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16236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5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电池箱,包括箱体框架、把手以及连接件;所述箱体框架内设有多组电池模组,各电池模组之间通过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顶部的所述连接件相连接;所述把手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将把手通过连接件直接安装在多组电池模组的顶部,搬运时,把手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在各个电池模组上,而不是箱体框架上,防止了搬运时电池箱重心不稳及箱体变形的问题,提高其安全性,延长了电池箱箱体的使用寿命。

A battery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箱
本技术涉及电池组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箱。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池箱的把手直接安装在箱体框架上,搬运时,把手的作用力全部作用在箱体框架上,导致搬运时电池箱重心不稳,甚至箱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电池箱,其可以防止把手的作用力全部作用在箱体框架上。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电池箱,包括箱体框架、把手以及连接件;所述箱体框架内设有多组电池模组,各电池模组之间通过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顶部的所述连接件相连接;所述把手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各电池模组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均设有一个所述把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箱体框架的底部两侧均设有固定梁,所述固定梁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池模组的固定孔,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电池箱还包括长螺栓,所述长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固定孔与固定梁下方的螺母相配合,将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电池模组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把手包括把手本体以及把手支架,所述把手支架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第一螺纹件,所述第一螺纹件穿过第二通孔与把手支架上方的螺母相配合,将把手固定在连接件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螺纹件为压铆螺钉,所述压铆螺钉压铆在所述连接件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压铆螺钉压铆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第一连接件焊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把手还包括铰链座,所述把手本体的两端分别通过铰链设置在两铰链座上,所述铰链座设置在把手支架上,所述把手支架具有用于容纳把手本体的凹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箱体框架的底端还具有两个以上的加强梁,各加强梁分别垂直设置在两固定梁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电池箱还包括箱盖,所述箱盖设置在所述箱体框架的顶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箱盖上设有与所述把手相适配的开口。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将把手通过连接件直接安装在多组电池模组的顶部,搬运时,把手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在各个电池模组上,而不是箱体框架上,防止了搬运时电池箱重心不稳及箱体变形的问题,提高其安全性,延长了电池箱箱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电池箱的三维图;图2为本实施例电池箱的爆炸图;图3为本实施例电池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把手固定的爆炸图;图5为本实施例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箱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箱体框架;11、固定梁;111、固定孔;12、长螺栓;13、加强梁;131、减重孔;14、透气孔;20、箱盖;21、开口;30、面板;40、把手;41、铰链座;411、座体;413、第三螺母;42、把手支架;421、凹槽;422、第二通孔;423、支架延伸部;43、把手本体;44、第二螺母;50、电池模组;60、连接件;61、第一通孔;621、第一连接件;622、第二连接件;623、第三连接件;63、第一螺纹件。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箱,包括箱体框架10、箱盖20、面板30以及把手40,箱体框架10内设有多组电池模组50;箱盖20、面板30分别设置在箱体框架10的顶端与侧面;本实施例中电池箱设有两个把手40,把手40通过设置于多组电池模组50顶部、且将多组电池模组50全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60与全部的电池模组50形成整体,搬运时作用力直接作用在电池模组50,而不是箱体框架10上,避免重心不稳以及箱体变形的问题。其他实施例中,可仅采用一个把手40,将一个把手40通过设置在多组电池模组50顶部中央的连接件60与电池模组50形成整体,一个连接件60就可以将多组电池模组50连接在一起,一个把手40固定在连接件60上,不排除仅仅通过一个把手40将多组电池模组50连接在一起的实施方式。优选的,本实施中,采用的是两个把手40,电池模组50的两侧顶部分别设有连接件60,多组电池模组50的两侧分别由连接件60连接在一起,而两个把手40分别固定在连接件60上,通过两个连接件60将多组电池模组50连接在一起。从而更加符合受力,电池模组50两侧受力,方便搬运。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电池模组50设有两个,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电池模组50。本实施例中,两个电池模组50采用横向布局,充分利用电池箱宽度方向尺寸,预留纵向散热空间。本实施例中,箱盖20为L型箱盖20,分别盖在箱体框架10的顶面与背面,如此更加方便组装。箱盖20设置在箱体框架10的顶端,箱盖20的两侧对应把手40的位置均设有开口21,开口21的形状与把手40的形状一致。如此设置,通过箱盖20盖在箱体框架10上,保护电池模组50,开口21使把手40露出来,方便搬运时使用。如图3所示,电池模组50放置在箱体框架10的加强梁13上,箱体框架10的底部两侧均设有固定梁11,所述固定梁11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池模组50的固定孔111,所述连接件60上设有第一通孔61;长螺栓12穿过所述第一通孔61、所述固定孔111与固定梁11下方的第一螺母(未标出)相配合。通过长螺栓12将连接件60固定在电池模组50上。使用时,长螺栓12向下旋,先穿过第一通孔61、再穿过固定孔111,与固定梁11下方的第一螺母锁死。其中长螺栓12可以穿过电池模组50,若电池模组50上留有长螺栓12的通孔的话,可以同时将连接件60与电池模组50固定在固定梁11上。如此,通过长螺栓12与第一螺母的配合完成对连接件60与电池模组50的固定连接,采用螺纹固定,固定牢固,而且方便后续维修拆卸。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把手40包括铰链座41、把手支架42、把手本体43,把手支架42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凹槽421、另一个部分是向凹槽421两端延伸的支架延伸部423,凹槽421通过焊接设置在把手支架42上,支架延伸部423设有两个第二通孔422,第二通孔422是留给第一螺纹件63穿过第二通孔422与第二螺母44相配合用的,目的是为了使把手40固定在连接件60上,如此,就直接将电池的重量直接承担在把手40上,而不是通过箱体框架10分担电池的受力。连接件60将各个电池模组50连接在一起,使把手40的受力分散到各个电池模组50上。把手40通过把手支架42固定在连接件60上,把手40和所有电池模组50相连接起来,使电池模组50的所有重量都承担在把手40上。而把手支架42通过可拆卸螺纹连接固定在连接件60上,方便后续拆卸维修,铰链座41通过可拆卸螺纹固定在支架延伸部423上。本实施例中,铰链座41包括座体411、第二螺纹件(未标出)以及第三螺母413,本实施例中,第二螺纹件为外螺杆,设置在座体411上,第二螺纹件穿过凹槽421上的通孔与第三螺母413相配合,如此,将座体411固定在凹槽421上,座体411顶端设有开口,把手本体43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铰链设置在座体411的顶端。把手本体43可以在预定角度内转动。如此,实现把手本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池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框架、把手以及连接件;所述箱体框架内设有多组电池模组,各电池模组之间通过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顶部的所述连接件相连接;所述把手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框架、把手以及连接件;所述箱体框架内设有多组电池模组,各电池模组之间通过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顶部的所述连接件相连接;所述把手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各电池模组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均设有一个所述把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框架的底部两侧均设有固定梁,所述固定梁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池模组的固定孔,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电池箱还包括长螺栓,所述长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固定孔与固定梁下方的第一螺母相配合,将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电池模组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把手本体以及把手支架,所述把手支架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第一螺纹件,所述第一螺纹件穿过第二通孔与把手支架上方的第二螺母相配合,将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布维黄银成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