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五轴复合加工中心的定位精度调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23073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卧式五轴复合加工中心的定位精度调整结构,包括:第一高刚性接口、第二高刚性接口、第三高刚性接口、第一调整定位块、第二调整定位块;第一高刚性接口、第二高刚性接口、第三高刚性接口依次设置于Z轴机床一端且与立柱的三个接口相匹配,第二高刚性接口设置定位销孔,第一高刚性接口和第三高刚性接口设置定位口,第一调整定位块和第二调整定位块分别设置于第一高刚性接口和第二高刚性接口的前端,第一高刚性接口和第三高刚性接口通过紧固螺钉与Z轴机床的接口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立柱与床身搭建装配时的粗定位,通过调整定位块完成立柱相对于粗定位的旋转推拉,完成了Z轴和立柱的垂直定位的精准调整。

Positioning precision adjustment structure of a horizontal five axis composite machining center

Adjust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the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orizontal five axis machining center comprises a first interface, second high rigidity high rigid interface, third rigid interface, first adjust the positioning block, second to adjust the positioning block; three interface interface, second first high rigidity high rigid interface, third rigid interface are orderly arranged in one end of the Z axis machine tool and column matching, second high rigid interface is provided with positioning pin holes, the first high rigid interface and third rigid interface is provided to locate the mouth, first adjust the front end of the positioning block and adjust the second positioning block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first high rigid interface and the second interface of high rigidity, high rigidity and third first interface the rigid interface is fixedly connected by fastening screws and Z axis machine interface.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coarse positioning of the column and the lathe bed when assembling and assembling, and completes the precise adjustment of the vertical alignment of the Z shaft and the upright post through adjusting the positioning block to complete the rotary push and pull of the column relative to the coarse positio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五轴复合加工中心的定位精度调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卧式五轴复合加工中心的定位精度调整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大型卧式五轴复合加工中心床身与立柱等大件之间的安装过程中,由于大型配件体积过大,装配或拆卸比较费时费力。对于位置精度的调整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卧式五轴复合加工中心的定位精度调整结构,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卧式五轴复合加工中心的定位精度调整结构,包括:第一高刚性接口、第二高刚性接口、第三高刚性接口、第一调整定位块、第二调整定位块;所述第一高刚性接口、所述第二高刚性接口、所述第三高刚性接口依次设置于Z轴机床一端且与立柱的三个接口相匹配,所述第二高刚性接口设置定位销孔,所述第一高刚性接口和所述第三高刚性接口的前端设置定位口,所述第一调整定位块和所述第二调整定位块分别内嵌于所述定位口,所述第一高刚性接口和所述第三高刚性接口通过紧固螺钉与所述Z轴机床的接口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调整定位块为长方体结构,Y轴立柱方向和Z轴机床床身方向分别开设螺孔,紧固螺钉通过所述Y轴立柱方向螺孔与所述Z轴机床床身固定连接,调整螺母通过所述Z轴机床床身方向螺孔与立柱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间隙填充片,所述间隙填充片设置于所述调整定位块与所述立柱之间。本专利技术的卧式五轴复合加工中心的定位精度调整结构在不拆卸立柱和床身大件的连接前提下,实现了两直线轴之间几何精度的调整及定位紧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卧式五轴复合加工中心的定位精度调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卧式五轴复合加工中心的定位精度调整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床身;2-立柱;3-第一调整定位;4-间隙填充片;5-圆柱定位销;6-紧盯-松开螺钉;7-床身与立柱之间紧固螺钉;8-床身上安装调整定位块装置定位口;9-第一高刚性接口;10-第二高刚性接口;11-第三高刚性接口;12-第二调整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卧式五轴复合加工中心的定位精度调整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定位精度调整结构,包括:第一高刚性接口、第二高刚性接口、第三高刚性接口、第一调整定位块、第二调整定位块;所述第一高刚性接口、所述第二高刚性接口、所述第三高刚性接口依次设置于Z轴机床一端且与立柱的三个接口相匹配,所述第二高刚性接口设置定位销孔,所述第一高刚性接口和所述第三高刚性接口的前端设置定位口,所述第一调整定位块和所述第二调整定位块分别内嵌于所述定位口,所述第一高刚性接口和所述第三高刚性接口通过紧固螺钉与所述Z轴机床的接口固定连接。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床身与立柱通过第一高刚性接口、第二高刚性接口以及第三高刚性接口三个接口相连接。其中,第二高刚性接口设置定位销孔,在立柱与机床床身装配时将定位销插入第二高刚性接口的定位销孔,完成了立柱与机床床身的预定位。通过该定位销保证立柱与床身结合后只能绕定位销旋转动作。并通过设置于第一高刚性接口和第三高刚性接口前端的定位口将调整定位块与第一高刚性接口和第三高刚性接口固定,使立柱与机床床身旋转调整至调整定位块位置。最后,通过紧固螺钉完成第一高刚性接口和第三高刚性接口与Z轴机床的固定连接。紧固立柱与床身间的紧固螺钉,实现立柱大件与床身大件的紧固连接,实现五轴复合加工中心的直线轴Z、X之间垂直几何精度的精确调整且定位紧固。进一步地,所述调整定位块为长方体结构,Y轴立柱方向和Z轴机床床身方向分别开设螺孔,紧固螺钉通过所述Y轴立柱方向螺孔与所述Z轴机床床身固定连接,调整螺母通过所述Z轴机床床身方向螺孔与立柱连接。具体而言,调整定位块Y轴立柱方向相对于机床床身通过紧固螺钉刚性固定连接。Z轴机床床身方向通过紧盯和松开螺母结构,实现立柱相对于圆柱销的旋转推拉,从而实现床身上直线Z轴和Y轴立柱垂直几何精度的精确调整且定位紧固。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还包括:间隙填充片,所述间隙填充片设置于所述调整定位块与所述立柱之间。具体而言,在调整定位块装置与立柱之间配调有间隙填充片,根据调整后立柱的位置,用磨削调整垫厚度的办法,填充立柱和调整定位块之间的距离,通过紧盯-松开螺钉实现床身上直线Z轴和立柱上直线X轴的垂直几何精度的精确调整。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卧式五轴复合加工中心的定位精度调整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五轴复合加工中心的定位精度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高刚性接口、第二高刚性接口、第三高刚性接口、第一调整定位块、第二调整定位块;所述第一高刚性接口、所述第二高刚性接口、所述第三高刚性接口依次设置于Z轴机床一端且与立柱的三个接口相匹配,所述第二高刚性接口设置定位销孔,所述第一高刚性接口和所述第三高刚性接口的前端设置定位口,所述第一调整定位块和所述第二调整定位块分别内嵌于所述定位口,所述第一高刚性接口和所述第三高刚性接口通过紧固螺钉与所述Z轴机床的接口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五轴复合加工中心的定位精度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高刚性接口、第二高刚性接口、第三高刚性接口、第一调整定位块、第二调整定位块;所述第一高刚性接口、所述第二高刚性接口、所述第三高刚性接口依次设置于Z轴机床一端且与立柱的三个接口相匹配,所述第二高刚性接口设置定位销孔,所述第一高刚性接口和所述第三高刚性接口的前端设置定位口,所述第一调整定位块和所述第二调整定位块分别内嵌于所述定位口,所述第一高刚性接口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延星陈虎范春宏张传思时冬梅李秀敏孙永杰汤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