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玻璃丝包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422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单玻璃丝包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抛光机,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按照铜扁线前进的方向依次设有位于铜扁线上下两侧的第一抛光轮、位于铜扁线前后两侧的第二抛光轮;第一抛光轮的对称面与铜扁线前进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二抛光轮的对称面与铜扁线前进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铜扁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压紧装置,第一压紧装置包括第一导辊、U形第一托辊座、第一圆杆、第一圆管、第一弹簧,铜扁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压紧装置,第二压紧装置包括第二导辊、U形第二托辊座、第二圆杆、第二圆管、第二弹簧。该单玻璃丝包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抛光机能够避免铜扁线的某一侧出现过度抛光或抛光死角,抛光效果好。

Polishing machine for single glass filmy film wrapping copper flat wi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ingle glass fiber and film covered with a polish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flat copper wire, copper flat wire box according to the direction of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copper flat line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polishing wheel, front and back flat copper wire on both sides of the second polishing wheel; the angle between the first surface and the symmetry of the polishing wheel flat copper wire direction for the acute angle between the second symmetrical surface polishing wheel and flat copper wire direction for acute angle; on both sides of the copper flat wire on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clamping device, the first clamp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guide roller, U shaped first roller seat, the first round bar, the first round tube first, spring, front and rear sides of the copper flat wir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second clamping device, second clamping device comprises second guide roller, U shape second roller seat, second rods, tubes, second spring second. The single glass filmy film around the copper flat wire can avoid excessive polishing or polishing on one side of the flat copper wire, and the polishing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玻璃丝包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抛光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玻璃丝包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抛光机,属于铜扁线加工

技术介绍
单玻璃丝包薄膜绕包铜扁线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耐过载能力,击穿电压高,适用于大中型电机电器的绕组。单玻璃丝包薄膜绕包铜扁线的制作方法为:在铜扁线外绕包有薄膜绕包层、一层玻璃丝包层,薄膜绕包层及玻璃丝包层高温烧结后变成绝缘层,使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为保证铜扁线的导电能力以及铜扁线与绝缘层之间的结合效果,需要对铜扁线进行抛光处理,以祛除铜扁线表面的油污、氧化层、疵点或者其他杂质等。目前,在单玻璃丝包薄膜绕包铜扁线的制造过程中,常使用抛光机对铜扁线进行抛光处理。抛光机的结构一般为:一个抛光箱,抛光箱的内部设置有分别位于铜扁线上下两侧的第一抛光轮、分别位于铜扁线前后两侧的第二抛光轮。第一抛光轮对铜扁线的上下两侧进行抛光,第二抛光轮对铜扁线的前后两侧进行抛光。通常,为便于安装,第一抛光轮和第二抛光轮的对称面均与铜扁线前进的方向相互平行。但是,长期使用后发现:由于在抛光作业过程中,由于第一抛光轮和第二抛光轮转动会对铜扁线施加不同方向的摩擦力,这会导致铜扁线在抛光过程中会抖动,易使得铜扁线的部分部位暂时脱离第一抛光轮或第二抛光轮;如果抖动幅度过大,这会进一步使得前进中的铜扁线与第一抛光轮或第二抛光轮发生暂时分离,造成抛光死角,影响抛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单玻璃丝包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抛光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单玻璃丝包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抛光机,用来抛光铜扁线,包括箱体,箱体的右侧设置有供铜扁线进入的进线口,箱体的左侧设置有供铜扁线排出的出线口,所述箱体的内部按照铜扁线前进的方向依次设置有位于铜扁线上下两侧的第一抛光轮、位于铜扁线前后两侧的第二抛光轮;所述第一抛光轮的对称面与铜扁线前进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α为锐角;所述第二抛光轮的对称面与铜扁线前进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β,β为锐角;所述铜扁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压紧装置,第一压紧装置设置在第一抛光轮和进线口之间,所述第一压紧装置包括第一导辊、U形第一托辊座、第一圆杆、第一圆管、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导辊的辊轴与第一托辊座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圆杆的首端与第一托辊座的座底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管的首端敞开且第一圆管的尾端封闭,所述第一圆杆的尾端设置在第一圆管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一圆管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的首端与第一圆杆的尾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尾端与第一圆管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管的尾端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铜扁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压紧装置,第二压紧装置设置在第二抛光轮和出线口之间,所述第二压紧装置包括第二导辊、U形第二托辊座、第二圆杆、第二圆管、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导辊的辊轴与第二托辊座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圆杆的首端与第二托辊座的座底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管的首端敞开且第二圆管的尾端封闭,所述第二圆杆的尾端设置在第二圆管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第二圆管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的首端与第二圆杆的尾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尾端与第二圆管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管的尾端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8°≤α≤25°,8°≤β≤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圆杆与第一圆管的内腔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圆杆与第二圆管的内腔之间为间隙配合。本技术所述单玻璃丝包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抛光机通过改变第一抛光轮的对称面与铜扁线前进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二抛光轮的对称面与铜扁线前进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再配合第一压紧装置和第二压紧装置,避免铜扁线的某一侧出现过度抛光或抛光死角,抛光效果显著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单玻璃丝包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抛光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第一抛光轮在铜扁线上下两侧的分布示意图(俯视状态);图3为本技术所述第二抛光轮在铜扁线前后两侧的分布示意图(侧视状态);图4为本技术所述第一压紧装置在铜扁线上下两侧的分布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第二压紧装置在铜扁线前后两侧的分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5所示,所述单玻璃丝包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抛光机,用来抛光铜扁线1,包括箱体2,箱体2的右侧设置有供铜扁线1进入的进线口21,箱体2的左侧设置有供铜扁线1排出的出线口22,所述箱体2的内部按照铜扁线1前进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抛光轮3、第二抛光轮4,第一抛光轮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抛光轮3分别位于铜扁线1的上下两侧,第二抛光轮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抛光轮4分别位于铜扁线1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抛光轮3的对称面与铜扁线1前进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8°≤α≤25°;所述第二抛光轮4的对称面与铜扁线1前进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β,8°≤β≤25°;所述铜扁线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压紧装置5,两个第一压紧装置5以铜扁线1为对称轴相互对称,第一压紧装置5设置在第一抛光轮3和进线口21之间,所述第一压紧装置5包括第一导辊51、U形第一托辊座52、第一圆杆53、第一圆管54、第一弹簧55,所述第一导辊51的辊轴与第一托辊座52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辊51与铜扁线1之间滚动摩擦,所述第一圆杆53的首端与第一托辊座52的座底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管54的首端敞开且第一圆管54的尾端封闭,所述第一圆杆53的尾端设置在第一圆管54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55设置在第一圆管54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55的首端与第一圆杆53的尾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55的尾端与第一圆管54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管54的尾端与箱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铜扁线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压紧装置6,两个第二压紧装置6以铜扁线1为对称轴相互对称,第二压紧装置6设置在第二抛光轮4和出线口22之间,所述第二压紧装置6包括第二导辊61、U形第二托辊座62、第二圆杆63、第二圆管64、第二弹簧65,所述第二导辊61的辊轴与第二托辊座62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辊61与铜扁线1之间滚动摩擦,所述第二圆杆63的首端与第二托辊座62的座底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管64的首端敞开且第二圆管64的尾端封闭,所述第二圆杆63的尾端设置在第二圆管64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65设置在第二圆管64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65的首端与第二圆杆63的尾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65的尾端与第二圆管64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管64的尾端与箱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本文中所述左、右、前、后、上、下是相对于图1而言。铜扁线1从进线口21进入到箱体2中,铜扁线1的上下两侧被第一抛光轮3抛光,铜扁线1的前后两侧被第二抛光轮4抛光,最后铜扁线1从出线口22排出,抛光结束。由于所述第一抛光轮3的对称面与铜扁线1前进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8°≤α≤25°;因此,第一抛光轮3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与铜扁线1之间存在夹角,该摩擦力可分解成垂直于铜扁线1的分压力以及平行于铜扁线1的阻力,垂直于铜扁线1的分压力会促使铜扁线1向第二抛光轮4方向压紧,也就使得铜扁线1与第二抛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单玻璃丝包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抛光机

【技术保护点】
单玻璃丝包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抛光机,用来抛光铜扁线,包括箱体,箱体的右侧设置有供铜扁线进入的进线口,箱体的左侧设置有供铜扁线排出的出线口,所述箱体的内部按照铜扁线前进的方向依次设置有位于铜扁线上下两侧的第一抛光轮、位于铜扁线前后两侧的第二抛光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抛光轮的对称面与铜扁线前进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α为锐角;所述第二抛光轮的对称面与铜扁线前进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β,β为锐角;所述铜扁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压紧装置,第一压紧装置设置在第一抛光轮和进线口之间,所述第一压紧装置包括第一导辊、U形第一托辊座、第一圆杆、第一圆管、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导辊的辊轴与第一托辊座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圆杆的首端与第一托辊座的座底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管的首端敞开且第一圆管的尾端封闭,所述第一圆杆的尾端设置在第一圆管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一圆管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的首端与第一圆杆的尾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尾端与第一圆管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管的尾端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铜扁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压紧装置,第二压紧装置设置在第二抛光轮和出线口之间,所述第二压紧装置包括第二导辊、U形第二托辊座、第二圆杆、第二圆管、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导辊的辊轴与第二托辊座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圆杆的首端与第二托辊座的座底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管的首端敞开且第二圆管的尾端封闭,所述第二圆杆的尾端设置在第二圆管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第二圆管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的首端与第二圆杆的尾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尾端与第二圆管的尾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管的尾端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单玻璃丝包薄膜绕包铜扁线用抛光机,用来抛光铜扁线,包括箱体,箱体的右侧设置有供铜扁线进入的进线口,箱体的左侧设置有供铜扁线排出的出线口,所述箱体的内部按照铜扁线前进的方向依次设置有位于铜扁线上下两侧的第一抛光轮、位于铜扁线前后两侧的第二抛光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抛光轮的对称面与铜扁线前进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α为锐角;所述第二抛光轮的对称面与铜扁线前进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β,β为锐角;所述铜扁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压紧装置,第一压紧装置设置在第一抛光轮和进线口之间,所述第一压紧装置包括第一导辊、U形第一托辊座、第一圆杆、第一圆管、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导辊的辊轴与第一托辊座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圆杆的首端与第一托辊座的座底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管的首端敞开且第一圆管的尾端封闭,所述第一圆杆的尾端设置在第一圆管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一圆管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的首端与第一圆杆的尾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尾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道宽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豪威富铜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