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4653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20:09
按压构件能够移动至断开位置和接通位置。在按压构件处于断开位置时,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处于非接触状态。在按压构件处于接通位置时,通过按压构件按压接触片,使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处于接触状态。致动器使按压构件从断开位置经由超过了接通位置的过冲位置移动到接通位置。接触片具有主体部和比主体部刚性低的低刚性部。按压构件按压低刚性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继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继电器。
技术介绍
在继电器中,使一个触点相对于另一个触点移动来进行触点开闭。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继电器中,当对线圈施加电压时,按压构件被线圈的磁力来驱动。并且,通过按压构件按压接触片,从而使安装于接触片的可动触点移动来与固定触点接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7416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按压构件通过按压接触片使其挠曲变形,从而使可动触点移动。因此,若接触片的刚性高,则需要增大驱动按压构件的力。其结果,产生线圈功耗增加的问题。尤其,在使按压构件从断开位置移动到接通位置的时候,当使用了经由超过接通位置的过冲位置(overshootposition)的致动器的情况下,若接触片的刚性高,则为了使按压构件移动到过冲位置,需要更大的力。因此,线圈的功耗进一步增加。此外,与接触片一样,如果安装有固定触点的端子的刚性高,则不能够使端子大幅度地挠曲变形。此时,在使按压构件移动到过冲位置的时候,较大的负载施加于接触片。因此,接触片的动作可能会变得不稳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即使在继电器中使用经由过冲位置使按压构件移动的致动器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继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继电器,具备:第一触点;端子,安装有所述第一触点;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相对配置;接触片,安装有所述第二触点;按压构件,能够移动至断开位置和接通位置,所述断开位置是使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处于非接触状态的位置,所述接通位置是通过按压所述接触片而使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处于接触状态的位置;以及致动器,使所述按压构件从所述断开位置经由超过了所述接通位置的过冲位置移动到所述接通位置,所述接触片具有主体部和刚性比所述主体部的刚性低的低刚性部,所述按压构件按压所述低刚性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2.11 JP 2015-2424091.一种继电器,具备:第一触点;端子,安装有所述第一触点;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相对配置;接触片,安装有所述第二触点;按压构件,能够移动至断开位置和接通位置,所述断开位置是使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处于非接触状态的位置,所述接通位置是通过按压所述接触片而使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处于接触状态的位置;以及致动器,使所述按压构件从所述断开位置经由超过了所述接通位置的过冲位置移动到所述接通位置,所述接触片具有主体部和刚性比所述主体部的刚性低的低刚性部,所述按压构件按压所述低刚性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中,所述低刚性部的厚度比所述主体部的厚度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器,其中,所述接触片具有彼此层叠的多个板簧,构成所述低刚性部的板簧的数量比构成所述主体部的板簧的数量少。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中,所述低刚性部位于比所述第二触点更靠近所述接触片的顶端侧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中,所述低刚性部的宽度比所述主体部的宽度窄。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中,所述接触片具有设置于所述低刚性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的狭缝。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继电器,其中,所述低刚性部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下田城毅鹤崎昭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