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式料流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3372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叶轮式料流调节装置,由叶轮式阀体(1)、排料溜槽(2)、支撑钢板(4)、支撑钢板(5)、传动心轴(6)构成;叶轮式阀体(1)安装在下阀箱(7)内,上接排料溜槽(2),下接下密封阀阀座(3);叶轮式阀体(1)上有阀槽(8),放料时里面填满炉料。叶轮式阀体(1)代替了原PW自流式节流阀,放在炉顶称量料罐的排料溜槽(2)之下,下密封阀阀座(3)之上的部位;通过叶轮式阀体(1)的转动将炉料强制卸出,调节叶轮式阀体(1)的转速来改变料流量,以达到高炉布料工艺的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控制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以用在中型高炉上,也可以用在大型高炉上,不仅适用于并罐式无料钟炉顶,也适用于串罐式无料钟炉顶。(*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炉设备
,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叶轮式料流调节装置,用于高炉无料钟炉顶的装料。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无料钟炉顶技术优势在大型高炉上表现突出,而在中小型高炉上却裹足不前。一是由于炉容由大到小,料批体积变小,布料圈数少,致使布料效果难以达到高炉工艺要求。二是由于中小型高炉料批较小,如果仍然采用PW无料钟炉顶的料流调节技术,会导致布料可控性大大降低,常常出现卡料,炉料断流等故障。另外在中小型高炉上,受水力半径的影响,下料不畅或卡料也成为无料钟炉顶缩小尺寸的一个制约因素,同时炉顶设备重量减不下来。因此,本专利技术研究了一种新型料流调节装置-叶轮式料流调节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轮式料流调节装置,以解决中小型高炉上布料圈数少,卡料和布料不畅等问题,使无料钟炉顶的技术优势在中小型高炉上也得到充分发挥。本专利技术是由叶轮式阀体1、排料溜槽2、支撑钢板4、支撑钢板5,传动心轴6构成。叶轮式阀体1安装在下阀箱7内,上接排料溜槽2,下接下密封阀阀座3。叶轮式阀体1上有阀槽8,放料时里面填满炉料。阀槽8在叶轮式阀体周向上均匀分布6~12个,轴向上相邻交错分布,把叶轮式阀体分成3~5段。阀槽的个数根据高炉料批的大小确定。叶轮式阀体1的传动心轴6安装在支撑钢板4和5上,传动心轴6和叶轮式阀体1通过键连接。调速电机10驱动传动心轴转动,从而带动叶轮式阀体1强制卸料。排料溜槽2在出口处设有防卡挡块9。本专利技术的叶轮式阀体1代替了原PW自流式节流阀,放在炉顶称量料罐的排料溜槽2之下,下密封阀阀座3之上的部位。本专利技术通过叶轮式阀体1的转动将炉料强制卸出,调节叶轮式阀体1的转速来改变料流量以达到高炉布料工艺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简化了中小型高炉的布料控制系统,控制方便。本专利技术既可以用在中型高炉上,也可以用在大型高炉上,不仅适用于并罐式无料钟炉顶,也适用于串罐式无料钟炉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叶轮式阀体1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叶轮式阀体1的左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叶轮式阀体1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叶轮式阀体1的一般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下阀箱7及其上称量料罐11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整体布置的主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整体布置的左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整体布置的一种装配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驱动电机10的布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叶轮式阀体1,安装在下阀箱7内,上接排料溜槽2,下接下密封阀阀座3。叶轮式阀体上有阀槽8,放料时里面填满炉料。如图5所示的本专利技术下阀箱7及其上称量料罐11的结构,反映了叶轮式阀体在下阀箱7中的位置,以及叶轮式阀体1与排料溜槽2之间的位置关系。图6所示的是图5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显示排料溜槽2上防卡挡板9的位置。叶轮式阀体1的直径和排料溜槽2出口的宽度相等,叶轮式阀体1的长度和排料溜槽2出口的长度相等。在排料溜槽的出口两端焊上防卡挡块,可以防止炉料被卡在排料溜槽与叶轮式阀体的接合处,同时还可以防止叶轮式阀体1停止不转时炉料泄漏到下密封阀阀座3上。如图7~9所示,叶轮式阀体1的传动心轴6安装在支撑钢板4和支撑钢板5上,传动心轴6和叶轮式阀体1通过键连接。调速电机10驱动传动心轴转动,从而带动叶轮式阀体1强制卸料。两叶轮式阀体相向转动,左边顺时针转,右边逆时针转,形成向高炉中心排料。图7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整体布置的主视图,反映叶轮式阀体1支撑在前后两块支撑钢板4和5上。权利要求1.一种叶轮式料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叶轮式阀体(1)、排料溜槽(2)、支撑钢板(4)、支撑钢板(5)、传动心轴(6)构成;叶轮式阀体(1)安装在下阀箱(7)内,上接排料溜槽(2),下接下密封阀阀座(3);叶轮式阀体(1)上有阀槽(8)。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式料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阀槽(8)在叶轮式阀体周向上均匀分布6~12个,轴向上相邻交错分布,把叶轮式阀体分成3~5段;阀槽的个数根据高炉料批的大小确定;叶轮式阀体(1)的传动心轴(6)安装在支撑钢板(4)和(5)上,传动心轴(6)和叶轮式阀体(1)通过键连接;调速电机(10)驱动传动心轴转动,从而带动叶轮式阀体(1)强制卸料。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叶轮式料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料溜槽(2)在出口处设有防卡挡块(9)。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叶轮式料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叶轮式阀体(1)放在炉顶称量料罐的排料溜槽(2)之下,下密封阀阀座(3)之上的部位。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叶轮式料流调节装置,由叶轮式阀体(1)、排料溜槽(2)、支撑钢板(4)、支撑钢板(5)、传动心轴(6)构成;叶轮式阀体(1)安装在下阀箱(7)内,上接排料溜槽(2),下接下密封阀阀座(3);叶轮式阀体(1)上有阀槽(8),放料时里面填满炉料。叶轮式阀体(1)代替了原PW自流式节流阀,放在炉顶称量料罐的排料溜槽(2)之下,下密封阀阀座(3)之上的部位;通过叶轮式阀体(1)的转动将炉料强制卸出,调节叶轮式阀体(1)的转速来改变料流量,以达到高炉布料工艺的要求。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控制方便。本技术既可以用在中型高炉上,也可以用在大型高炉上,不仅适用于并罐式无料钟炉顶,也适用于串罐式无料钟炉顶。文档编号C21B7/18GK2745935SQ200420009189公开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6日专利技术者卞致瑞, 熊延飞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叶轮式料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叶轮式阀体(1)、排料溜槽(2)、支撑钢板(4)、支撑钢板(5)、传动心轴(6)构成;叶轮式阀体(1)安装在下阀箱(7)内,上接排料溜槽(2),下接下密封阀阀座(3);叶轮式阀体(1)上有阀槽(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致瑞熊延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