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下部防撞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0754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下部防撞底座,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部固定板、第一减震层、第二减震层、第三减震层;第一减震层包括保护外壳以及均匀分布在保护外壳内多个可调节多节减震柱;可调节多节减震柱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减震柱、第二减震柱、第三减震柱;第三减震柱的底端固定连接保护外壳的底部内壁,且第三减震柱内设有容纳第二减震柱上下滑动的空腔;第二减震柱滑动连接于第三减震柱的顶端,且第二减震柱的柱壁外套装有减震弹簧。通过设置的上部固定板能够便捷地安装到电梯底部,并在多级减震设备的帮助下,有效地对电梯起到减震保护作用。

A lower collision base of the elev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ft lower anti-collision base comprises an upper fixing plate, in order to set the first buffer layer, second layer, third layer damping shock absorber; the first buffer layer including the protection of housing and uniform distribution in the protection of housing a plurality of adjustable multi cut shock column; adjustable damping multi section column from top to bottom to set the first column, second column, shock absorber damping shock absorber column third column third; bottom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wall of protection shell, and the third column is arranged in the accommodating second damping shock absorber sliding on the cavity; the top second damping pillar slide connection with third damping column and column. The wall columns are sheathed outside the second shock absorber spring. The upper fixed plate can be installed conveniently to the bottom of the elevator, and it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elevator against the help of the multi-stage dam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下部防撞底座
本技术涉及电梯减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梯下部防撞底座。
技术介绍
目前电梯事故屡见不鲜,尤其从高层坠落的电梯对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伤害,电梯安全已成为电梯领域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难题,如何增加电梯的安全性能是众多电梯生产厂家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的电梯底座大多数都不能进行防震,在电梯发生危险的时候不能进行保护作用,现在的电梯底部存在以下的缺陷:一、目前的电梯底部大部分都没有安装保护措施,在发生危险时不能进行保护操作,二、现在的电梯底部不能进行层层的减震,不能有效的将电梯的日常或者发生危险时的震动消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下部防撞底座,能够便捷地安装到电梯底部,并在电梯下降时起到有效的减震保护作用。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梯下部防撞底座,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部固定板、第一减震层、第二减震层、第三减震层;所述第一减震层包括保护外壳以及均匀分布在保护外壳内多个可调节多节减震柱;所述可调节多节减震柱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减震柱、第二减震柱、第三减震柱;所述第三减震柱的底端固定连接保护外壳的底部内壁,且第三减震柱内设有容纳第二减震柱上下滑动的空腔;所述第二减震柱滑动连接于第三减震柱的顶端,且第二减震柱的柱壁外套装有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柱的低端固定套接有固定卡圈;所述固定卡圈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减震柱。其中,通过上部固定板来使电梯下部防撞底座与电梯之间稳固连接,不仅安装和拆卸方便,而且,能够良好地让电梯下降时的重力惯性传递到部固定板以下的多级减震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减震层、第二减震层、第三减震层,采用多级减震,让压力顺畅过度,逐步减弱,并且每级减震层不仅都具有减震作用,还具有消除噪音的作用,经过层层除噪后,能够极大程度上避免噪音污染。在第一减震层中又采用了第一减震柱、第二减震柱、第三减震柱的可调节多节减震柱来实现减震,进一步,把承重压力分散到纵向各级减震柱,从而实现更优的减震效果,而且可调节多节减震柱均匀分布在第一减震层,能够把承重压力横向地均匀分布到各个可调节多节减震柱,从而有效保护减震设备,延长其工作寿命。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固定板包括固定连接板、外部固定卡板、固定卡槽和下层防震垫,所述外部固定卡板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在固定连接板的顶面四个边角处;所述固定卡槽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在固定连接板的顶面的中心附近;所述下层防震垫固定连接于固定连接板的底面。通过设置上部固定板能够便捷让电梯牢固安装在防撞底座上,四个固定卡槽设置在四个边角用于卡合电梯的四个角,让整个电梯稳定固定不会左右晃动,四个固定卡槽用于卡合电梯底部的卡柱,从而进一步加固电梯与防撞底座的连接。下层防震垫不仅能够有效起到第一级减震而且能够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震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吸附垫,且第一减震柱顶端通过橡胶吸附垫与上部固定板的底端连接。通过设置橡胶吸附垫与上部固定板的底端连接,进一步便于第一减震层和上部固定板之间的安装和拆卸,而且橡胶吸附垫可以起到柔性缓震的效果。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减震层为多个固定弹簧,且固定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保护外壳的底部外壁,固定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三减震层。通过设置多个固定弹簧在第二减震层,进一步减缓电梯下降时的重力惯性,从而有效解决电梯故障时的震动问题,保证电梯下降过程中的安全。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弹簧为油淬火回火硅锰合金弹簧钢丝A类,且弹簧相邻螺旋的螺距为1.5-6mm。通过采用油淬火回火硅锰合金弹簧钢丝A类能够达到弹簧承受电梯压力的刚性要求,防止弹簧在承受多大压力后损坏而不能安全保护到乘坐者;而弹簧相邻螺旋的螺距为1.5-6mm,从而防止弹簧在受力后伸缩范围过大,导致电梯上下浮动过大,不能良好地达到减震作用。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减震层为下部减震填充物。通过设置减震填充物,可以良好地配合固定弹簧使用,有效缓解弹簧受力后过大的伸缩程度,并且减震填充物本事也能起到一定减震作用,又进一步增强了减震效果。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下部减震填充物为泡沫铝的缓冲合金板。通过设置泡沫铝的缓冲合金板,不仅质轻、坚固不怕火烧,而且能够通过膨胀消音、微孔消音等原理,有效达到消音的效果,即能够帮助减震又可以消除震动时产生的噪音。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下部减震填充物为减震胶垫,这里采用减震胶垫是因为橡胶的这种卷曲的长链分子结构及分子间存在的较弱的次级力;使得橡胶材料呈现出独特的黏弹性能,因而具有良好的减震、隔音和缓冲性能。橡胶部件广泛用于隔离震动和吸收冲击,就是因为其具有滞后、阻尼及能进行可逆大变形的特点,同样能够起到减震以及降噪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下部减震填充物为减震气垫。通过设置减震气垫,能够在承受相对重压的情况下,进一步起到减震的效果,而且几乎可以完全消除噪音,防止电梯在平使用时对周围环境造成噪音污染。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有上部固定板,上部固定板内部设有固定连接板、外部固定卡板、固定卡槽和下层防震垫,固定卡槽和外部固定卡板能方便上部固定板固定在装置的上方,下层防震垫能初步的对电梯的震动进行消除,解决了目前的电梯底座安装不便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有可调节多节减震柱,可调节多节减震柱内部设有第一减震柱、减震弹簧、第三减震柱和第二减震柱,第一减震柱、第二减震柱和第三减震柱能层层的对电梯进行减震,提高了对电梯减震的效果,解决了现在的电梯底部不能进行层层的减震,不能有效的将电梯的日常或者发生危险时的震动消除的问题。(3)本技术通过设有橡胶吸附垫能自动的将可调节多节减震柱固定在装置的内部,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操作者的安装,固定卡圈能防止减震柱过度的下陷从而导致损害,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目前的电梯底部大部分都没有安装保护措施,在发生危险时不能进行保护操作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可调节多节减震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上部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部固定板、2-保护外壳、3-可调节多节减震柱、4-下部减震填充物、5-下部垫板、6-固定弹簧、7-上部垫板、8-橡胶防滑垫、9-固定连接板、10-外部固定卡板、11-固定卡槽、12-下层防震垫、13-橡胶吸附垫、14-第一减震柱、15-减震弹簧、16-第三减震柱、17-第二减震柱、18-固定卡圈。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梯下部防撞底座,如图1所示:主要由上部固定板1、第一减震层、第二减震层、第三减震层组成。上部固定板1用于与电梯底部稳定连接固定,它的上部表面设置有连接电梯底部的多个卡洞或者卡槽来连接电梯,在连接后能稳定工作的条件下,能够轻易地拆卸和安装。上部固定板1的下部表面则与第一减震层的顶面连接,第一减震层、第二减震层、第三减震层又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减震层包括保护外壳2以及均匀分布在保护外壳2内多个可调节多节减震柱3。第一减震层为主要减震层,分担其电梯承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梯下部防撞底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下部防撞底座,用于电梯下降时减震保护,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部固定板(1)、第一减震层、第二减震层、第三减震层;所述第一减震层包括保护外壳(2)以及均匀分布在保护外壳(2)内的多个可调节多节减震柱(3);所述可调节多节减震柱(3)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减震柱(14)、第二减震柱(17)、第三减震柱(16);所述第三减震柱(16)的底端固定连接保护外壳(2)的底部内壁,且第三减震柱(16)内设有容纳第二减震柱(17)上下滑动的空腔;所述第二减震柱(17)滑动连接于第三减震柱(16)的顶端,且第二减震柱(17)的柱壁外套装有减震弹簧(15);所述第一减震柱(14)的低端固定套接有固定卡圈(18);所述固定卡圈(18)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减震柱(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下部防撞底座,用于电梯下降时减震保护,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部固定板(1)、第一减震层、第二减震层、第三减震层;所述第一减震层包括保护外壳(2)以及均匀分布在保护外壳(2)内的多个可调节多节减震柱(3);所述可调节多节减震柱(3)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减震柱(14)、第二减震柱(17)、第三减震柱(16);所述第三减震柱(16)的底端固定连接保护外壳(2)的底部内壁,且第三减震柱(16)内设有容纳第二减震柱(17)上下滑动的空腔;所述第二减震柱(17)滑动连接于第三减震柱(16)的顶端,且第二减震柱(17)的柱壁外套装有减震弹簧(15);所述第一减震柱(14)的低端固定套接有固定卡圈(18);所述固定卡圈(18)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减震柱(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下部防撞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固定板(1)包括固定连接板(9)、外部固定卡板(10)、固定卡槽(11)和下层防震垫(12),所述外部固定卡板(10)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在固定连接板(9)的顶面四个边角处;所述固定卡槽(11)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在固定连接板(9)的顶面的中心附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伊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