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管道内滤网高效反向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2092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道内滤网高效反向清洁装置,排污管内位于过滤网的下游侧沿横向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的下游端均为倾斜向上弯折的弧形结构,与排污管相连通的冲洗管端部的内侧沿竖向设置有引流板,引流板与排污管相垂直,导流板由上至下依次编号1‑n,引流板沿排污管内污水流向依此编号1‑n,且每个导流板的下游端与同该导流板编号相同的引流板竖向平齐,排渣管和冲洗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排渣管上游的排污管上和冲洗管下游的排污管上也设置有阀门。以解决现有页岩气污水处理系统中,管道内过滤后的杂质不易清除,且过滤网容易发生堵塞,不易维护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页岩气开发技术领域。

A high efficient reverse cleaning device for pipe 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内滤网高效反向清洁装置
本技术提供一种页岩气返排污水管道清洁结构,属于页岩气开发

技术介绍
目前页岩气的开发技术主要采用的是水力压裂,水力压裂方法是将部分化学物质、水和泥沙的混合物通过高压注入地下井,压裂附近的页岩储层构造,给吸附和游离的页岩气创造了孔裂隙通道,有利于收集页岩气。页岩气藏的储层一般呈低孔、低渗透率的物性特征,气流的阻力比常规天然气大,页岩气开发所必需的水平井钻井和水力压裂技术耗水量巨大,而且压裂完成后要对压裂液进行返排,返排污水中COD的含量极高,大概为5000~10000mg/L,远高于国家标准GB18918-1002的一级B类的要求,由于页岩气区块分布较散,所以在处理返排污水的过程中会遇到难以统一处理的情况等各种问题,所以页岩气的污水处理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为解决页岩气的污水处理问题,设计了一种无需使用化学药剂,且不会对水源造成二次污染的污水处理系统,利用电化学池,通过化学和物理处理过程,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及盐类以固体形式排出,达到污染物降解转化的目的,通过过滤网过滤出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但管道内设置过滤网,过滤后的杂质不易清除,且过滤网容易发生堵塞,不易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内滤网高效反向清洁装置,以解决现有页岩气污水处理系统中,管道内过滤后的杂质不易清除,且过滤网容易发生堵塞,不易维护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管道内滤网高效反向清洁装置,包括排污管和过滤网,过滤网设置于排污管内,排污管内位于过滤网的下游侧沿横向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沿竖向等间距均匀分布,即相邻两导流板在竖向留有等间距导流间隙,导流板的下游端均为倾斜向上弯折的弧形结构,过滤网上、下游的排污管上还分别连通设置有排渣管和冲洗管,且冲洗管设置于导流板的下游,与排污管相连通的冲洗管端部的内侧沿竖向设置有引流板,引流板与排污管相垂直,且引流板在冲洗管内沿排污管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设置,引流板和导流板的数量相同,导流板由上至下依次编号1-n,引流板沿排污管内污水流向依此编号1-n,且每个导流板的下游端与同该导流板编号相同的引流板竖向平齐,排渣管和冲洗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排渣管上游的排污管上和冲洗管下游的排污管上也设置有阀门。前述清洁装置中,引流板和导流板各有五个;前述清洁装置中,冲洗管对应设置有供水装置,用于为冲洗管道的水加压,并为管道供水;前述清洁装置中,冲洗管直接与自来水管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利用过滤网对页岩气返排污水进行过滤,在关闭排污管上对应的两阀门,开启排渣管和冲洗管上的阀门和供水装置后还能够对过滤网和过滤网周围的排污管进行反向冲洗清洁,在清洗时,通过导流板对冲洗液分隔导流,使得过滤网各部位均能很好的受到冲洗液冲刷,有效提高穿过滤网清理效果,解决了污水过滤网易堵塞且由于在管道内部很难清洁的问题,且便于清除过滤网过滤的渣滓,有效避免排污管堵塞。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排污管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内滤网高效反向清洁装置,包括排污管1和过滤网2,过滤网2设置于排污管1内,排污管1内位于过滤网2的下游侧沿横向设置有导流板3,所述导流板3沿竖向等间距均匀分布,即相邻两导流板3在竖向留有等间距导流间隙,导流板3的下游端均为倾斜向上弯折的弧形结构,过滤网2上、下游的排污管1上还分别连通设置有排渣管4和冲洗管5,且冲洗管5设置于导流板3的下游,与排污管1相连通的冲洗管5端部的内侧沿竖向设置有引流板6,引流板6与排污管1相垂直,且引流板6在冲洗管5内沿排污管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设置,引流板6和导流板3的数量相同,各有五个,导流板3由上至下依次编号1-5,引流板6沿排污管1内污水流向依此编号1-5,且每个导流板3的下游端与同该导流板3编号相同的引流板6竖向平齐,排渣管4和冲洗管5上均设置有阀门7,排渣管4上游的排污管1上和冲洗管5下游的排污管1上也设置有阀门7,冲洗管5对应设置有供水装置8,用于为冲洗管道的水加压,并为管道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管道内滤网高效反向清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内滤网高效反向清洁装置,包括排污管(1)和过滤网(2),过滤网(2)设置于排污管(1)内,其特征在于:排污管(1)内位于过滤网(2)的下游侧沿横向设置有导流板(3),所述导流板(3)沿竖向等间距均匀分布,导流板(3)的下游端均为倾斜向上弯折的弧形结构,过滤网(2)上、下游的排污管(1)上还分别连通设置有排渣管(4)和冲洗管(5),且冲洗管(5)设置于导流板(3)的下游,与排污管(1)相连通的冲洗管(5)端部的内侧沿竖向设置有引流板(6),引流板(6)与排污管(1)相垂直,且引流板(6)在冲洗管(5)内沿排污管(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设置,引流板(6)和导流板(3)的数量相同,导流板(3)由上至下依次编号1‑n,引流板(6)沿排污管(1)内污水流向依此编号1‑n,且每个导流板(3)的下游端与同该导流板(3)编号相同的引流板(6)竖向平齐,排渣管(4)和冲洗管(5)上均设置有阀门(7),排渣管(4)上游的排污管(1)上和冲洗管(5)下游的排污管(1)上也设置有阀门(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内滤网高效反向清洁装置,包括排污管(1)和过滤网(2),过滤网(2)设置于排污管(1)内,其特征在于:排污管(1)内位于过滤网(2)的下游侧沿横向设置有导流板(3),所述导流板(3)沿竖向等间距均匀分布,导流板(3)的下游端均为倾斜向上弯折的弧形结构,过滤网(2)上、下游的排污管(1)上还分别连通设置有排渣管(4)和冲洗管(5),且冲洗管(5)设置于导流板(3)的下游,与排污管(1)相连通的冲洗管(5)端部的内侧沿竖向设置有引流板(6),引流板(6)与排污管(1)相垂直,且引流板(6)在冲洗管(5)内沿排污管(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设置,引流板(6)和导流板(3)的数量相同,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宇军孙文吉斌邬忠虎许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