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5446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薄荷15~20份、牛蒡子12~15份、蔓荆子9~12份、葛根12~15份、升麻20~25份、浮萍15~20份、栀子15~20份、柽柳9~12份、胡荽9~12份、青黛2~3份、一见喜15~20份、重楼12~15份、拳参12~15份、半边莲10~15份、垂盆草20~2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克服了单一药物药力不够、治疗疗效缓慢的缺陷,配伍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生津止渴、清肺利咽、解毒化痰的功效,可以达到治疗咽喉肿痛症的目的。

Chinese medicinal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sore throa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sore throat and sore throat. The composition is made of 15~20 portions of menthol, 12~15 parts of burdock seed, 9~12 copies of Vitex cranes, 12~15 Ge Gen, 20~25 cohosh, 15~20 parts of duckweed, 15~20 copies of Gardenia and 9~12 Tamarix. 9~12 kinds of coriander, 2~3 green indigo, 15~20 at first sight, 12~15 in Paris, 12~15 in Polygonum, 10~15 in lilac, 20~25 in Sedum.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of the invention overcomes the defect that the single drug has insufficient drug force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s slow.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after compatibility has the efficacy of promoting thirst, clearing lung and pharynx, detoxifying and eliminating phlegm, and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reating sore throat and p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咽喉肿痛是口咽和喉咽部病变的主要症状,以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不适为特征,又称“喉痹”。咽喉肿痛见于西医学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和单纯性喉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我国中医理论认为,咽喉肿痛是以喉关内的关上、关中及关下等部位发生红肿、疼痛为主要表现,分“风热喉痹”“风毒喉痹”“阴虚内热”等。急性发病者往往以“风热喉痹”“风毒喉痹”为多,而病情发展或病体为阴虚者,多为“阴虚内热”咽痛。病因多为风热外袭,咽户或痰热内蕴上蒸咽窍,逐使脉络受阻而致咽红、疼痛等症状,久之多为肺肾阴虚。病位在咽喉涉及肺肾等。治疗原则有疏风散邪,清热解毒;疏风清热,润燥利咽;流阴润喉,清热利咽等。其中阴虚内热,热毒内蕴所致咽喉疼痛者多见。故流阴泣喉,清热解毒法用之较多。此型咽痛之用药,多选用沙参、麦冬、紫苑、玄参以养阴利咽,金银花、黄芩、山豆根、忍冬藤等,以清热解毒。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薄荷15~20份、牛蒡子12~15份、蔓荆子9~12份、葛根12~15份、升麻20~25份、浮萍15~20份、栀子15~20份、柽柳9~12份、胡荽9~12份、青黛2~3份、一见喜15~20份、重楼12~15份、拳参12~15份、半边莲10~15份、垂盆草20~25份。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的物质组成:薄荷17份、牛蒡子13份、蔓荆子10份、葛根10份、升麻22份、浮萍17份、栀子17份、柽柳10份、胡荽10份、青黛2份、一见喜17份、重楼17份、拳参17份、半边莲13份、垂盆草20份。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还包括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上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还包括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配方称量薄荷15~20份、牛蒡子12~15份、蔓荆子9~12份、葛根12~15份、升麻20~25份、浮萍15~20份、栀子15~20份、柽柳9~12份、胡荽9~12份、青黛2~3份、一见喜15~20份、重楼12~15份、拳参12~15份、半边莲10~15份、垂盆草20~25份;b、取蔓荆子置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捣碎;再取栀子碎块,置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加热,炒至深黄色或焦黄,取出捣碎;c、将步骤a中称取的其他材料洗净、烘干粉碎;d、将步骤b和步骤c获得材料加入容器内,加入3~5倍重量的水中,煎煮20min~1h,分离提取液与不溶物,将不溶物再次加入3~5倍重量的水中,煎煮1h~3h,弃去不溶物;合并提取液,即得。进一步地,步骤d具体为:将称取好的各物质洗净、烘干粉碎后加入5倍重量的水中,煎煮30min,分离提取液与不溶物,将不溶物再次加入4倍重量的水中,煎煮2h,弃去不溶物,合并提取液,即得。在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组分中:薄荷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牛蒡子疏散风热,且能利咽,临床应用以风热表症兼有咽喉肿痛者为宜。薄荷与牛蒡子同用,清上化痰,利咽膈,治风热。蔓荆子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能。薄荷与蔓荆子同用,薄荷有轻扬升浮、芳香通窍之功,可以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葛根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具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泻的功效。升麻升阳透表,有散风热,透疹,升提,解毒之功效。升麻与葛根合用,解肌透疹,和营解毒。浮萍轻浮升散,善开毛窍,入肺经,达体表丽发汗解表,宣肺透疹。浮萍与牛蒡子合用,共凑疏风泻热,透发疹毒之效。配薄荷,浮萍辛、寒,善开毛窍;薄荷寒凉,轻清凉散,二药合用,相辅相成,疏风散热力强,主治风热袭表,身热汗少,头痛目赤等。栀子清热解毒、凉血,主治热病发热,心烦不眼。怪柳疏风散寒,解表止咳,升散透疹,祛风除湿,消痞解酒。柽柳配牛蒡子,用于风邪束表,麻疹不透之候,牛蒡子协柽柳疏风解表,柽柳助牛蒡子解毒透疹。柽柳配升麻,发散透疹效强。胡荽味辛,温。发汗透疹,消食下气。治麻疹透发不快,食物积滞。青黛咸,寒。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治温病热盛。一见喜,又名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配薄荷薄荷善散上焦风热,穿心莲清热解毒,得薄荷辛散之助,外疏风温之邪,内清肺经之火,治疗风温犯肺之证。重楼性微寒,味苦;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效。拳参性微寒,味苦、涩。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半边莲性平,味辛。利尿消肿、清热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与牛蒡子配伍,牛蒡子解毒消肿,兼疏风清热,二药合用,解毒力强,还能清散风热毒邪,用于治疗外感风热、热毒上炎的咽喉肿痛,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垂盆草甘、淡,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常配半边莲等药用。本专利技术以清轻凉散的薄荷、升麻为君药,牛蒡子、蔓荆子、葛根、浮萍、栀子、一见喜、重楼和拳参为臣药,怪柳、胡荽、半边莲和垂盆草为佐药,青黛为使药,主清热利咽,解毒疏散。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在单一药味的基础上,根据治疗实践,进行科学合理的配伍,配伍后的组合物克服了单一药物药力不够、治疗疗效缓慢的缺陷,配伍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生津止渴、清肺利咽、解毒化痰的功效,可以达到治疗咽喉肿痛症的目的。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该中药组合物制备的方法,结合药理和药效对蔓荆子和栀子预先进行炮制,保证其同时与其他成分配合可以发挥更好的药效,制备工艺简单,治疗见效快,无反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由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做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一、按照下述配方对原料药进行配制:薄荷17g、牛蒡子13g、蔓荆子10g、葛根10g、升麻22g、浮萍17g、栀子17g、柽柳10g、胡荽10g、青黛2g、一见喜17g、重楼13g、拳参17g、半边莲13g、垂盆草20g。本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a、按上述配方称取原料;b、取蔓荆子置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捣碎;再取栀子碎块,置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加热,炒至深黄色或焦黄,取出捣碎;c、将步骤a中称取的其他材料洗净、烘干粉碎;d、将步骤b和步骤c获得材料加入容器内,加入5倍重量的水中,煎煮30min,分离提取液与不溶物,将不溶物再次加入4倍重量的水中,煎煮2h,弃去不溶物;合并提取液,即得。实施例二、按照下述配方对原料药进行配制:薄荷15g、牛蒡子12g、蔓荆子9g、葛根12g、升麻20g、浮萍15g、栀子20g、柽柳12g、胡荽12g、青黛3g、一见喜20份、重楼15份、拳参15份、半边莲15份、垂盆草20份。本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a、按上述配方称取原料;b、取蔓荆子置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捣碎;再取栀子碎块,置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加热,炒至深黄色或焦黄,取出捣碎;c、将步骤a中称取的其他材料洗净、烘干粉碎;d、将步骤b和步骤c获得材料加入容器内,加入3倍重量的水中,煎煮1h,分离提取液与不溶物,将不溶物再次加入3倍重量的水中,煎煮1h,弃去不溶物;合并提取液,即得。实施例三、按照下述配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薄荷15~20份、牛蒡子12~15份、蔓荆子9~12份、葛根12~15份、升麻20~25份、浮萍15~20份、栀子15~20份、柽柳9~12份、胡荽9~12份、青黛2~3份、一见喜15~20份、重楼12~15份、拳参12~15份、半边莲10~15份、垂盆草20~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薄荷15~20份、牛蒡子12~15份、蔓荆子9~12份、葛根12~15份、升麻20~25份、浮萍15~20份、栀子15~20份、柽柳9~12份、胡荽9~12份、青黛2~3份、一见喜15~20份、重楼12~15份、拳参12~15份、半边莲10~15份、垂盆草20~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薄荷17份、牛蒡子13份、蔓荆子10份、葛根10份、升麻22份、浮萍17份、栀子17份、柽柳10份、胡荽10份、青黛2份、一见喜17份、重楼13份、拳参17份、半边莲13份、垂盆草20份。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咽喉肿痛的药物上的应用。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锐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惠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