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利用废弃贝壳联合固定化菌藻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废弃贝壳联合固定化菌藻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037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贝壳联合固定化菌藻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使用活性污泥进行微生物接种,得到菌液;用培养液将小球藻培养到对数生长期,得到藻液;将菌液和藻液混合后加超纯水稀释,得到菌藻混合液;在菌藻混合液中加入高温煅烧后的牡蛎壳粉末进行混合吸附,得到混合液;在混合液加到凝胶中搅匀,然后用注射器滴到CaCl<subgt;2</subgt;溶液中,室温下固定交联后过滤出固定化微球,超纯水浸泡,得到改性牡蛎壳/固定化菌藻复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改性牡蛎壳提供菌藻的生存环境,菌藻共生系统可以有效的对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氮磷去除。该方法能够绿色低耗并高效的处理生活污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废弃贝壳联合固定化菌藻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大量的生活污水,包括厕所、洗浴、洗涤、厨房等活动产生的污水。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营养物和微生物等成分,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大量繁殖,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传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包括生物法、物理-化学法等。其中,生物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进行有机物和营养物的降解和转化,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池处理法等;物理-化学法则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去除污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包括筛分、沉淀、过滤等方法。然而,这些传统的处理方法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处理效率低、设备占地面积大、能耗高等问题,难以满足生活污水处理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废弃贝壳联合固定化菌藻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改性牡蛎壳/固定化菌藻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将餐余牡蛎壳经过清洗、粉碎后进行高温煅烧,球磨,得到牡蛎壳粉末;

5、使用活性污泥进行微生物接种,静置后进行离心,去除上清液,得到菌液;

6、用培养基将小球藻培养到对数生长期,离心,去除上清液,得到藻液;

7、将所述菌液和所述藻液混合后加超纯水稀释,得到菌藻混合液;

8、在所述菌藻混合液中加入所述牡蛎壳粉末进行混合吸附,得到混合液;

9、在所述混合液加到凝胶中搅匀,然后用注射器滴到cacl2溶液中,室温下固定交联后过滤出固定化微球,超纯水浸泡,得到改性牡蛎壳/固定化菌藻复合物。

10、进一步地,所述高温煅烧是指在900℃下煅烧30min。

11、进一步地,所述离心的转速为4000r/min,时间为10min。

12、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1.5g/l硝酸钠、0.04g/l三水磷酸氢二钾、0.075g/l七水硫酸镁、0.036g/l二水氯化钙、0.006g/l柠檬酸、0.006g/l柠檬酸铁铵、0.001g/ledta、0.02g/l碳酸钠、0.00286g/l硼酸、0.00181g/l一水氯化锰、0.00222g/l七水硫酸锌、0.000079g/l五水硫酸铜、0.00039g/l二水钼酸钠、0.000049g/l六水硝酸钴;所述微生物为包括变形菌、绿弯菌、拟杆菌、疣微菌、放线菌和酸杆菌。

13、进一步地,所述活性污泥中的参数为:污泥沉降比14%,污泥负荷20%,污泥指数73mg/l,混合物悬浮固体2200mg/l。

14、进一步地,所述菌液和藻液的生物量比为1∶2;所述牡蛎壳粉末的掺量为所述菌藻混合液总质量的3%;所述混合液与凝胶的体积比为2∶3;所述cacl2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

15、更进一步地,所述凝胶的制备方法为:将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放入超纯水中加热溶解,冷却至室温,形成凝胶。

1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交联的温度为22-28℃,时间为2h。

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牡蛎壳/固定化菌藻复合物。

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利用废弃贝壳联合固定化菌藻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利用所述的改性牡蛎壳/固定化菌藻复合物作为吸附剂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20、(1)本专利技术采用废弃的餐余牡蛎壳,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可以节约成本,牡蛎壳具有独特的微观结构,具有适合生物生息的粗糙表面,并拥有巨大的表面积。

21、(2)本专利技术采用高温煅烧废弃牡蛎壳,煅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逸出使壳体成为疏松多孔结构,有利于形成较高的生物量,且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22、(3)聚乙烯醇固定化面临着难以制成球状颗粒或成球难以控制、传质阻力大、易发胀和粘连等问题,故本专利技术加入适量的海藻酸钠,对聚乙烯醇成球性、提高菌类活性及包埋颗粒强度等都有提升。

23、(4)本专利技术所用材料易得,成本低,材料合成简单,处理效果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牡蛎壳/固定化菌藻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牡蛎壳/固定化菌藻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煅烧是指在900℃下煅烧3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牡蛎壳/固定化菌藻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的转速为4000r/min,时间为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牡蛎壳/固定化菌藻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1.5g/L硝酸钠、0.04g/L三水磷酸氢二钾、0.075g/L七水硫酸镁、0.036g/L二水氯化钙、0.006g/L柠檬酸、0.006g/L柠檬酸铁铵、0.001g/LEDTA、0.02g/L碳酸钠、0.00286g/L硼酸、0.00181g/L一水氯化锰、0.00222g/L七水硫酸锌、0.000079g/L五水硫酸铜、0.00039g/L二水钼酸钠、0.000049g/L六水硝酸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牡蛎壳/固定化菌藻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污泥中的参数为:污泥沉降比14%,污泥负荷20%,污泥指数73mg/L,混合物悬浮固体2200mg/L;所述微生物包括变形菌、绿弯菌、拟杆菌、疣微菌、放线菌和酸杆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牡蛎壳/固定化菌藻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液和藻液的生物量比为1∶2;所述牡蛎壳粉末的掺量为所述菌藻混合液总质量的3%;所述混合液与凝胶的体积比为2∶3;所述CaCl2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性牡蛎壳/固定化菌藻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的制备方法为:将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放入超纯水中加热溶解,冷却至室温,形成凝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牡蛎壳/固定化菌藻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交联的温度为22-28℃,时间为2h。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牡蛎壳/固定化菌藻复合物。

10.一种利用废弃贝壳联合固定化菌藻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性牡蛎壳/固定化菌藻复合物作为吸附剂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牡蛎壳/固定化菌藻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牡蛎壳/固定化菌藻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煅烧是指在900℃下煅烧3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牡蛎壳/固定化菌藻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的转速为4000r/min,时间为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牡蛎壳/固定化菌藻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1.5g/l硝酸钠、0.04g/l三水磷酸氢二钾、0.075g/l七水硫酸镁、0.036g/l二水氯化钙、0.006g/l柠檬酸、0.006g/l柠檬酸铁铵、0.001g/ledta、0.02g/l碳酸钠、0.00286g/l硼酸、0.00181g/l一水氯化锰、0.00222g/l七水硫酸锌、0.000079g/l五水硫酸铜、0.00039g/l二水钼酸钠、0.000049g/l六水硝酸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牡蛎壳/固定化菌藻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污泥中的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菁陈政权吕玉清韩亚超石小倩尹彤云张翔宇张登萍王雯马晟铭龙云川蒋娟张延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