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测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2708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板(1)的上、下部分别与顶板(5)和底板(7)连接,中间与隔板(6)的一端连接;顶板(5)的两端连接侧板(2),侧板(2)的一端与加强板(1)的底部连接,且在隔板(6)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进水管(8)和出水管(9),进水管(8)在出水管(9)的下方;隔板(6)的另一端与侧板(2)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抗弯变形和炸裂能力,较好的积料效果,有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铁的冶炼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炉测温的装置。在炼铁生产中,常需要用高炉测温装置测定炉顶的温度分布,以控制炼铁的生产工艺。目前高炉测温装置多采用左右进出水道的循环冷却水腔和V型可更换的保护层结构。测温装置在高炉内所受实际温差为下高上低,而现有的左右循环式冷却水腔因测温装置左右冷却强度的不同,易使十字测温体旁弯而炸裂失效;V型可更换的保护层在实际使用中因其在高炉内的热膨胀量与有循环冷却水腔的测温体的热膨胀量不一致,易造成保护层上拱变形而不便更换,且测温体受保护层的附加外力易使测温体因此炸裂失效。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炉测温装置。它能解决现有测温装置的旁弯和保护层的上拱,从而达到增长十字测温装置使用寿命的目的。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特征在于装置外壳由加强板、侧板、底板、顶板和端板组成。其中加强板的上、下部分别与顶板和底板连接,中间与隔板的一端连接;顶板的两端连接侧板,侧板的一端与加强板的底部连接,且在隔板上下方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在出水管的下方;隔板的另一端与侧板连接。加强板、顶板、底板和隔板为相互连通的密封箱体。两加强板之间的距离与底板的长度相等。加强板和侧板高出顶板构成“山”形结构。加强板比侧板更高出顶板。加强板、顶板、底板和隔板的连接为焊接;隔板与加强板、侧板的连接为焊接。隔板与端板之间有间隙。本技术由于两侧由加强板、侧板、底板、隔板、顶板组成的四个冷却水腔形成两组循环式冷却系统,且采用下进上出方式以适应高炉内测温装置实际所受的下高上低的温差,避免测温装置因冷却强度与炉内温差的不一致,所引起的弯曲变形,导致测温装置失效;同时根据测温装置作为悬臂梁结构特征,采用了变筋式加强板,由加强板、隔板、侧板、顶板、底板形成箱体,大大提高测温装置的抗弯曲变形的能力。为减轻高炉在布料时落料对测温装置的冲刷与磨损,本技术采用了加强板和侧板高出顶板,使其成为凹槽由此形成料衬,从而提高其耐磨性;同时加强板、侧板和顶板三者所受热负荷与冷却强度是相同的,故可避免其热膨胀量不一致所导致的变形和炸裂,提高十字测温装置的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简图;图2为图1中沿A-A面的剖视图。在加强板1的上、下部分别连接顶板5和底板7;顶板5的两端连接侧板2;侧板2的一端与加强板1的底部连接,且在隔板6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进水管8和出水管9,进水管8在出水管9的下方;隔板6的一端与加强板1的中间连接另一端与侧板2连接,端板4用于封底组成本装置的外壳。其中各自的连接均采用焊接。加强板1、顶板5、侧板2和隔板6为相互连通的密封箱体,以构成循环水冷却装置。两加强板之间的距离与底板的长度相等,形成安放热电偶的夹层,将热电偶插杆3纵向排列安放在两加强板1之间,两端与本装置外壳焊接。加强板1、侧板2高出顶板5构成“山”形结构的凹槽,使炉内在落料时槽体产生积料,减小炉料对本装置的冲击。由于加强板1比侧板2更高出顶板5,由加强板、隔板、侧板、顶板、底板形成箱体,使测温装置的抗弯曲变形能力提高。由加强板1、侧板2、顶板5构成的两组循环式冷却水腔,隔板6与端板7之间有间隙,隔板6将其分为下进上出的循环水道10,当进水管8进水时,冷水从侧板2流向整个装置,受热后经隔板6从出水管9流出,使加强板1、侧板2和顶板5的受热负荷相同,避免了本装置的变形和炸裂。权利要求1.一种高炉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外壳由加强板(1)、侧板(2)、底板(7)、顶板(5)、端板(4)组成,其中加强板(1)的上、下部分别与顶板(5)和底板(7)连接,中间与隔板(6)的一端连接;顶板(5)的两端连接侧板(2),侧板(2)的一端与加强板(1)的底部连接,且在隔板(6)上下方分别设置有进水管(8)和出水管(9),进水管(8)在出水管(9)的下方;隔板(6)的另一端与侧板(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板(1)、顶板(5)、底板(7)和隔板(6)为相互连通的密封箱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加强板(1)之间的距离与底板(7)的长度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板(1)和侧板(2)高出顶板(5)构成“山”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炉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板(1)比侧板(2)更高出顶板(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板(1)、顶板(5)、底板(7)和隔板(6)的连接为焊接;隔板(6)与加强板(1)、侧板(2)的连接为焊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隔板(6)与端板(4)之间有间隙。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强板(1)的上、下部分别与顶板(5)和底板(7)连接,中间与隔板(6)的一端连接;顶板(5)的两端连接侧板(2),侧板(2)的一端与加强板(1)的底部连接,且在隔板(6)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进水管(8)和出水管(9),进水管(8)在出水管(9)的下方;隔板(6)的另一端与侧板(2)连接。本技术具有良好的抗弯变形和炸裂能力,较好的积料效果,有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文档编号C21B7/24GK2403790SQ9924137公开日2000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22日专利技术者郭明, 贺镇, 李刚, 陈小明, 廖长明 申请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炉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外壳由加强板(1)、侧板(2)、底板(7)、顶板(5)、端板(4)组成,其中加强板(1)的上、下部分别与顶板(5)和底板(7)连接,中间与隔板(6)的一端连接;顶板(5)的两端连接侧板(2),侧板(2)的一端与加强板(1)的底部连接,且在隔板(6)上下方分别设置有进水管(8)和出水管(9),进水管(8)在出水管(9)的下方;隔板(6)的另一端与侧板(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明贺镇李刚陈小明廖长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