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振明专利>正文

渐进式铜管胀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5841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渐进式铜管胀管器,包含:一对壳体;一驱动蜗杆;一手柄;一驱动蜗轮;一驱动转轴;一胀管组件,胀管组件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胀管瓣杆,所述的胀管瓣杆的尾部设有一半圆筒状的转动筒体,所述的转动筒体的内壁上对称地设有一对渐进弧面,渐进弧面设有若干阻力横条;其中,当所述的胀管瓣杆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一对胀管瓣杆渐进地向外分离并同时挤压铜管的内壁。该渐进式铜管胀管器操作便利,无依赖电力,适合多种管径的铜管的胀管作业,也适合其他软金属管的胀管作业。

Progressive copper tube expand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gressive copper tube expander, which includes a pair of shells, a driving worm, a handle, a driving worm wheel, a driving shaft, a bulging tube assembly, a bulging tube assembly containing a pair of relatively set bulging valves, and the tail of the bulge valve with a half cylindrical rotating cylinder, and the rotation described. A pair of progressive arc surfaces are arranged symmetrically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ylinder, and a number of resistance bars are provided in the progressive arc. In the case, when the bulging rod is in the second working position, a pair of bulging tubes is gradually separated and extruded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gressive copper tube expander is easy to operate and does not depend on power,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expansion of copper tubes with various diameters, and is also suitable for the expansion operation of other soft metal pip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渐进式铜管胀管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具,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渐进式铜管胀管器。
技术介绍
在制冷领域,经常需要对铜管的接口进行胀管,现有的方法一般采用专用的多个模具进行扩管,操作颇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渐进式铜管胀管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渐进式铜管胀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渐进式铜管胀管器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壳体;一驱动蜗杆;一手柄,所述的手柄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的驱动蜗杆的尾部;一驱动蜗轮,所述的驱动蜗轮与所述的驱动蜗杆相配合;一驱动转轴,所述的驱动转轴贯穿所述的驱动蜗轮,所述的驱动转轴的头部设有一圆柱状的第二连接柱体,所述的第二连接柱体的顶部设有一圆盘状的驱动圆盘,所述的驱动圆盘的侧壁上设有一驱动突出;一胀管组件,所述的胀管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驱动转轴的头部,所述的胀管组件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胀管瓣杆、若干复位簧片和一弧形的弹簧座片,所述的胀管瓣杆的头部设有一阶梯模杆,所述的胀管瓣杆的尾部设有一半圆筒状的转动筒体和一环形的限位卡环,所述的转动筒体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一复位缺口和一滑入斜面,所述的转动筒体的内壁上对称地设有一对渐进弧面,所述的渐进弧面呈一渐开线,所述的渐进弧面设有若干阻力横条;其中,所述的胀管瓣杆处于一第一工作位置与一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当所述的胀管瓣杆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胀管瓣杆并拢成一柱体,当所述的胀管瓣杆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胀管瓣杆渐进地向外分离并同时挤压铜管的内壁。作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胀管瓣杆具有磁性。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渐进式铜管胀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渐进式铜管胀管器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壳体,所述的壳体的中心设有一固定轴孔,所述的固定轴孔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圆孔,所述的壳体的前后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半圆形的连接槽口,所述的连接槽口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圆孔,所述的第一连接圆孔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环形的第一连接环盘,所述的第一连接环盘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一环盘圆孔,所述的第一环盘圆孔与所述的第一连接圆孔分别通过一第一连接螺钉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槽口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环形的第二连接环盘,所述的第二连接环盘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二环盘圆孔,所述的第二环盘圆孔与所述的第二连接圆孔分别通过一第二连接螺钉相连接;一驱动蜗杆,所述的驱动蜗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槽口之间,所述的驱动蜗杆包含一蜗杆轴和一蜗轮齿体,所述的蜗杆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蜗杆轴承,所述的蜗杆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槽口之间;一手柄,所述的手柄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的蜗杆轴的尾部;一驱动蜗轮,所述的驱动蜗轮设置在所述的固定轴孔之间且与所述的蜗轮齿体相配合,所述的驱动蜗轮的中心设有一蜗轮轴孔,所述的蜗轮轴孔的内壁上设有一锁止槽口;一驱动转轴,所述的驱动转轴贯穿所述的蜗轮轴孔,所述的驱动转轴包含一圆柱状的转轴主体,所述的转轴主体的侧壁上设有一锁止横条,所述的锁止横条与所述的锁止槽口相配合,所述的转轴主体的尾部设有一圆柱状的第一连接柱体,所述的转轴主体的头部设有一圆柱状的第二连接柱体,所述的第二连接柱体的顶部设有一圆盘状的驱动圆盘,所述的驱动圆盘的侧壁上设有一驱动突出,所述的第一连接柱体贯穿一第一支撑轴承;一胀管组件,所述的胀管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驱动转轴的头部,所述的胀管组件贯穿一第二支撑轴承,所述的胀管组件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胀管瓣杆、若干复位簧片和一弧形的弹簧座片,所述的胀管瓣杆的头部设有一阶梯模杆,所述的胀管瓣杆的尾部设有一半圆筒状的转动筒体和一环形的限位卡环,所述的转动筒体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一复位缺口和一滑入斜面,所述的转动筒体的内壁上对称地设有一对渐进弧面,所述的渐进弧面呈一渐开线,所述的渐进弧面设有若干阻力横条,所述的胀管瓣杆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弧形的上弹簧定位槽,所述的弹簧座片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弧形的下弹簧定位槽,所述的复位簧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上弹簧定位槽与下弹簧定位槽之间;其中,所述的胀管瓣杆处于一第一工作位置与一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当所述的胀管瓣杆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胀管瓣杆并拢成一柱体,当所述的胀管瓣杆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胀管瓣杆渐进地向外分离并同时挤压铜管的内壁。作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胀管瓣杆具有磁性。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渐进式铜管胀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渐进式铜管胀管器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壳体,所述的壳体的中心设有一固定轴孔,所述的固定轴孔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圆孔,所述的壳体的前后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半圆形的连接槽口,所述的连接槽口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圆孔,所述的第一连接圆孔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环形的第一连接环盘,所述的第一连接环盘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一环盘圆孔,所述的第一环盘圆孔与所述的第一连接圆孔分别通过一第一连接螺钉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槽口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环形的第二连接环盘,所述的第二连接环盘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二环盘圆孔,所述的第二环盘圆孔与所述的第二连接圆孔分别通过一第二连接螺钉相连接;一驱动蜗杆,所述的驱动蜗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槽口之间,所述的驱动蜗杆包含一蜗杆轴和一蜗轮齿体,所述的蜗杆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蜗杆轴承,所述的蜗杆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槽口之间;一手柄,所述的手柄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的蜗杆轴的尾部;一驱动蜗轮,所述的驱动蜗轮设置在所述的固定轴孔之间且与所述的蜗轮齿体相配合,所述的驱动蜗轮的中心设有一蜗轮轴孔,所述的蜗轮轴孔的内壁上设有一锁止槽口;一驱动转轴,所述的驱动转轴贯穿所述的蜗轮轴孔,所述的驱动转轴包含一圆柱状的转轴主体,所述的转轴主体的侧壁上设有一锁止横条,所述的锁止横条与所述的锁止槽口相配合,所述的转轴主体的尾部设有一圆柱状的第一连接柱体,所述的转轴主体的头部设有一圆柱状的第二连接柱体,所述的第二连接柱体的顶部设有一圆盘状的驱动圆盘,所述的驱动圆盘的侧壁上设有一驱动突出,所述的第一连接柱体贯穿一第一支撑轴承;一胀管组件,所述的胀管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驱动转轴的头部,所述的胀管组件贯穿一第二支撑轴承,所述的胀管组件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胀管瓣杆、若干复位簧片和一弧形的弹簧座片,所述的胀管瓣杆的头部设有一阶梯模杆,所述的胀管瓣杆的尾部设有一半圆筒状的转动筒体和一环形的限位卡环,所述的转动筒体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一复位缺口和一滑入斜面,所述的转动筒体的内壁上对称地设有一对渐进弧面,所述的渐进弧面呈一渐开线,所述的渐进弧面上设有若干释放弧槽,所述的释放弧槽的弧槽深度依次减小,所述的胀管瓣杆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弧形的上弹簧定位槽,所述的弹簧座片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弧形的下弹簧定位槽,所述的复位簧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上弹簧定位槽与下弹簧定位槽之间;其中,所述的胀管瓣杆处于一第一工作位置与一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当所述的胀管瓣杆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胀管瓣杆并拢成一柱体,当所述的胀管瓣杆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胀管瓣杆渐进地向外分离并同时挤压铜管的内壁。作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胀管瓣杆具有磁性。本专利技术的渐进式铜管胀管器具有以下优点:该渐进式铜管胀管器操作便利,无依赖电力,适合多种管径的铜管的胀管作业,也适合其他软金属管的胀管作业。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渐进式铜管胀管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渐进式铜管胀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渐进式铜管胀管器(1)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壳体(2);一驱动蜗杆(8);一手柄(7),所述的手柄(7)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的驱动蜗杆(8)的尾部;一驱动蜗轮(10),所述的驱动蜗轮(10)与所述的驱动蜗杆(8)相配合;一驱动转轴(11),所述的驱动转轴(11)贯穿所述的驱动蜗轮(10),所述的驱动转轴(11)的头部设有一圆柱状的第二连接柱体(113),所述的第二连接柱体(113)的顶部设有一圆盘状的驱动圆盘(114),所述的驱动圆盘(114)的侧壁上设有一驱动突出(115);一胀管组件(S),所述的胀管组件(S)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驱动转轴(11)的头部,所述的胀管组件(S)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胀管瓣杆(12)、若干复位簧片(16)和一弧形的弹簧座片(15),所述的胀管瓣杆(12)的头部设有一阶梯模杆(121),所述的胀管瓣杆(12)的尾部设有一半圆筒状的转动筒体(122)和一环形的限位卡环(123),所述的转动筒体(122)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一复位缺口(124)和一滑入斜面(125),所述的转动筒体(122)的内壁上对称地设有一对渐进弧面(1221),所述的渐进弧面(1221)呈一渐开线,所述的渐进弧面(1221)设有若干阻力横条(12211);其中,所述的胀管瓣杆(12)处于一第一工作位置与一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当所述的胀管瓣杆(12)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胀管瓣杆(12)并拢成一柱体,当所述的胀管瓣杆(12)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胀管瓣杆(12)渐进地向外分离并同时挤压铜管的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渐进式铜管胀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渐进式铜管胀管器(1)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壳体(2);一驱动蜗杆(8);一手柄(7),所述的手柄(7)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的驱动蜗杆(8)的尾部;一驱动蜗轮(10),所述的驱动蜗轮(10)与所述的驱动蜗杆(8)相配合;一驱动转轴(11),所述的驱动转轴(11)贯穿所述的驱动蜗轮(10),所述的驱动转轴(11)的头部设有一圆柱状的第二连接柱体(113),所述的第二连接柱体(113)的顶部设有一圆盘状的驱动圆盘(114),所述的驱动圆盘(114)的侧壁上设有一驱动突出(115);一胀管组件(S),所述的胀管组件(S)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驱动转轴(11)的头部,所述的胀管组件(S)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胀管瓣杆(12)、若干复位簧片(16)和一弧形的弹簧座片(15),所述的胀管瓣杆(12)的头部设有一阶梯模杆(121),所述的胀管瓣杆(12)的尾部设有一半圆筒状的转动筒体(122)和一环形的限位卡环(123),所述的转动筒体(122)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一复位缺口(124)和一滑入斜面(125),所述的转动筒体(122)的内壁上对称地设有一对渐进弧面(1221),所述的渐进弧面(1221)呈一渐开线,所述的渐进弧面(1221)设有若干阻力横条(12211);其中,所述的胀管瓣杆(12)处于一第一工作位置与一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当所述的胀管瓣杆(12)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胀管瓣杆(12)并拢成一柱体,当所述的胀管瓣杆(12)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一对胀管瓣杆(12)渐进地向外分离并同时挤压铜管的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进式铜管胀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胀管瓣杆(12)具有磁性。3.一种渐进式铜管胀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渐进式铜管胀管器(1)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壳体(2),所述的壳体(2)的中心设有一固定轴孔(21),所述的固定轴孔(21)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圆孔(22),所述的壳体(2)的前后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半圆形的连接槽口(23),所述的连接槽口(23)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圆孔(24),所述的第一连接圆孔(22)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环形的第一连接环盘(3),所述的第一连接环盘(3)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一环盘圆孔(31),所述的第一环盘圆孔(31)与所述的第一连接圆孔(22)分别通过一第一连接螺钉(4)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槽口(23)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环形的第二连接环盘(5),所述的第二连接环盘(5)的周向上设有若干第二环盘圆孔(51),所述的第二环盘圆孔(51)与所述的第二连接圆孔(24)分别通过一第二连接螺钉(6)相连接;一驱动蜗杆(8),所述的驱动蜗杆(8)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槽口(23)之间,所述的驱动蜗杆(8)包含一蜗杆轴(81)和一蜗轮齿体(82),所述的蜗杆轴(8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蜗杆轴承(9),所述的蜗杆轴承(9)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槽口(23)之间;一手柄(7),所述的手柄(7)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的蜗杆轴(81)的尾部;一驱动蜗轮(10),所述的驱动蜗轮(10)设置在所述的固定轴孔(21)之间且与所述的蜗轮齿体(82)相配合,所述的驱动蜗轮(10)的中心设有一蜗轮轴孔(101),所述的蜗轮轴孔(101)的内壁上设有一锁止槽口(102);一驱动转轴(11),所述的驱动转轴(11)贯穿所述的蜗轮轴孔(101),所述的驱动转轴(11)包含一圆柱状的转轴主体(111),所述的转轴主体(111)的侧壁上设有一锁止横条(1111),所述的锁止横条(1111)与所述的锁止槽口(102)相配合,所述的转轴主体(111)的尾部设有一圆柱状的第一连接柱体(112),所述的转轴主体(111)的头部设有一圆柱状的第二连接柱体(113),所述的第二连接柱体(113)的顶部设有一圆盘状的驱动圆盘(114),所述的驱动圆盘(114)的侧壁上设有一驱动突出(115),所述的第一连接柱体(112)贯穿一第一支撑轴承(14);一胀管组件(S),所述的胀管组件(S)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驱动转轴(11)的头部,所述的胀管组件(S)贯穿一第二支撑轴承(13),所述的胀管组件(S)包含一对相对设置的胀管瓣杆(12)、若干复位簧片(16)和一弧形的弹簧座片(15),所述的胀管瓣杆(12)的头部设有一阶梯模杆(121),所述的胀管瓣杆(12)的尾部设有一半圆筒状的转动筒体(122)和一环形的限位卡环(123),所述的转动筒体(122)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一复位缺口(124)和一滑入斜面(125),所述的转动筒体(122)的内壁上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吴振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