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1861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可湿性粉剂由硅藻土、茶枯粉、羧甲基纤维素钠、保护剂和发光杆菌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与发光杆菌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对发光杆菌的保存基本没有不利影响,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保存发光杆菌的活性,最大程度地保存了发光杆菌的生防效果。

A kind of bacilli wettable powd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seudumonas wettable powder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ettable powder by diatomite, tea powder,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protective agent and composition of photobacterium. The luminescent Bacillus wettable powder has good compatibility with the luminescent bacterium, and has no adverse effect on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luminescent bacteria. It can preserve the activity of the luminescent bacteria in a long time and preserve the biocontrol effect of the luminescent bacteria to the greatest ex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制剂,特别涉及一种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发光杆菌(Photorhabdusluminescens)是一种昆虫病原线虫肠道内的共生细菌,对多种作物病虫害具有良好的杀虫、抑菌活性。发光杆菌是一种新型重要的生防细菌,目前已报道用于防治小菜蛾、荔枝霜疫霉病等作物病虫害。作为防治作物病虫害的重要生防菌之一,发光杆菌菌体活性可直接影响菌株对寄主的致病力,其制剂的选择和研制显得尤为重要。可湿性粉剂是是由农药原药、一定量的填料和润湿剂、分散剂等助剂,按比例充分混合粉碎后,制成一定粉粒细度的剂型。可湿性粉剂不使用溶剂和乳化剂,对植物较为安全,既提高了经济效应,又保护生态环境。开发活体微生物可湿性粉剂在现代农药制剂中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许多微生物杀菌剂往往加工成可湿性粉剂。但是不同种类的载体、润湿剂和分散剂对发光杆菌菌体的存活和活性影响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并且其用量的不同也会对发光杆菌菌体的存活和生长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在制备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时,需要对载体、润湿剂和分散剂的种类和用量进行考察和优化,筛选出适合发光杆菌菌体存活和生长的种类及用量,以提高其制剂的生防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合光杆菌菌体存活和生长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其由硅藻土、茶枯粉、羧甲基纤维素钠、保护剂和发光杆菌组成。作为上述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的进一步改进,硅藻土、茶枯粉、羧甲基纤维素钠、保护剂的组成为:硅藻土10~60质量份、茶枯粉0.5~10质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1~7质量份、保护剂0.1~7质量份。优选的,硅藻土、茶枯粉、羧甲基纤维素钠、保护剂的组成为:硅藻土10~40质量份、茶枯粉0.5~5质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1~5质量份、保护剂0.2~0.5质量份。作为上述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的进一步改进,保护剂选自糊精、海藻酸钠、可溶性淀粉。作为上述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的进一步改进,发光杆菌为保藏号为GDMCCNo.60172的发光杆菌。这一菌株是申请人自有的,其具有更佳的生防效果。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公知的发光杆菌。作为上述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的进一步改进,每克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中,发光杆菌的量不低于1.0×1010cfu。作为上述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的进一步改进,其质量组成为:硅藻土10~40%、茶枯粉0.5~5%、羧甲基纤维素钠0.1~5%、保护剂0.2~0.5%,发光杆菌菌粉余量,发光杆菌菌粉中发光杆菌的量不低于1.0×1011cfu/g。一种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按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的组成称取原料,将原料破碎,混匀,磨细即得,其中,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的组成如上所述。作为上述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将发光杆菌菌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茶枯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糊精混合均匀后,经气流磨磨细即得可湿性粉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与发光杆菌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对发光杆菌的保存基本没有不利影响,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保存发光杆菌的活性,最大程度地保存了发光杆菌的生防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实施例中,产品的润湿性(润湿时间)按GB/T5451-2001标准测定,悬浮率按GB/T14825-2006标准测定,水分按GB/T1600-2001标准测定,细度按GB/T16150标准测定,热贮稳定性按GB/T1601-93标准测定,pH值按GB/T1600-1993标准测定。实施例1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发光杆菌菌粉(1×1011CFU/g以上)89.2、硅藻土10、茶枯粉0.5、羧甲基纤维素钠0.1、糊精0.2;2)将发光杆菌菌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茶枯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糊精混合均匀,经气流磨磨细即得可湿性粉剂。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润湿时间162秒,悬浮率72%,水分小于3%,pH值6.8,平均粒径3-6微米,稳定性为54±2℃存放14天,各指标均合格。实施例2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发光杆菌菌粉(1×1011CFU/g以上)83.8、硅藻土10、茶枯粉4、羧甲基纤维素钠2、糊精0.2;2)将发光杆菌菌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茶枯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糊精混合均匀后,经气流磨磨细即得可湿性粉剂。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润湿时间112秒,悬浮率86%,水分小于3%,pH值6.8,平均粒径3-6微米,稳定性为54±2℃存放14天,各指标均合格。实施例3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发光杆菌菌粉(1×1011CFU/g以上)79.8、硅藻土10、茶枯粉5、羧甲基纤维素钠5、糊精0.2;将发光杆菌菌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2)将粉碎后的产物与茶枯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糊精混合均匀后,经气流磨磨细即得可湿性粉剂。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润湿时间97秒,悬浮率88%,水分小于3%,pH值6.8,平均粒径3-6微米,稳定性为54±2℃存放14天,各指标均合格。实施例4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发光杆菌菌粉(1×1011CFU/g以上)85.5、硅藻土10、茶枯粉1、羧甲基纤维素钠3、糊精0.5;将发光杆菌菌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2)将粉碎后的产物与茶枯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糊精混合均匀后,经气流磨磨细即得可湿性粉剂。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润湿时间106秒,悬浮率81%,水分小于3%,pH值6.8,平均粒径3-6微米,稳定性为54±2℃存放14天,各指标均合格。实施例5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发光杆菌菌粉(1×1011CFU/g以上)79.2、硅藻土20、茶枯粉0.5、羧甲基纤维素钠0.1、海藻酸钠0.2;将发光杆菌菌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2)将粉碎后的产物与茶枯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海藻酸钠混合均匀,经气流磨磨细即得可湿性粉剂。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润湿时间145秒,悬浮率77%,水分小于3%,pH值6.8,平均粒径3-6微米,稳定性为54±2℃存放14天,各指标均合格。实施例6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发光杆菌菌粉(1×1011CFU/g以上)73.8、硅藻土20、茶枯粉4、羧甲基纤维素钠2、可溶性淀粉0.2;将发光杆菌菌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2)将粉碎后的产物与茶枯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可溶性淀粉混合均匀后,经气流磨磨细即得可湿性粉剂。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润湿时间122秒,悬浮率79%,水分小于3%,pH值6.8,平均粒径3-6微米,稳定性为54±2℃存放14天,各指标均合格。实施例7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发光杆菌菌粉(1×1011CFU/g以上)69.8、硅藻土20、茶枯粉5、羧甲基纤维素钠5、糊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其由硅藻土、茶枯粉、羧甲基纤维素钠、保护剂和发光杆菌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其由硅藻土、茶枯粉、羧甲基纤维素钠、保护剂和发光杆菌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硅藻土、茶枯粉、羧甲基纤维素钠、保护剂的组成为:硅藻土10~60质量份、茶枯粉0.5~10质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1~7质量份、保护剂0.1~7质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硅藻土、茶枯粉、羧甲基纤维素钠、保护剂的组成为:硅藻土10~40质量份、茶枯粉0.5~5质量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1~5质量份、保护剂0.2~0.5质量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保护剂选自糊精、海藻酸钠、可溶性淀粉。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发光杆菌为保藏号为GDMCCNo.60172的发光杆菌。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发光杆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多邵雪花匡石滋凡超田世尧庄镇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