上的地面控制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防蜡为主,清防蜡技术相结合,利用辐射厚度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对井下情况进行快速识别;利用磁控管发射微波进行井下加热,和可控的毛细管投药技术进行清蜡;利用强磁防蜡提高清蜡周期;模块整个装置可直接代替油管之间的接箍;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停止生产,可智能识别井下结蜡情况,开启对应模块,清蜡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清防蜡装置
本技术属于石油开采
,涉及一种井下清防蜡装置。
技术介绍
在石油开采的过程中,随着井筒液柱的举升,温度和压力逐渐降低,溶解在石油中的石蜡便以结晶析出、长大聚集,沉积在管壁等固相表面上,出现结蜡现象。井下结蜡会缩小油管孔径,增大抽油杆外径,增加油流阻力,导致油管沿程损失增大,使油井减产;在结蜡井段的摩擦阻力增大,对抽油杆管发生偏磨,同时,会使得上冲程的悬点载荷增加;下冲程中的悬点载荷减小,引起交变载荷的增大,影响抽油杆工作寿命;结蜡严重时会把油井堵死,发生卡泵现象。目前现有的井下清防蜡技术有机械清蜡、热力清蜡、化学防蜡、强磁防蜡及油管内衬涂层防蜡技术等。机械清蜡是在结蜡达到一定程度时,利用机械手段进行刮蜡,但是这种方法不能清除抽油杆接头和限位器上的蜡,还需要定期辅以其他的清蜡方式;热洗清蜡存在热利用率低、洗井阀故障多等缺点;电热抽油杆清防蜡能耗高,对空心抽油杆的要求特别严格;井下微波虽然能耗低,但持续加热会损害井下设备;化学清蜡在井上投药导致药剂无法及时作用至结蜡部位。现有的清防蜡装置多使用单一清防蜡技术,并且不同油井的蜡质含量不同,结蜡速度不同,使用单一清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井下清防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下清防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匀分布在油管(1)外壁的如下三个模块:强磁防蜡模块(29)、微波加热清蜡模块(30)和化学防清蜡模块(31),以上三个模块均和位于井上的地面控制箱(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清防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匀分布在油管(1)外壁的如下三个模块:强磁防蜡模块(29)、微波加热清蜡模块(30)和化学防清蜡模块(31),以上三个模块均和位于井上的地面控制箱(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清防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磁防蜡模块(29)包括第一密闭保护壳(3),所述第一密闭保护壳(3)中设置有第一控制开关(4),所述第一控制开关(4)分别连接有第一电缆(5)和辐射厚度传感器(6),所述第一电缆(5)从第一密闭保护壳(3)中穿出与地面控制箱(2)连接,所述辐射厚度传感器(6)穿过第一密闭保护壳(3)伸到上下两油管(1)的间隙处,所述第一密闭保护壳(3)中设置有第一强电磁铁(7),所述第一强电磁铁(7)外围环绕有第一电磁屏蔽板(8),所述第一密闭保护壳(3)内壁上固定有第一散热器(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清防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闭保护壳(3)与油管(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丝纹(10),所述第一密闭保护壳(3)侧壁与上下两个油管(1)间隙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一玻璃钢穿透片(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清防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清蜡模块(30)包括第二密闭保护壳(12),所述第二密闭保护壳(12)中设置有第二控制开关(13),所述第二控制开关(13)分别连接有第二电缆(14)和温度传感器(15),所述第二电缆(14)从第二密闭保护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斌袁海博石小磊
申请(专利权)人:延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