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5830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辆,包括:动力总成、悬置总成、车身和热管理系统,动力总成包括增压发动机、与增压发动机相连的发电机、与发电机电连接的驱动电机及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减速器总成,且增压发动机与发电机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集成在减速器总成的壳体内;动力总成通过悬置总成安装在车身上;热管理系统安装在车身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能源车辆,采用增压发动机与减速器及双电机集成作为动力总成,采用四点悬置,解决了增程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布置分散的问题,而又比混动车型简单;采用增压中冷增程器保证整车在增程工作模式动力性能,同时满足有限空间布置要求。

New energy vehicl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w energy vehicle, including a power assembly, a mounting assembly, a body and a heat management system. The power assembly includes a turbocharged engine, a generator connected to a supercharged engine, a driving motor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and a reducer assembly connected to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driving motor, and a supercharging engine. The power transfer mechanism between the machine and the generator is integrated in the shell of the reducer assembly; the power assembly is mounted on the body through the mounting assembly; the heat management system is installed on the body. The new energy vehicl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turbocharged engine and the reducer and the dual motor integration as the power assembly, and uses four points of suspens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ecentralization of the power assembly of the increased range electric vehicle, and is simpler than the mixed model. It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limited space arrangement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能源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增程式电动汽车作为传统燃油车和纯电动汽车的过渡车型,兼顾了两者的优点,而机舱布置也需同时考虑传统动力和电驱动布置的兼容性。现有的专利中,增程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要么为混合动力集成动力系统,结构复杂;要么为前舱增程器(发动机+发电机)单独布置,三点悬置,驱动电机及减速器单独布置,三点悬置,布置分散,使悬置总成比较复杂,在有限的机舱空间内的装配工艺也非常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车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辆,包括:动力总成,包括增压发动机、与所述增压发动机相连的发电机、与所述发电机电连接的驱动电机及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减速器总成,且所述增压发动机与所述发电机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集成在所述减速器总成的壳体内;悬置总成及车身,所述动力总成通过所述悬置总成安装在所述车身上;热管理系统,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本技术提供的新能源车辆,其动力总成包括增压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和减速器总成,增压发动机与发电机相连形成增压中冷增程器,且增压发动机与发电机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集成在减速器总成的壳体内,形成现有技术中没有的增压中冷增程器匹配双电机的纯增程动力系统布置,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混合动力集成动力系统,由于减速器总成比混动变速器结构简单,因而有效简化了动力总成的结构及增程电动汽车的前舱布置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增程器和驱动电机及减速器分散布置的技术方案而言,有效提高了动力总成的集成化程度,进而减小了动力总成的体积,使得动力总成更加紧凑,便于在机舱内的布置,满足机舱有效空间的布置要求,且可以减少悬置数量,便于悬置设计和调校;同时,由于增压发动机能够提供更高的功率,因而能够提高整车在增程工作模式的动力性能;而安装在车身上的热管理系统则可以满足整车的热平衡需求,保证客舱的舒适度及各部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运行。需要解释的是,增程器包含发动机和发电机,是由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的机械装置,发动机与发电机之间可以是同轴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一级或多级齿轮传递机构相连接;因此该技术方案中的增程动力传递机构可以为一级齿轮传递机构,也可以是多级齿轮传递机构,或者省去齿轮传递机构直接同轴连接,由于这些技术方案均能够实现本申请的目的,且均没有脱离本技术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技术方案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新能源车辆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悬置总成为四点悬置机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悬置总成包括左右悬置机构和前后悬置机构,所述左右悬置机构与所述车身的左右纵梁连接,所述前后悬置机构与所述车身的底盘副车架连接。由于增压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和减速器总成集成为一体,体积大大减小,因而采用四点悬置机构,即可满足动力总成的悬置需求,既保证了动力总成的稳定性,又能简化悬置总成的结构。具体地,四点悬置机构包括左右悬置机构和前后悬置机构,左右悬置机构包括左右两个悬置安装点,分别与车身的左右纵梁连接,前后悬置机构包括前后两个悬置安装点,分别与车身的底盘副车架连接,这样,前后左右四个悬置安装点相互配合,有效保证了动力总成的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却组件,与所述新能源车辆的多个冷却回路相连;水暖PTC,与所述新能源车辆的加热回路相连;热管理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回路和多个所述冷却回路的通断;副水箱组件,包括电机冷却副水箱、空调暖风副水箱和电池冷却副水箱,所述电机冷却副水箱连接至所述新能源车辆的电机的冷却回路,所述空调暖风副水箱连接至所述新能源车辆的空调暖风的加热回路,所述电池冷却副水箱连接至所述新能源车辆的电池包的冷却回路。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却组件、水暖PTC(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热敏电阻)、热管理控制组件和副水箱组件,冷却组件与多个冷却回路相连,用于为新能源车辆的多个部件冷却降温,保证各部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正常运行;水暖PTC与加热回路相连,用于为新能源车辆需要加热的部件加热,也保证部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正常运行;而热管理控制组件则能够根据各部件的实际需求控制加热回路及冷却回路的通断,进而满足部件的加热需求或冷却需求;副水箱组件包括电机冷却副水箱、空调暖风副水箱和电池冷却副水箱,电机冷却副水箱连接至电机的冷却回路,可以及时向电机的冷却回路添加液体,保证电机冷却回路中的液体量合适,进而保证电机冷却回路的可靠运行;空调暖风副水箱连接至空调暖风的加热回路,可以及时向空调暖风的加热回路添加液体,保证空调暖风加热回路中的液体量合适,保证空调暖风加热回路的可靠运行;电池冷却副水箱连接至电池包的冷却回路,可以及时向电池包的冷却回路添加液体,保证电池包冷却回路中的液体量合适,保证电池包冷却回路的可靠运行。当然,冷却回路和换热回路也包含各种连接管道,故而热管理系统也包含各种连接管道,可以有液体管道,也包含气体管道,如中冷进气管。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加热回路和冷却回路之间,及多个冷却回路之间,可以是完全分开的单独的回路,各个回路单独运行,以保证整车的热平衡需求;也可以是部分重合甚至完全重合的回路,通过一个或多个控制阀的配合及相应的冷却部件或加热部件的启停来保证各个回路的正常运行。比如:两个回路共用某一段或某几段,此时两个回路部分重合,重合部分的一端或两端设有相应的控制阀;或者,两条回路完全重合,在流通过程中开启与其相配合的加热部件时为加热回路,开启与其相配合的冷却部件时为冷却回路;或者,一条回路比另一条回路长,相对较长的回路完全覆盖相对较短的回路,在重合部分的末端设置相应的控制阀。由于上述技术方案均能够实现本技术的目的,且没有脱离本技术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暖PTC与所述空调暖风的加热回路相连,并能够通过换热结构将热量传递至所述电池包的加热回路。水暖PTC既与空调暖风的加热回路相连,因而能够使空调吹出热风,又能够通过换热结构(如换热器)将热量传递至电池包的加热回路,来加热电池包,即:空调与电池包共用水暖PTC加热,这极大地提高了车辆的经济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组件安装在所述车身的前端框架上,所述热管理控制组件集成安装在所述车身的前围钣金上,所述水暖PTC和所述电机冷却副水箱安装在所述车身的右侧轮罩钣金上,所述空调暖风副水箱和所述电池冷却副水箱安装在所述车身的空气室钣金右下侧。冷却组件安装在车身的前端框架上,便于利用车辆行驶中的自然风进行散热;热管理控制组件集成安装在车身的前围钣金上,集成布置的方式,便于复杂管路布置及模块化分装;水暖PTC和电机冷却副水箱安装在车身的右侧轮罩钣金上,空调暖风副水箱和电池冷却副水箱安装在车身的空气室钣金右下侧,便于连接至冷却回路和加热回路的合适位置,也有利于复杂管路布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多个冷却部件,多个所述冷却部件采用层叠式布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冷却部件包括与所述电机的冷却回路相连的电机散热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能源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能源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总成,包括增压发动机、与所述增压发动机相连的发电机、与所述发电机电连接的驱动电机及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减速器总成,且所述增压发动机与所述发电机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集成在所述减速器总成的壳体内;悬置总成及车身,所述动力总成通过所述悬置总成安装在所述车身上;热管理系统,安装在所述车身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总成,包括增压发动机、与所述增压发动机相连的发电机、与所述发电机电连接的驱动电机及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减速器总成,且所述增压发动机与所述发电机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集成在所述减速器总成的壳体内;悬置总成及车身,所述动力总成通过所述悬置总成安装在所述车身上;热管理系统,安装在所述车身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总成为四点悬置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总成包括左右悬置机构和前后悬置机构,所述左右悬置机构与所述车身的左右纵梁连接,所述前后悬置机构与所述车身的底盘副车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却组件,与所述新能源车辆的多个冷却回路相连;水暖PTC,与所述新能源车辆的加热回路相连;热管理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回路和多个所述冷却回路的通断;副水箱组件,包括电机冷却副水箱、空调暖风副水箱和电池冷却副水箱,所述电机冷却副水箱连接至所述新能源车辆的电机的冷却回路,所述空调暖风副水箱连接至所述新能源车辆的空调暖风的加热回路,所述电池冷却副水箱连接至所述新能源车辆的电池包的冷却回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暖PTC与所述空调暖风的加热回路相连,并能够通过换热结构将热量传递至所述电池包的加热回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安装在所述车身的前端框架上,所述热管理控制组件集成安装在所述车身的前围钣金上,所述水暖PTC和所述电机冷却副水箱安装在所述车身的右侧轮罩钣金上,所述空调暖风副水箱和所述电池冷却副水箱安装在所述车身的空气室钣金右下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多个冷却部件,多个所述冷却部件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东辉刘伦鼎闫冬冬刘立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