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古建筑抗震柱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1050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古建筑抗震柱石,属于仿古建筑抗震结构领域,解决了在产生振动时中间石柱受到弹簧的谐振难以停下来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中间石柱与金台柱石臼内呈同心设置,中间石柱和金台柱石臼之间周向连接有液体阻尼装置和弹簧,液体阻尼装置包括有阻尼器本体和活塞杆,阻尼器本体内设有空腔,阻尼器本体套置于活塞杆一端,活塞杆位于空腔内的一端设有活塞,活塞与阻尼器本体呈滑移配合,活塞上设有若干通油孔,空腔内装有粘稠液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到达了减轻中间石柱受到弹簧的谐振的影响的效果。

Antiseismic column of antique build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que building seismic pillar, belonging to the antique building aseismic structure, solves the vibration between the pillars by the spring to stop the resonance problem,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middle columns and column is arranged in concentric mortar Taiwan, between the middle columns and column Taiwan circularly connected with a liquid mortar the damping device and the spring, the liquid damping device comprises a damper body and a piston rod, the damper body cavity, damper body sheathed on one end of a piston rod, the piston rod is positioned at one end of th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piston, the piston and the damper body is sliding fit, the piston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 cavity is filled with viscous liquid, th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to reduce the middle pillar affected spring resonanc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古建筑抗震柱石
本技术涉及一种仿古建筑抗震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仿古建筑抗震柱石。
技术介绍
中国古建筑因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和特有的结构,在飞速发展的现代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中国古建中的梁和柱对采用木质材料,但木质材料受潮后容易腐烂,故用木质材料所制成的落地屋柱底端皆垫有石制的柱石。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防作用的同时还使柱身的承载重量能均匀的分布于较大的面积上,加强了柱基的承压能力。目前,公告号为CN20524245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仿古建筑柱石互联抗震结构,它包括柱石结构单元,相邻所述柱石结构单元通过第一接头、接管和第二接头相互连接,所述柱石结构单元包括中间柱石抗震结构和底部柱石抗震结构;所述中间柱石抗震结构包括中间柱石,所述中间柱石顶端安装有减震橡胶垫,所述中间柱石底端依次设置有第一弹簧、钢球和挡球圆板,所述钢球和中间柱石同心;所述底部柱石抗震结构包括底部柱石、金台柱石臼和铁桶,所述底部柱石和铁桶设置于所述金台柱石臼内,所述底部柱石、铁桶和金台柱石臼同心。在地震结束后,中间石柱在弹簧仍旧具有的弹性势能下依旧震动,而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硅油阻尼液的抑制作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仿古建筑抗震柱石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古建筑抗震柱石,包括金台柱石臼(1)、放置于金台柱石臼(1)中且与之呈同心设置的中间石柱(2)、以及若干周向固定连接于中间石柱(2)与金台柱石臼(1)之间的弹簧(5),其特征是:所述中间石柱(2)和金台柱石臼(1)之间周向固定连接有液体阻尼装置(6),所述液体阻尼装置(6)包括连接于中间石柱(2)且内部装有粘稠液体的阻尼器本体(64)、一端穿设于阻尼器本体(64)内且另一端连接于金台柱石臼(1)的活塞杆(65)、连接于活塞杆(65)穿入阻尼器本体(64)的一端且在阻尼器本体(64)内作活塞式运动的活塞(66);所述活塞(66)贯穿设置有用于引流粘稠液体的通油孔(66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古建筑抗震柱石,包括金台柱石臼(1)、放置于金台柱石臼(1)中且与之呈同心设置的中间石柱(2)、以及若干周向固定连接于中间石柱(2)与金台柱石臼(1)之间的弹簧(5),其特征是:所述中间石柱(2)和金台柱石臼(1)之间周向固定连接有液体阻尼装置(6),所述液体阻尼装置(6)包括连接于中间石柱(2)且内部装有粘稠液体的阻尼器本体(64)、一端穿设于阻尼器本体(64)内且另一端连接于金台柱石臼(1)的活塞杆(65)、连接于活塞杆(65)穿入阻尼器本体(64)的一端且在阻尼器本体(64)内作活塞式运动的活塞(66);所述活塞(66)贯穿设置有用于引流粘稠液体的通油孔(6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抗震柱石,其特征是:所述阻尼器本体(64)设有旁通油管(641),所述旁通油管(64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靠近阻尼器本体(64)两端的侧壁上,所述旁通油管(641)上设有调节阀(6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抗震柱石,其特征是:所述活塞杆(65)远离活塞(66)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盘(63),所述第一连接盘(63)可拆卸连接于中间石柱(2),所述阻尼器本体(64)远离第一连接盘(63)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盘(61),所述第二连接盘(61)可拆卸连接于金台柱石臼(1),所述活塞杆(65)与第一连接盘(63)之间设有万向节(62),所述阻尼器本体(64)与第二连接盘(61)之间设有万向节(6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抗震柱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盘(63)周向延伸有沿边(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隆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