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复生的抗菌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9779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复生的抗菌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纺织材料技术领域。它包括基布层,基布层的上方依次设置有纳米纤维膜层和可复生抗菌层,纳米纤维膜层为由聚乙烯‑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组成,可复生抗菌层为由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分子和铜离子的复合物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为将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分子和铜离子的复合物接枝到聚乙烯‑聚乙烯醇纳米纤维上,制备的可复生的抗菌纳米纤维膜材料不仅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阻隔能力达到100%,抑菌率均高于98%,而且该材料的舒适度高,可广泛应用于医用等安全防护领域。

Regenerate antibacterial nanofibrous membran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复生的抗菌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纺织品,属于医用纺织材料
,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复生的抗菌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而由材料携带的致病微生物引起的细菌性感染日益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具备抗菌材料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纳米纤维具有比表面积高、表面粘合度高的特点,可以用于高效低阻的过滤材料。当过滤介质的通道大小和结构与颗粒的尺寸大小相匹配时,过滤效率极高,研究表明纳米纤维无纺布的过滤效率较传统纺织品提高了三个数量级,且其过滤效率随着无纺布孔径的减小而显著增加,同时,纳米纤维膜作为一种微滤膜,能截留0.1~1微米之间的颗粒,它允许大分子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但会截留悬浮物、细菌及大分子量胶体等物质,其分离机理主要是筛分截留,纳米纤维膜孔径较为均一,因此对细菌等微生物的阻隔效果较高且可靠性较好。此外,通过将抗菌剂与纳米纤维以物理或化学方法复合制备的具有抗菌功能的纳米纤维材料可用于生物医学、过滤、精密制造、军事等领域。目前常采用在电纺溶液中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复生的抗菌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复生的抗菌纳米纤维膜,它包括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的上方依次设置有纳米纤维膜层(2)和可复生抗菌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膜层(2)为由聚乙烯‑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组成,所述可复生抗菌层(3)为由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分子和铜离子的复合物组成,所述聚乙烯‑聚乙烯醇纳米纤维与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分子进行接枝共聚,接枝共聚的密度为3×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复生的抗菌纳米纤维膜,它包括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的上方依次设置有纳米纤维膜层(2)和可复生抗菌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膜层(2)为由聚乙烯-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组成,所述可复生抗菌层(3)为由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分子和铜离子的复合物组成,所述聚乙烯-聚乙烯醇纳米纤维与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分子进行接枝共聚,接枝共聚的密度为3×10-4~6×10-4mol/m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复生的抗菌纳米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膜层(2)的厚度为10~30μm。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可复生的抗菌纳米纤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制备步骤:1)制备纳米纤维膜层:取聚乙烯-聚乙烯醇纳米纤维悬浮液均匀的喷淋在棉质织物基布层的表面,干燥后得到负载在基布层上的纳米纤维膜层;2)制备表面活化的纳米纤维膜:取所述步骤1)制备得到的负载在基布层上的纳米纤维膜层,将其置于恒温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浸渍活化、取出,再采用自来水或蒸馏水或超纯水中的一种洗净,然后置于室温中自然晾干,得到表面活化的纳米纤维膜;3)制备可复生的抗菌纳米纤维膜:取所述步骤2)制备得到的表面活化的纳米纤维膜,将其浸渍在溴异丁酰溴的甲苯或正烷烃溶液中,反应完全后取出,采用自来水或蒸馏水或超纯水中的一种洗净后置于室温中自然晾干,得到表面具有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的纳米纤维膜,再将表面具有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的纳米纤维膜在氮气保护环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栋鲁振坦袁勤文陈孟鲲蒋海青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