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5128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包括滤芯底座本体,在所述滤芯底座本体设有中心孔、第一偏心孔和第二偏心孔,在所述滤芯底座本体的上端形成三道环槽,内部环槽为净水水道,中部环槽为浓水水道,外部环槽为自来水水道;自来水封水阀,用于实现自来水单向向上流动;净水封水阀,用于实现净水单向向下流动;浓水封水阀,用于实现浓水单向向下流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同心圆结构的设置,实现自来水、净水和浓水的单向流动;再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滤芯底座和滤芯之间通过密封圈实现滤芯底座和滤芯的侧面密封,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具有结构简单和良好密封性能的特点。

A filter base with concentric circular structur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lter core base of concentric circular structure, including a filter core base body. The cor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enter hole, a first eccentric hole and second eccentric holes. The upper end of the filter base body forms three ring grooves, the inner ring groove is a water purifying channel, the middle ring groove is a concentrated water channel, and the outer ring groove is in the outer ring groove. For tap water channel, water sealing valve is used to realize the one-way flow of tap water; water sealing water valve is used to realize the one-way downward flow of water purification, and the concentrated water sealing valve is used to realize the one way downward flow of concentrated wat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setting of concentric circular structure and realize the one-way flow of tap water, water purification and strong water. Furthermore, the filter core and filter core of the filter cor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seal the side of the filter core and the filter core by the seal ring, so that the filter core base of the concentric circular knot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good struc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ood sealing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
本技术属于过滤装置
,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一种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
技术介绍
为了能够实现滤芯底座和滤芯的密封安装,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倒装式滤芯和倒装式滤芯底座的配合,由于该密封安装方式是通过倒装式安装的并且依靠底部旋转端面进行密封,使得其结构加工相对比较复杂,同时对密封要求特高;因此,急需一种能够便于安装同时密封性能又高的滤芯底座来与滤芯配合使用。现有技术中可以防止滤芯底座漏水的方法有很多,如申请日为2015年8月7日、申请号为201520592613.9、名称为“一种净水器滤芯底座”的中国专利文件,该专利文件公开一种净水器滤芯底座,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滤芯底座本体、管道及注塑套件。此种结构的滤芯底座的水槽过多并且相对分散,无法防止滤芯底座出现漏水的情况,再者,该专利文件的滤芯底座采用多个底座,会存在结构复杂和安装不便的问题以及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的滤芯底座存在密封性能差、结构复杂、成本高、拆卸止水等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包括滤芯底座本体,在所述滤芯底座本体设有中心孔、第一偏心孔和第二偏心孔,在所述滤芯底座本体的上端以中心孔为圆心设有两个环圈部和所述滤芯底座本体的上部外壳形成三道环槽,中心孔位于内部环槽处,内部环槽为净水水道,第一偏心孔位于中部环槽处,中部环槽为浓水水道,第二偏心孔位于外部环槽内,外部环槽为自来水水道;自来水封水阀,设置在所述滤芯底座本体的第二偏心孔位置,用于实现自来水单向向上流动;净水封水阀,设置在所述滤芯底座本体的中心孔位置,用于实现净水单向向下流动;浓水封水阀,设置在所述滤芯底座本体的第一偏心孔位置,用于实现浓水单向向下流动。如上述的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自来水进水管,所述自来水进水管位于所述自来水封水阀的下方,用于实现自来水进水连接;浓水出水管,所述浓水出水管位于所述浓水封水阀的下方,用于实现浓水出水连接;净水出水管,所述净水出水管位于所述净水封水阀的下方,用于实现净水出水连接。如上述的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滤芯底座本体的两个环圈部为第一环圈部和第二环圈部,所述第一环圈部位于所述第二环圈部内。如上述的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净水密封面,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圈部内壁的位置;浓水密封面,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圈部内壁的位置。如上述的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进一步优选为:在所述滤芯底座本体的上部外壳设有两个滤芯安装扣,通过两个滤芯安装扣与滤芯匹配安装。分析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在滤芯底座本体上设有第一环圈部、第二环圈部和上部外壳,实现本技术的同心圆结构的设置,同时本技术在自来水水道处设有自来水封水阀,实现自来水的单向流动;在浓水水道处设有浓水封水阀,实现浓水的单向流动;在净水水道处设有净水封水阀,实现净水的单向流动;并将自来水水道与滤芯的自来水进水道贯通,将浓水水道与滤芯的浓水出水道贯通,将净水水道与滤芯的净水出水道贯通,在实现滤芯底座与滤芯的水相贯通的基础上,又能依靠滤芯底座和滤芯之间的设置在侧面的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实现滤芯底座和滤芯的密封性能,使得本技术的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具有结构简单和良好密封性能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的主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与滤芯的组装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水流走向示意图。图中:1-滤芯底座本体;11-滤芯安装扣;2-自来水进水管;21-自来水水道;3-浓水出水管;31-浓水水道;4-净水出水管;41-净水水道;5-自来水封水阀;6-净水封水阀;7-浓水封水阀;8-第二环圈部;9-第一环圈部;10-滤芯;101-外壳;102-滤芯体;103-中心管;104-滤芯自来水封水阀;105-滤芯浓水封水阀;106-滤芯净水封水阀;107-第一密封圈;108-第二密封圈;109-第三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主要包括滤芯底座本体1,在滤芯底座本体1设有中心孔、第一偏心孔和第二偏心孔,在滤芯底座本体1的上端以中心孔为圆心设有两个环圈部和滤芯底座本体1的上部外壳形成三道环槽,中心孔位于内部环槽处,内部环槽为净水水道41,第一偏心孔位于中部环槽处,中部环槽为浓水水道31,第二偏心孔位于外部环槽内,外部环槽为自来水水道21;自来水封水阀5,设置在第二偏心孔位置,用于实现自来水单向向上流动;净水封水阀6,设置在滤芯底座本体1的中心孔位置,用于实现净水单向向下流动;浓水封水阀7,设置在滤芯底座本体1的第一偏心孔位置,用于实现浓水单向向下流动。总而言之,本技术提供的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在滤芯底座本体1上设有两个环圈部(即第一环圈部9和第二环圈部8)和上部外壳,实现本技术的同心圆结构的设置,同时本技术在自来水水道21处设有自来水封水阀5,实现自来水的单向流动;在浓水水道31处设有浓水封水阀7,实现浓水的单向流动;在净水水道41处设有净水封水阀,实现净水的单向流动;并将自来水水道21与滤芯的自来水进水道贯通,将浓水水道31与滤芯的浓水出水道贯通,将净水水道41与滤芯的净水出水道贯通,在实现滤芯底座与滤芯的水相贯通的基础上,又能依靠滤芯底座和滤芯10之间的设置在侧面的第一密封圈107、第二密封圈108、第三密封圈109实现滤芯底座和滤芯10的密封性能,使得本技术的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具有结构简单和良好密封性能的特点。为了便于本技术的进水和出水,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还包括自来水进水管2,自来水进水管2位于自来水封水阀5的下方,用于实现自来水进水连接;浓水出水管3,浓水出水管3位于浓水封水阀7的下方,用于实现浓水出水连接;净水出水管4,净水出水管4位于净水封水阀6的下方,用于实现净水出水连接。为了便于本技术与滤芯匹配,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滤芯底座本体1的两个环圈部为第一环圈部9和第二环圈部8,第一环圈部9位于第二环圈部8内。为了能够使本技术与滤芯之间密封连接,如图2所示,本技术还包括净水密封面,固定设置在第一环圈部9的内壁位置;浓水密封面,固定设置在第二环圈部8的内壁位置。本技术的净水密封面和浓水密封面的截面均为柱状结构。本技术之所以选择柱状结构,基于考虑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滤芯底座本体(1),在所述滤芯底座本体(1)设有中心孔、第一偏心孔和第二偏心孔,在所述滤芯底座本体(1)的上端以中心孔为圆心设有两个环圈部和所述滤芯底座本体(1)的上部外壳形成三道环槽,中心孔位于内部环槽处,内部环槽为净水水道(41),第一偏心孔位于中部环槽处,中部环槽为浓水水道(31),第二偏心孔位于外部环槽内,外部环槽为自来水水道(21);自来水封水阀(5),设置在所述滤芯底座本体(1)的第二偏心孔位置,用于实现自来水单向向上流动;净水封水阀(6),设置在所述滤芯底座本体(1)的中心孔位置,用于实现净水单向向下流动;浓水封水阀(7),设置在所述滤芯底座本体(1)的第一偏心孔位置,用于实现浓水单向向下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滤芯底座本体(1),在所述滤芯底座本体(1)设有中心孔、第一偏心孔和第二偏心孔,在所述滤芯底座本体(1)的上端以中心孔为圆心设有两个环圈部和所述滤芯底座本体(1)的上部外壳形成三道环槽,中心孔位于内部环槽处,内部环槽为净水水道(41),第一偏心孔位于中部环槽处,中部环槽为浓水水道(31),第二偏心孔位于外部环槽内,外部环槽为自来水水道(21);自来水封水阀(5),设置在所述滤芯底座本体(1)的第二偏心孔位置,用于实现自来水单向向上流动;净水封水阀(6),设置在所述滤芯底座本体(1)的中心孔位置,用于实现净水单向向下流动;浓水封水阀(7),设置在所述滤芯底座本体(1)的第一偏心孔位置,用于实现浓水单向向下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来水进水管(2),所述自来水进水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亦力杨继祥鲁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碧水源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