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门组装测试机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596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护门组装测试机,它包括载具和输送线,载具置于输送线上,所述的载具随输送线流转的过程中依序经过组装区和检测区,所述组装区内设有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区内设有至少一组检测机构,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沿检测区内载具的流转方向依序设置的全插孔检测单元、单N极检测单元和单L极检测单元,各检测单元上均设有检测头,各检测头通过与各自对应的插孔之间配合状态的反馈信号进行产品的品质判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护门组装测试机,其可以对插座的保护门进行自动组装和检测,因此效率高,而且通过设备自动识别可以减少不良品遗漏的概率,检测过程可靠性好。

A protective door assembly test machine and its use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tective door assembly test machine, which includes a carrier and a conveyor line, which is arranged in an assembly area and a detection area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 The assembly area is provided in the assembly area. It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t least one set of detection mechanisms is provided in the detection area. The detection mechanism includes a full hole detection unit, a single N pole detection unit and a single L pole detection unit arranged along the flow direction of the carrier in the detection area, and each detection unit is provided with a detection head, and each detection head is judged by the feedback signal match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jack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otective door assembly test machine, which can automatically assemble and detect the protective door of the socket, thus the efficiency is high, and the probability of missing the missing items can be reduced by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the equipment,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etection process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门组装测试机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插座生产设备的
,具体地是一种保护门组装测试机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保护门是插座中必不可少的安全部件,其可以使得插座上的插孔在单孔情况下不可插入,从而避免儿童或者其他人员在误操作的情况下插入插座内发生触电情况。而现有技术中,插座保护门的组装过程均采用人工组装完成,即将底盖、二极保护门、三极保护门、弹簧配件和上盖依序组装完成,然后再人工进行检测。此现有技术的组装和测试方法不仅效率低,人工成本高,而且容易发生人为的疏忽遗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护门组装测试机,其可以对插座的保护门进行自动组装和检测,因此效率高,而且通过设备自动识别可以减少不良品遗漏的概率,检测过程可靠性好。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保护门组装测试机,它包括载具和输送线,载具置于输送线上,所述的载具随输送线流转的过程中依序经过组装区和检测区,所述组装区内设有组装机构,用于将产品的各零部件分别置于载具上并组装形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区内设有至少一组检测机构,用于对组装后的产品进行检测,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沿检测区内载具的流转方向依序设置的全插孔检测单元、单N极检测单元和单L极检测单元,所述全插孔检测单元上设有可朝向产品的N极插孔和L极插孔内同步插入的检测头,所述单N极检测单元上设有仅朝向产品的N极插孔内插入的检测头,所述单L极检测单元上设有仅朝向产品的L极插孔内插入的检测头,各检测头通过与各自对应的插孔之间配合状态的反馈信号进行产品的品质判断。全插孔检测单元需要两个插孔同步可插入,两个单极检测单元则需要单个插孔不可插入,由此检测产品在两个插孔同步插入的情况下可插入,单插孔的情况下不可插入,最终确定保护门的可靠性。所述的检测机构为两组,两组检测机构分别对产品上的二极插孔区域和三极插孔区域进行检测。针对两极插孔和三极插孔的情况设置两组检测机构,三极插孔时只检测零线连接的N极和火线连接的L极,无需对接地线所对应的插孔进行检测。当然如果需要对底线插孔进行尺寸检测的话可以额外的增加检测单元。所述的组装机构包括沿组装区内载具的流转方向依序设置的多个供料机,待组装产品的各零部件分别容置于各供料机内,各供料机上均设有导轨,供料机驱使供料机内的多个零部件沿导轨的长度方向依序排列,且供料机靠近导轨输出端的位置上设有机械臂,导轨上依序排列的零部件通过机械臂逐一装配于各自对应的载具上。通过多个供料机可以对构成产品的全部零部件进行供给并完成组装,其中零部件一般包括底盖、二极保护门、三极保护门、弹簧和上盖。全部的供料机中包含有一用于容置弹簧配件的供料机,所述的供料机为振动盘,所述振动盘上的导轨为导向管,导向管的一端与振动盘的输出端连通,导向管的另一端与所对应的机械臂的输入端连通,机械臂的输出端朝向对应载具上的弹簧安装区域,所述振动盘驱使振动盘内的弹簧配件通过导向管和机械臂逐一的装配于各载具的弹簧安装区域内。通过导向管的方式输送弹簧配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避免弹簧脱落。所述的输送线包括主传送带和复位传送带,主传送带和复位传送带上各自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夹具,用于带动载具随主传送带或复位传送带的传输方向流转,所述主传送带和复位传送带的传输方向相反,且主传送带两个端部与复位传送带相近的端部之间均设有换位导轨,换位导轨上设有推动气缸,用于驱使载具在主传送带和复位传送带之间移动,所述组装区和检测区沿主传送带的传输方向依序设置。通过循环流转方式的输送线可以使得载具自动循环使用,实现自动化生产。所述载具的上端设有开口方向朝上的型腔,所述型腔的形状与产品的外轮廓相匹配,所述载具的下端设有连接部,夹具与载具的连接部相配合,用于带动载具随夹具同步移动。通过型腔可以使得零部件限位于载具内,在载具移动的过程中防止零部件错位移动。所述输送线上设有下料区,所述下料区沿载具的流转方向设于检测区的后方,下料区内设有下料机构、合格品收纳箱和不良品收纳箱,所述载具上的产品通过下料机构转移至合格品收纳箱内或不良品收纳箱内。所述的下料机构包括可移动的接料导轨和驱动器,所述驱动器驱使接料导轨在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往复切换,当接料导轨处于接通状态时载具上的产品经接料导轨转移至合格品收纳箱内,当接料导轨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载具与合格品收纳箱之间形成缺口,所述的不良品收纳箱设于缺口所在位置的下方,所述载具上的产品经缺口落入不良品收纳箱内。通过下料机构可以实现产品的自动分选,进行合格品和不良品的自动分类。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保护门组装测试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只需要将构成产品的各个零部件分别置于各自对应的供料机内即可完成产品的自动组装和分选下料,因此生产效率高,人工成本低,其次,通过设置检测单元,可以自动对组装完成后的产品进行逐一检测,无需人工检测,因此检测效率高,漏检的概率小。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护门组装测试机的使用方法,其可以自动完成产品的组装和检测,生产效率高,检测的可靠性好。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保护门组装测试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载具依序安装于输送线上,启动输送线使得载具随输送线流转;2)当载具流转组装区内时位于组装区内的组装机构将不同的零部件依序置于载具上,并完成产品的组装;3)组装后的产品随载具流转至检测区内,当载具上的产品位于全插孔检测单位所对应的位置时全插孔检测单元上的检测头下行至同步插入产品的N极插孔和L极插孔内,得出第一反馈信号,若第一反馈信号为合格则进入步骤4),若第一反馈信号为不合格则进入步骤7;4)当载具带动产品流转至单N极检测单元所对应的位置时所述单N极检测单元上的检测头下行至插入产品的N极插孔内,得出第二反馈信号,若第二反馈信号为合格则进入步骤5),若第一反馈信号为不合格则进入步骤7;5)当载具带动产品流转至单L极检测单元所对应的位置时所述单L极检测单元上的检测头下行至插入产品的L极插孔内,得出第三反馈信号,若第三反馈信号为合格则进入步骤6),若第三反馈信号为不合格则进入步骤7;6)所述的载具带动产品流转至下料区内,所述的产品通过下料机构转移至合格品收纳箱内;7)所述的载具带动产品流转至下料区内,所述的产品通过下料机构转移至不良品收纳箱内;8)完成下料后的空载具复位至输送线的初始位置。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保护门组装测试机的使用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不仅可以自动完成产品的组装,无需人工组装,而且在产品组装完成后可以进行保护门测试,其检测效率高,漏检的概率小,最终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及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保护门组装测试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保护门组装测试机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检测区所在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下料区所在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载具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载具部分的侧视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8中的标记5,6,7是指图中所示的结构可以表示全插孔检测单元、单N极检测单元、单L极检测单元中的任意一种。其中,1、载具,101、型腔,102、连接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保护门组装测试机及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护门组装测试机,它包括载具(1)和输送线(2),载具(1)置于输送线(2)上,所述的载具(1)随输送线(2)流转的过程中依序经过组装区(3)和检测区(4),所述组装区(3)内设有组装机构,用于将产品(15)的各零部件分别置于载具(1)上并组装形成产品(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区(4)内设有至少一组检测机构,用于对组装后的产品(15)进行检测,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沿检测区(4)内载具(1)的流转方向依序设置的全插孔检测单元(5)、单N极检测单元(6)和单L极检测单元(7),所述全插孔检测单元(5)上设有可朝向产品(15)的N极插孔和L极插孔内同步插入的检测头,所述单N极检测单元(6)上设有仅朝向产品(15)的N极插孔内插入的检测头,所述单L极检测单元(7)上设有仅朝向产品(15)的L极插孔内插入的检测头,各检测头通过与各自对应的插孔之间配合状态的反馈信号进行产品(15)的品质判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门组装测试机,它包括载具(1)和输送线(2),载具(1)置于输送线(2)上,所述的载具(1)随输送线(2)流转的过程中依序经过组装区(3)和检测区(4),所述组装区(3)内设有组装机构,用于将产品(15)的各零部件分别置于载具(1)上并组装形成产品(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区(4)内设有至少一组检测机构,用于对组装后的产品(15)进行检测,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沿检测区(4)内载具(1)的流转方向依序设置的全插孔检测单元(5)、单N极检测单元(6)和单L极检测单元(7),所述全插孔检测单元(5)上设有可朝向产品(15)的N极插孔和L极插孔内同步插入的检测头,所述单N极检测单元(6)上设有仅朝向产品(15)的N极插孔内插入的检测头,所述单L极检测单元(7)上设有仅朝向产品(15)的L极插孔内插入的检测头,各检测头通过与各自对应的插孔之间配合状态的反馈信号进行产品(15)的品质判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门组装测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机构为两组,两组检测机构分别对产品(15)上的二极插孔区域和三极插孔区域进行检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门组装测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装机构包括沿组装区(3)内载具(1)的流转方向依序设置的多个供料机(8),待组装产品(15)的各零部件分别容置于各供料机(8)内,各供料机(8)上均设有导轨(9),供料机(8)驱使供料机(8)内的多个零部件沿导轨(9)的长度方向依序排列,且供料机(8)靠近导轨(9)输出端的位置上设有机械臂(10),导轨(9)上依序排列的零部件通过机械臂(10)逐一装配于各自对应的载具(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护门组装测试机,其特征在于:全部的供料机(8)中包含有一用于容置弹簧配件的供料机(8),所述的供料机(8)为振动盘(8a),所述振动盘(8a)上的导轨(9)为导向管,导向管的一端与振动盘(8a)的输出端连通,导向管的另一端与所对应的机械臂(10)的输入端连通,机械臂(10)的输出端朝向对应载具(1)上的弹簧安装区域,所述振动盘(8a)驱使振动盘(8a)内的弹簧配件通过导向管和机械臂(10)逐一的装配于各载具(1)的弹簧安装区域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门组装测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线(2)包括主传送带(201)和复位传送带(202),主传送带(201)和复位传送带(202)上各自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夹具(203),用于带动载具(1)随主传送带(201)或复位传送带(202)的传输方向流转,所述主传送带(201)和复位传送带(202)的传输方向相反,且主传送带(201)两个端部与复位传送带(202)相近的端部之间均设有换位导轨(204),换位导轨上设有推动气缸(205),用于驱使载具(1)在主传送带(201)和复位传送带(202)之间移动,所述组装区(3)和检测区(4)沿主传送带(201)的传输方向依序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应龙叶旭杰袁夏玲李辉强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