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弯线插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5495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弯线插线装置,属于电气装配技术领域。其中,该自动弯线插线装置包括控制箱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箱电性连接的若干冲压弯线机构、若干插线机构、压合翻转机构、铜线碰焊机构与旋转工作台,所述若干插线机构、所述压合翻转机构以及所述铜线碰焊机构依次环绕所述旋转工作台设置,所述若干冲压弯线机构与所述若干插线机构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一所述冲压弯线机构的出线槽连通相应的所述插线机构的进料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弯线插线装置,其可自动完成铜线的弯线及插入电芯操作,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Automatic line inser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bending wire insert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ical assembly. The automatic line inserting device includes a control box and a number of stamping and bending mechanism connected to the control box, several line inserting mechanism, pressing and turning mechanism, copper wire bump welding mechanism and rotating worktable, and the several line inserting mechanism, said pressing and turning mechanism, and the copper wire bumping welding mechanism are in turn surround. The rotating worktable is set up, and a number of punching line mechanisms are arranged one by one with the line inserting mechanism, and the outlet grooves of each of the punching bending mechanism are connec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feeding grooves of the line inserting mechanism. The automatic bending wire insert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automatically finish the bending line of the copper wire and insert the electric core operation, thereby greatly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弯线插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气装配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弯线插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机行业在做铜线插入电芯的工作以及铜线插入电芯前的弯线工作基本都是通过人工处理来完成,这样一来,导致产品的生产效率十分低下,而且工人熟手程度不同,容易导致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弯线插线装置,其可自动完成铜线的弯线及插入电芯操作,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弯线插线装置,所述自动弯线插线装置包括控制箱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箱电性连接的若干冲压弯线机构、若干插线机构、压合翻转机构、铜线碰焊机构与旋转工作台,所述若干插线机构、所述压合翻转机构以及所述铜线碰焊机构依次环绕所述旋转工作台设置,所述若干冲压弯线机构与所述若干插线机构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一所述冲压弯线机构的出线槽连通相应的所述插线机构的进料槽。可选地,每一所述冲压弯线机构包括冲压下基座、弯线模具凹压板、弯线模具凸位块以及驱动所述弯线模具凹压板进行冲压运动的第一动力机构,所述冲压下基座设有冲压槽位,所述冲压槽位侧立设置,所述弯线模具凸位块固设于所述冲压槽位的底壁上,所述弯线模具凹压板对应设于所述弯线模具凸位块的上方。可选地,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电动机、主皮带传动轮、副皮带传动轮、第一滑轮、双凸轮、第二滑轮、滑轨基体以及V型滑槽,所述电动机驱动连接所述主皮带传动轮,所述主皮带传动轮与所述副皮带传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副皮带传动轮与所述双凸轮之间通过传动轴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相对设于所述双凸轮的两侧,使得所述滑轨基体在所述第二滑轮的驱动下沿着所述V型滑槽进行上下滑动,所述弯线模具凹压板固设于所述滑轨基体上。可选地,每一所述冲压弯线机构还包括铜线推杆、铜线切刀以及驱动所述铜线推杆水平运动的第二动力机构,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包括推杆连杆、滑杆支杆、槽轮滑杆、凸轮以及圆柱槽轮,所述副皮带传动轮与所述圆柱槽轮之间通过齿轮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凸轮与所述圆柱槽轮之间通过传动轴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圆柱槽轮的外侧壁环设有带弯曲部的滑杆滑槽,所述槽轮滑杆的中部通过所述滑杆支杆进行活动支撑,所述槽轮滑杆的一端通过随动滑轮滑设于所述滑杆滑槽中,所述槽轮滑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推杆连杆连接所述铜线推杆的一端,使得所述副皮带传动轮转动带动所述圆柱槽轮转动,位于所述滑杆滑槽内的所述随动滑轮带动所述槽轮滑杆的一端做水平方向的左右摆动运动,进而使得所述槽轮滑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推杆连杆带动所述铜线推杆做水平方向左右摆动运动,所述铜线推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冲压槽位的底壁,且所述冲压槽位的槽口设有所述出线槽,所述铜线切刀活动设于所述冲压槽位的一侧,且所述铜线切刀活动抵接所述弯线模具凹压板。可选地,每一所述冲压弯线机构还包括第一接近感应开关、第二接近感应开关、第三接近感应开关、第一导线筒、竖立压线装置、水平压线装置、进线气缸、进线槽以及第二导线筒,所述第一接近感应开关邻近所述凸轮设置,所述第三接近感应开关邻近所述圆柱槽轮设置,所述第一导线筒、所述竖立压线装置、所述水平压线装置、所述进线气缸、所述第二接近感应开关、所述进线槽、所述第二导线筒以及所述冲压下基座依次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接近感应开关与所述第三接近感应开关分别与所述进线气缸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近感应开关与所述电动机电性连接。可选地,每一所述插线机构包括进料槽、分料机构以及第一机械手组件,所述分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进料槽末端的分料气缸,所述第一机械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分料气缸上方的第一夹持夹具、驱动所述第一夹持夹具收拢或张开的第一手指气缸、驱动所述第一夹持夹具升降的第一升降气缸以及驱动所述第一夹持夹具水平运动的平行运动气缸。可选地,所述压合翻转机构包括压头组件与第二机械手组件,所述压头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旋转工作台上方的压头以及驱动所述压头升降的铜线压合气缸,所述第二机械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旋转工作台上方的第二夹持夹具、驱动所述第二夹持夹具收拢或张开的第二手指气缸、驱动所述第二夹持夹具升降的第二升降气缸以及驱动所述第二夹持夹具翻转的翻转驱动电机。可选地,所述铜线碰焊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旋转工作台上方的工件压板、驱动所述工件压板升降的点焊压合气缸以及设于所述旋转工作台上方的点焊组件。可选地,所述点焊组件包括两相对设于所述点焊压合气缸两侧的焊枪结构,每一所述焊枪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旋转工作台上方的点焊枪、固定安装所述点焊枪的第一滑块、调节所述第一滑块水平移动的镀镍棒、支撑所述镀镍棒的第二滑块、调节所述第二滑块高度的调节螺杆以及引导所述第二滑块上下滑动的导向轴座。可选地,所述旋转工作台包括转盘、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分度盘以及驱动所述分度盘工作的分度盘马达。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弯线插线装置,其包括控制箱、若干冲压弯线机构、若干插线机构、压合翻转机构、铜线碰焊机构以及旋转工作台,这样一来,在控制箱的控制下,其冲压弯线机构可通过冲压方式自动完成铜线的弯线操作,而插线机构机构则可自动完成将弯线完成的铜线插入电芯的操作,而压合翻转机构及铜线碰焊机构则可自动完成铜线的最终固定操作。可见,本自动弯线插线装置,其可自动完成铜线的弯线及插入电芯操作,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弯线插线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自动弯线插线装置的冲压弯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冲压弯线机构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冲压弯线机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一。图5为图2所示冲压弯线机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二。图6为图1所示自动弯线插线装置的插线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自动弯线插线装置的压合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自动弯线插线装置的铜线碰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弯线插线装置100,该自动弯线插线装置100包括控制箱110以及分别与控制箱110电性连接的若干冲压弯线机构120、若干插线机构130、压合翻转机构140、铜线碰焊机构150与旋转工作台160,若干插线机构130、压合翻转机构140以及铜线碰焊机构150依次环绕旋转工作台160设置,若干冲压弯线机构120与若干插线机构130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一冲压弯线机构120的出线槽121连通相应的插线机构130的进料槽13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每一冲压弯线机构120包括冲压下基座122、弯线模具凹压板123、弯线模具凸位块124以及驱动弯线模具凹压板123进行冲压运动的第一动力机构125,冲压下基座122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动弯线插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弯线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弯线插线装置包括控制箱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箱电性连接的若干冲压弯线机构、若干插线机构、压合翻转机构、铜线碰焊机构与旋转工作台,所述若干插线机构、所述压合翻转机构以及所述铜线碰焊机构依次环绕所述旋转工作台设置,所述若干冲压弯线机构与所述若干插线机构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一所述冲压弯线机构的出线槽连通相应的所述插线机构的进料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弯线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弯线插线装置包括控制箱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箱电性连接的若干冲压弯线机构、若干插线机构、压合翻转机构、铜线碰焊机构与旋转工作台,所述若干插线机构、所述压合翻转机构以及所述铜线碰焊机构依次环绕所述旋转工作台设置,所述若干冲压弯线机构与所述若干插线机构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一所述冲压弯线机构的出线槽连通相应的所述插线机构的进料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弯线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冲压弯线机构包括冲压下基座、弯线模具凹压板、弯线模具凸位块以及驱动所述弯线模具凹压板进行冲压运动的第一动力机构,所述冲压下基座设有冲压槽位,所述冲压槽位侧立设置,所述弯线模具凸位块固设于所述冲压槽位的底壁上,所述弯线模具凹压板对应设于所述弯线模具凸位块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弯线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电动机、主皮带传动轮、副皮带传动轮、第一滑轮、双凸轮、第二滑轮、滑轨基体以及V型滑槽,所述电动机驱动连接所述主皮带传动轮,所述主皮带传动轮与所述副皮带传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副皮带传动轮与所述双凸轮之间通过传动轴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相对设于所述双凸轮的两侧,使得所述滑轨基体在所述第二滑轮的驱动下沿着所述V型滑槽进行上下滑动,所述弯线模具凹压板固设于所述滑轨基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弯线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冲压弯线机构还包括铜线推杆、铜线切刀以及驱动所述铜线推杆水平运动的第二动力机构,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包括推杆连杆、滑杆支杆、槽轮滑杆、凸轮以及圆柱槽轮,所述副皮带传动轮与所述圆柱槽轮之间通过齿轮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凸轮与所述圆柱槽轮之间通过传动轴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圆柱槽轮的外侧壁环设有带弯曲部的滑杆滑槽,所述槽轮滑杆的中部通过所述滑杆支杆进行活动支撑,所述槽轮滑杆的一端通过随动滑轮滑设于所述滑杆滑槽中,所述槽轮滑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推杆连杆连接所述铜线推杆的一端,使得所述副皮带传动轮转动带动所述圆柱槽轮转动,位于所述滑杆滑槽内的所述随动滑轮带动所述槽轮滑杆的一端做水平方向的左右摆动运动,进而使得所述槽轮滑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推杆连杆带动所述铜线推杆做水平方向左右摆动运动,所述铜线推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冲压槽位的底壁,且所述冲压槽位的槽口设有所述出线槽,所述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汉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