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墙、波阻块铁路隔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91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墙、波阻块铁路隔振结构,包括沿铁路延伸方向开挖出来的槽坑,槽坑左右立壁上均有连续的墙体,墙体与槽坑的立壁抵接,两个墙体之间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若个波阻组,所述若个波阻组沿槽坑的宽度间隔设置,每个波阻组包括若干个沿槽坑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桩柱状的实心的波阻块,槽坑的上方覆盖有顶板,使得空腔为一封闭腔。当振动波遇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因为地下连续墙和波阻块的作用下,振动不断的反射、折射以及衍射从而消耗振动的能量,最终实现对高速铁路运营诱发的高、低频二次振动响应得到极大抑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铁路隔振施工工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墙、波阻块铁路隔振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续墙、波阻块铁路隔振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运营速度的不断提升,高速铁路诱发沿线建筑物二次振动危害愈发受到人们高度关注,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质量,设计一种高速铁路新型隔振结构非常必要。基于现在的高速铁路隔振措施,很难做到同时减弱高速铁路诱发的高频以及低频振动响应,本技术根据振动波传播基本原理,设计一种高速铁路新型隔振结构,能够同时抑制高速铁路运营诱发的高、低频振动响应,给高速铁路沿线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阻隔高频、低频振动的铁路隔振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连续墙、波阻块铁路隔振结构,包括沿铁路延伸方向开挖出来的槽坑,槽坑左右立壁上均有连续的墙体,墙体与槽坑的立壁抵接,两个墙体之间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若个波阻组,所述若个波阻组沿槽坑的宽度间隔设置,每个波阻组包括若干个沿槽坑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桩柱状的实心的波阻块,槽坑的上方覆盖有顶板,使得空腔为一封闭腔。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波阻块的截面为圆形或矩形。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同一个波阻组内的波阻块均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钢管混凝土桩中的一种结构,或者同一个波阻组内的波阻块分别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钢管混凝土桩中的两种或多种结构。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包括至少三个波阻组,同一个波阻组内的波阻块的截面形心的连线为波阻线,墙体与旁侧的波阻线的距离为a,相邻的波阻线的距离为b,a:b=3: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两个波阻组内的波阻块错位设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空腔的宽度为1~2m。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空腔的深度为5~10m。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墙体包括多个沿槽坑的立壁布设的相互连接的预制的墙体单元。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波阻块和墙体的下端均埋入槽坑的底部;槽坑的底部上设有用砂浆混凝土铺设而成的基底。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波阻块内具有吸波芯,吸波芯内设有均布设置的膨胀玻化微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连续墙、波阻块铁路隔振结构,包括沿铁路延伸方向开挖出来的槽坑,槽坑左右立壁上均有连续的墙体,墙体与槽坑的立壁抵接,两个墙体之间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若个波阻组,所述若个波阻组沿槽坑的宽度间隔设置,每个波阻组包括若干个沿槽坑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桩柱状的波阻块,槽坑的上方覆盖有顶板,使得空腔为一封闭腔。将本技术设置在高速铁路与建筑物之间的地基,且应尽量靠近建筑物一侧,即远场隔振布设。铁路运营诱发的振动波通过铁轨传递至路基,当振动波遇到本技术时,因为地下连续墙的反弹,透射地下墙体的铁路振动能量得到减弱。接着,振动波能量在空腔中空气中传递过程不断被消耗,其中主要是高频振动能量被大量耗散。之后,振动波在波阻块之间被不断反射、折射以及衍射,在此过程,振动波的低频振动波能量被大幅度削弱。然后,部分振动波透射过波阻块表面后,进入空心区域,振动波在空气中摩擦传递进一步消耗能量。接下来,振动波穿过第二堵墙体时又再次被反射消耗部分能量。最终,铁路运营诱发的振动波能量经过本技术的耗散作用以后,建筑物对高速铁路运营诱发的高、低频二次振动响应得到极大抑制。本技术用于铁路隔振工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这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具体地:一种连续墙、波阻块铁路隔振结构,包括沿铁路延伸方向开挖出来的槽坑,槽坑左右立壁上均有连续的墙体2,墙体2与槽坑的立壁抵接,两个墙体2之间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若个波阻组,所述若个波阻组沿槽坑的宽度间隔设置,每个波阻组包括若干个沿槽坑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桩柱状的实心的波阻块1,槽坑的上方覆盖有顶板,使得空腔为一封闭腔。将本技术设置在高速铁路与建筑物之间的地基,且应尽量靠近建筑物一侧,即远场隔振布设。铁路运营诱发的振动波通过铁轨传递至路基,当振动波遇到本技术时,因为地下连续墙的反弹,透射地下墙体的铁路振动能量得到减弱。接着,振动波能量在空腔中空气中传递过程不断被消耗,其中主要是高频振动能量被大量耗散。之后,振动波在波阻块之间被不断反射、折射以及衍射,在此过程,振动波的低频振动波能量被大幅度削弱。然后,部分振动波透射过波阻块表面后,进入空心区域,振动波在空气中摩擦传递进一步消耗能量。接下来,振动波穿过第二堵墙体时又再次被反射消耗部分能量。最终,铁路运营诱发的振动波能量经过本技术的耗散作用以后,建筑物对高速铁路运营诱发的高、低频二次振动响应得到极大抑制。本实施例的波阻块1的截面为圆形,这可以让振动波碰到波阻块1后,其传播方向更复杂,能提高隔振效果。根据地质条件,波阻块1可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以及钢管混凝土桩中的任意一种结构,同一个波阻组内的波阻块1可采用不同的结构。为了提高减振效果,增加其反射次数和反射空间,包括三个波阻组,同一个波阻组内的波阻块1的截面形心的连线为波阻线,墙体2与旁侧的波阻线的距离为a,相邻的波阻线的距离为b,a:b=3:4。让a较小,让振动尽快进入,然后通过相邻的波阻组实现减振,这样的设置,也能让本技术的宽度尽量的小。为了让振动在相邻的两个波阻组内反复反射、增加反射距离以消耗其能量,相邻的两个波阻组错位设置。为了能得到足够的隔振效果,空腔的宽度为1~2m。因为铁路的地基较深,而地基往往是易于传播振动,空腔的深度为5~10m。这样,地基的的振动就算能绕过本技术,也需要经过很长的传播距离,而在传播的过程中就会被消耗能量。所述墙体2包括多个沿槽坑的立壁布设的相互连接的预制的墙体单元,这样便于施工。波阻块1和墙体2的下端均埋入地底;槽坑的底部上设有用砂浆混凝土铺设而成的基底。这样能防止空腔内积水,导致槽坑底部积水软化。波阻块1内具有吸波芯3,吸波芯3内设有均布设置的膨胀玻化微珠。膨胀玻化微珠自身多孔隙结构,振动波能量在空气以及膨胀玻化微珠中传递过程不断被消耗,其中主要是高频振动能量被大量耗散。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连续墙、波阻块铁路隔振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墙、波阻块铁路隔振结构,包括沿铁路延伸方向开挖出来的槽坑,其特征在于:槽坑左右立壁上均有连续的墙体(2),墙体(2)与槽坑的立壁抵接,两个墙体(2)之间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若个波阻组,所述若个波阻组沿槽坑的宽度间隔设置,每个波阻组包括若干个沿槽坑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桩柱状的实心的波阻块(1),槽坑的上方覆盖有顶板,使得空腔为一封闭腔;波阻块(1)内具有吸波芯(3),吸波芯(3)内设有均布设置的膨胀玻化微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墙、波阻块铁路隔振结构,包括沿铁路延伸方向开挖出来的槽坑,其特征在于:槽坑左右立壁上均有连续的墙体(2),墙体(2)与槽坑的立壁抵接,两个墙体(2)之间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若个波阻组,所述若个波阻组沿槽坑的宽度间隔设置,每个波阻组包括若干个沿槽坑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桩柱状的实心的波阻块(1),槽坑的上方覆盖有顶板,使得空腔为一封闭腔;波阻块(1)内具有吸波芯(3),吸波芯(3)内设有均布设置的膨胀玻化微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墙、波阻块铁路隔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阻块(1)的截面为圆形或矩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墙、波阻块铁路隔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个波阻组内的波阻块(1)均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钢管混凝土桩中的一种结构,或者同一个波阻组内的波阻块(1)分别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钢管混凝土桩中的两种或多种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火军王祥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