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可控平板膜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9751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可控平板膜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罐体、水泵、监测装置以及控制装置;过滤罐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感应部件和至少一组过滤组件;过滤罐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水泵进水口与过滤罐体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监测装置与水泵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用于采集管道内水流数据,感应部件用于采集过滤罐体内数据,监测装置、水泵和感应部件与控制装置连接;过滤组件包括平板网、网兜以及设置在平板网与网兜之间的过滤平板膜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减轻了与生物处理同体时膜污染的压力,也实现了膜过滤过程中数据参数的可控化,操作简单,整体结构轻便易拆装携带,使用方便。针对不同要求的水质,本过滤装置灵活多变,适用性强。

A small controlled plate membrane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可控平板膜过滤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装置领域,涉及污水处理装置,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或者污染水体治理中的膜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抽水马桶和洗衣机等的普及使得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肆意排放,严重污染农村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目前我国对水体污染控制的力度也不断加强,生活污水的排放标准不断提高,“水十条”也明确提出至2017年前消灭劣五类水的治理目标。日渐增加的污染排放量以及高标准的排放要求都对处理工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国内针对污水处理厂的“一级A”达标主体工艺还是以生化法为主,目前应用最多的是MBR工艺,它以高效膜分离代替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中的二沉池,省却了传统活性污泥法中二沉池浓缩后剩余污泥的回流,但是也存在着前期投入大、膜污染问题严重以及后期运维成本和要求高等问题,不适用于农村地域面积广、人口居住分散、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等情况。另外,对于一些突发性的、小流域的水体污染事件,也缺乏轻便有效地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农村污水治理中地理条件、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因素考虑,针对MBR工艺前期投入高、膜污染问题严重以及后期运维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型可控平板膜过滤装置,可以与二沉池等一些处理工艺相结合,能够解决目前小型生活污水处理中工艺成本高、运维复杂、机动性差等问题。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可控平板膜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罐体、水泵、监测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过滤罐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感应部件和至少一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罐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泵进水口与过滤罐体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监测装置与水泵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用于采集管道内水流数据,所述感应部件用于采集过滤罐体内数据,所述监测装置、水泵和感应部件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平板网、网兜以及设置在平板网与网兜之间的过滤平板膜片。作为改进,所述过滤罐体上设置有透明视窗,所述感应部件设置在过滤罐体中透明视窗可视范围内。作为改进,所述过滤罐体包括前端壳体和后端壳体,所述前端壳体和后端壳体上均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分段壳体,所述分段壳体两端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网兜、过滤平板膜片、平板网均设置在分段壳体上,所述分段壳体设置在前端壳体和后端壳体之间。作为改进,所述分段壳体上设置有卡口,所述过滤平板膜片与分段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网兜、过滤平板膜片、密封圈、平板网均设置在卡口靠近进水口的一侧。作为改进,所述分段壳体上还设置有凹槽,所述网兜具有一凸圈,所述凸圈设置在凹槽中。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结构为螺纹结构。作为优选,所述水泵为膜出水泵。作为优选,所述监测装置为流量计。作为优选,所述感应部件为压力传感器或密度变送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既减轻了与生物处理同体时膜污染的压力,也实现了膜过滤过程中数据参数的可控化,操作简单,整体结构轻便易拆装携带,使用方便,运行、维护、管理成本低。针对不同要求的水质,本过滤装置可设计多层过滤组件或者不同孔径的膜片,灵活多变,适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过滤部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网兜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过滤罐体,1-1-前端壳体,1-2-后端壳体,2-透明视窗,3-过滤组件,4-管道,5-水泵,6-监测装置,7-感应部件,8-控制装置,9-卡口,10-圆形平板网,11-橡胶O型密封圈,12-平板膜片,13-网兜,14-网格,15-凸圈,16-凹槽,17-分段壳体,18-连接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图2、图3所示,小型可控平板膜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罐体1、水泵5、监测装置6以及控制装置8。过滤罐体1一端具有进水口,另一端具有出水口,过滤罐体1整体由不锈钢制成,其上优选设置透明视窗2,透明视窗2设置在过滤罐体1前端(以靠近进水口的一端为前端),由有机玻璃制成,图1中,透明视窗2环绕过滤罐体1一周,形成前端有机玻璃壳体,有机玻璃壳体与不锈钢制的过滤罐体1通过胶相连接,最高承受压力为0.35MPa。通过透明视窗2能够肉眼观察前端罐体泥水组成情况,经验分辨是否需要清理泥质物质。过滤罐体1内设置有一感应部件7和两组过滤组件3。图1中,感应部件7采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有机玻璃壳体底部,位于透明视窗可视范围内,便于观察压力传感器7是否正常运行。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罐体内的水压,并将信息数据传输至控制装置8。感应部件7也可采用密度变送器达到相似采集效果。过滤罐体1内也可同时设置压力传感器和密度变送器,以便相互进行数据校验。控制装置8用于对数据进行接收、存储、发送,可采用PLC、单片机、电脑等能够进行数据处理、存储、传输的装置。过滤罐体1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水泵5进水口连接,水泵5用于负压抽水,优选采用膜出水泵,水泵5和控制装置8连接,将应用压力数据传输到控制装置8。本例中,监测装置6采用流量计,流量计与水泵5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采集管道内流量数据,监测装置6与控制装置8连接,将流量数据传输至控制装置8中。监测装置6还可采用水质监测仪等其他水况监测装置。监测装置6另一端通过管道4可与其他工艺装置连接。作为改进,过滤罐体1采用分体式结构,过滤罐体1自身分为前端壳体1-1和后端壳体1-2,前端壳体1-1和后端壳体1-2上均设置有连接结构18,连接结构优选采用螺纹结构。本技术针对过滤组件3进行了更为细化的设计,具体的说,过滤组件3包括圆形平板网10、内凹型网兜13以及过滤平板膜片12,过滤平板膜片12设置在圆形平板网10与内凹型网兜13之间。过滤组件3还包括分段壳体17,分段壳体17两端设置有连接结构18,本例优选为螺纹结构。通过螺纹结构,过滤组件3两端可以分别和过滤罐体前端壳体和后端壳体快速连接,方便拆卸清洗和更换,且能够实现自扣合。过滤罐体内也可设置多组过滤组件,只需将过滤组件依次旋接再与过滤罐体1的前端壳体1-1和后端壳体1-2分别连接即可。平板网10、网兜13、过滤平板膜片12设置在分段壳体17上。更为具体的说,如图2所示,分段壳体上设置有卡口9,网兜13、过滤平板膜片12、密封圈11、平板网10均设置在卡口9靠近进水口的一侧,过滤平板膜片12与卡口9之间设置有橡胶O型密封圈11用于密封。在分段壳体17上还设置有凹槽16,网兜13包括底部及四周一圈的网格14和顶部实心不锈钢凸圈15,凸圈15设置在凹槽16中。圆形平板网10和网兜13目数为400目,主要起支撑、粗过滤和防治机械损伤等作用。当水流通过时,凹槽16对网兜13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而卡口9与密封圈11相配合能够让平板膜片和平板网稳定固定。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以膜出水泵5为动力装置,负压抽水将水从进水管抽进过滤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小型可控平板膜过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可控平板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罐体、水泵、监测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过滤罐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感应部件和至少一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罐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泵进水口与过滤罐体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监测装置与水泵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用于采集管道内水流数据,所述感应部件用于采集过滤罐体内数据,所述监测装置、水泵和感应部件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平板网、网兜以及设置在平板网与网兜之间的过滤平板膜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可控平板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罐体、水泵、监测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过滤罐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感应部件和至少一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罐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泵进水口与过滤罐体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监测装置与水泵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用于采集管道内水流数据,所述感应部件用于采集过滤罐体内数据,所述监测装置、水泵和感应部件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平板网、网兜以及设置在平板网与网兜之间的过滤平板膜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可控平板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体上设置有透明视窗,所述感应部件设置在过滤罐体中透明视窗可视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可控平板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体包括前端壳体和后端壳体,所述前端壳体和后端壳体上均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分段壳体,所述分段壳体两端设置有连接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小佳董波董万钧叶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