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纯中药止血膏药及其调制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调配而成:艾叶20~60份、灶心土16~27份、羊耳菊20~150份、麦冬10~90份、地榆10~30份、蛇床子10~30份、水蛭10~30份以及青蒿5~25份。上述止血消炎的中药通过经过烘制、沉淀过滤、醋制、煮沸,配伍后调制而成的膏药,外敷后具有快速止血的效果,纯中药原料制成的膏药刺激小,对皮肤及人体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
A pur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or hemostasis and its modulation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pure Chinese medicine for hemostasis plaster and its modulation method, which is made up of 20~60 parts of wormwood, 16~27 parts of the heart, 20~150, 10~90, 10~30, 10~30, 10~30, and 5~25 parts of the Artemisia.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is prepared by baking, settling, filtering, vinegar, boiling and blending, has the effect of rapid hemostasis after external application. The plaster made from the raw materials of pure Chinese medicine is small and has no side effects on the skin and the human body, with a high safety and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中药止血膏药及其调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外治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纯中药止血膏药及其调制方法。
技术介绍
血液从皮肤创口流向体外者称为外出血。外出血情况为复杂,处理也较困难,多半需去医院诊治。而能否及时进行止血处理,是最为关键的环节。现有常见的止血药,多半以化学药剂为主,如碘酒、红药水、紫药水等,这类化学药剂刺激性大,且并不能在流血时直接外敷,必须进行压、包、塞、捆等物理止血处理后使用,物理止血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局部淤血甚至压迫成内出血。中药类的云南白药亦不可直接撒在伤口上止血,即便做成创可贴式的止血药其实也属于物理止血的一种,透气性差往往更容易会造成伤口感染、甚至溃烂,创口愈合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止血中药,能够直接外敷于创口快速止血,且不会造成伤口感染,创口愈合时间有效缩短。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纯中药止血膏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调配而成:艾叶20~60份、灶心土16~27份、地榆炭10~30份、羊耳菊20~150份、麦冬10~90份、蛇床子10~30份、水蛭10~30份以及青蒿5~25份。优选的是,一种纯中药止血膏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调配而成:艾叶25份、灶心土20份、羊耳菊80份、麦冬35份、地榆炭15份、蛇床子12份、水蛭12份以及青蒿15份。一种纯中药止血膏药的调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粉剂,包括:直接打粉,取羊耳菊打成粒径25~50目的羊耳菊粉;取麦冬打成粒径不小于25目的麦冬粉;取地榆炭,碾磨成粒径16~25目的地榆粉;烘制后打粉,取艾叶,恒温180~200摄氏度烘制10~20分钟,后打成粉粒径25~50目的艾叶粉;取水蛭,用清水浸泡15分钟后,恒温150~180摄氏度烘制15~20分钟,后打成粉粒径25~50目的水蛭粉;沉淀后打粉,取灶心土,先敲碎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持续搅拌,得到灶心土混合初液,将此混合液通过25目的过滤筛过滤得灶心土混合液,静置沉淀,待水分蒸干后得灶心土沉淀粗粉,再将灶心土沉淀粗粉打成粒径50~100目的灶心土粉;醋制后打粉,取蛇床子,物理挤压至厚度0.8~1.2毫米的蛇床子饼,在砂锅内恒温250~260摄氏度翻炒10分钟,同时下调砂锅内温度至120~125摄氏度,并加入25%的乙酸水溶液1~5毫升后给砂锅加盖,5分钟后撤火至砂锅自然冷却,得到醋蛇床子,打成粒径25~50目的蛇床子粉;将上述羊耳菊粉、麦冬粉、地榆炭粉、艾叶粉、水蛭粉、灶心土粉、蛇床子粉混合拌匀,得到混合粉剂;步骤二、取青蒿鲜叶榨汁用25目的纱布过滤得青蒿汁,将青蒿汁在砂锅中煮沸5~10分钟,自然冷却后得青蒿水;步骤三、把青蒿水加入混合粉剂中,搅拌均匀后装瓶。优选的是,所述羊耳菊为羊耳菊叶。优选的是,所述艾叶为三年及以上陈艾叶。优选的是,所述水蛭为酒制水蛭,且酒制时水蛭和酒的重量比为4:1~5:1。本专利技术所用中药药理分析:艾叶:为临床上常用止血药。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等功效。三年以上的陈艾叶,药性更强。研究显示,经过180~200摄氏度烘制10~20分钟的艾叶,止血效果增强。灶心土:又名伏龙肝,具有温经止血、消痈肿毒气的作用。现代科学研究显示,灶心土能有效缩短凝血时间,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并能增加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等。地榆炭:由地榆炭炒而成。性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羊耳菊:性辛、微苦,温,具有散寒解表,祛风消肿,行气止痛的作用,羊耳菊叶在行气、消肿、止痛方面效果更加突出。麦冬:性甘、微苦,微寒。润肺清心、泻热生津,是中药里的消炎杀菌药。现代研究结果表明,麦冬能改善心肌收缩力,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由它作为主要成分的生脉散药剂,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生脉”或“复脉”的效果。蛇床子:性温,味苦,具有燥湿,祛风,杀虫等作用,醋制后的蛇床子能收敛营血,固护卫气。水蛭:味咸、苦,性平,有小毒,归肝经。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本专利技术中选用酒制后的水蛭,能降低其暴戾之气,在舒经活络,活血化瘀、理气祛风的作用。青蒿:苦寒,具有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的作用。现代医学表明,青蒿可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促进机体细胞的免疫作用,青蒿水煎剂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本专利技术基于中医药理论结合现代医学临床,提供了一种具有快速止血的纯中药膏药,能有效消炎抗菌,使创口加快愈合。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实施例1,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进行调配:艾叶25份、灶心土20份、羊耳菊80份、麦冬35份、地榆炭15份、蛇床子12份、水蛭12份以及青蒿15份。调制方法:取羊耳菊和麦冬打成粒径25目的粉;取地榆炭,碾磨成粒径20目的粉;取三年陈艾叶,恒温200摄氏度烘制10分钟,后打成粉粒径25目的粉;取酒制时水蛭和酒的重量比为5:1酒制水蛭,用清水浸泡15分钟后,恒温180摄氏度烘制15分钟,后打成粉粒径30目的水蛭粉;取灶心土,先敲碎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持续搅拌,得到灶心土混合初液,将此混合液通过25目的过滤筛过滤得灶心土混合液,静置沉淀,待水分蒸干后得灶心土沉淀粗粉,再将灶心土沉淀粗粉打成粒径60目的灶心土粉;取蛇床子,物理挤压至厚度1毫米的蛇床子饼,在砂锅内恒温250摄氏度翻炒10分钟,同时下调砂锅内温度至123摄氏度,并加入25%的乙酸水溶液3毫升后给砂锅加盖,5分钟后撤火至砂锅自然冷却,得到醋蛇床子,打成粒径30目的蛇床子粉;将上述羊耳菊粉、麦冬粉、地榆炭粉、艾叶粉、水蛭粉、灶心土粉、蛇床子粉混合拌匀,得到混合粉剂;取青蒿鲜叶榨汁用25目的纱布过滤得青蒿汁,将青蒿汁煮沸10分钟,自然冷却后加入混合粉剂中,搅拌均匀后装瓶。实施例2,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进行调配:艾叶25份、灶心土20份、羊耳菊80份、麦冬35份、地榆炭15份、蛇床子12份、水蛭12份以及青蒿15份。调制方法:取羊耳菊和麦冬打成粒径25目的粉;取地榆炭,碾磨成粒径20目的粉;取三年陈艾叶,恒温180摄氏度烘制20分钟,后打成粉粒径25目的粉;取酒制时水蛭和酒的重量比为5:1酒制水蛭,用清水浸泡15分钟后,恒温180摄氏度烘制15分钟,后打成粉粒径30目的水蛭粉;取灶心土,先敲碎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持续搅拌,得到灶心土混合初液,将此混合液通过25目的过滤筛过滤得灶心土混合液,静置沉淀,待水分蒸干后得灶心土沉淀粗粉,再将灶心土沉淀粗粉打成粒径60目的灶心土粉;取蛇床子,物理挤压至厚度1毫米的蛇床子饼,在砂锅内恒温250摄氏度翻炒10分钟,同时下调砂锅内温度至123摄氏度,并加入25%的乙酸水溶液3毫升后给砂锅加盖,5分钟后撤火至砂锅自然冷却,得到醋蛇床子,打成粒径30目的蛇床子粉;将上述羊耳菊粉、麦冬粉、地榆炭粉、艾叶粉、水蛭粉、灶心土粉、蛇床子粉混合拌匀,得到混合粉剂;取青蒿鲜叶榨汁用25目的纱布过滤得青蒿汁,将青蒿汁煮沸10分钟,自然冷却后加入混合粉剂中,搅拌均匀后装瓶。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纯中药止血膏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调配而成:艾叶20~60份、灶心土16~27份、地榆炭10~30份、羊耳菊20~150份、麦冬10~90份、蛇床子10~30份、水蛭10~30份以及青蒿5~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中药止血膏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调配而成:艾叶20~60份、灶心土16~27份、地榆炭10~30份、羊耳菊20~150份、麦冬10~90份、蛇床子10~30份、水蛭10~30份以及青蒿5~2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纯中药止血膏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调配而成:艾叶25份、灶心土20份、羊耳菊80份、麦冬35份、地榆炭15份、蛇床子12份、水蛭12份以及青蒿15份。3.一种调制如权利要求1~3中所述纯中药止血膏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粉剂,包括:直接打粉,取羊耳菊打成粒径25~50目的羊耳菊粉;取麦冬打成粒径不小于25目的麦冬粉;取地榆炭,碾磨成粒径16~25目的地榆粉;烘制后打粉,取艾叶,恒温180~200摄氏度烘制10~20分钟,后打成粉粒径25~50目的艾叶粉;取水蛭,用清水浸泡15分钟后,恒温150~180摄氏度烘制15~20分钟,后打成粉粒径25~50目的水蛭粉;沉淀后打粉,取灶心土,先敲碎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持续搅拌,得到灶心土混合初液,将此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夏,
申请(专利权)人:黄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