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气浮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9319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气浮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桶体、第二桶体和第三桶体;所述第一桶体的右端设置第二桶体,且第一桶体与第二桶体之间通过第一隔板阻隔;在所述第而箱体的右端设置第三箱体,且第二箱体与第三箱体通过过水管阻隔。本装置设计合理,使用便利,通过本装置便于把污水彻底分解,节约成本,便于推广。

An electrolytic air floatation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olytic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comprising: a first barrel and second barrel and third barrel; the first barrel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arrel body second, and between the first barrel and second barrel through the first partition barrier; in the second case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the third case, and second box and a third box through the water barrier. The device is reasonable in design and convenient in use. Through this device, the sewage is easily decomposed, cost saving and easy to be popular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气浮污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解气浮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行业,尤其是在表面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这些工业废水如果不及时处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化学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是:①由于加药量不可能绝对的合适,有小部分的重金属盐不会被絮凝或聚凝,所以还呈微小的颗粒在水中悬浮,很难克服水的浮力而沉淀下来。②一部分金属盐虽然被絮凝或聚凝,但颗粒较小、相对于水的比重差较小,向下沉淀的速度慢,在整个水流向上的影响下,在固液分离的过程中也会被悬浮在水中而被排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解气浮污水处理装置,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污水中的杂质不易分离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解气浮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桶体、第二桶体和第三桶体;所述第一桶体包括污水进口、絮凝剂入口、第一电机、第一转轴、搅拌叶和第一隔板;所述污水进口设置在第一桶体的左侧上端;所述絮凝剂入口设置在第一桶体的顶壁一侧;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桶体的顶壁中心;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第一桶体的内部中心,且其上端穿过第一桶体的顶壁与第一电机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设置搅拌叶;在所述第一桶体的右端设置第二桶体,且与第二桶体之间通过隔板第一阻隔,并且第一隔板的上端密封阻隔,第一隔板的底端留有过水口,使第一桶体和第二桶体贯通;所述第二桶体包括高分子入口、第二电机、第二转轴和搅拌板;所述高分子入口设置在第二桶体的顶壁一侧;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桶体的顶壁中心;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第二桶体的内部,且穿过第二桶体的顶壁与第二电机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搅拌叶;在所述第二桶体的右边设置第三桶体;所述第三桶体包括排渣机、侧箱、过水口、第二隔板、电解装置和过水管;在所述第三桶体的底端设置电解装置;所述第二桶体与第三桶体之间通过过水管连通;所述过水管的上端沿着第二桶体的侧壁延伸至第二桶体的中上部,且与第二桶体的顶壁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并且过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电解装置上;所述电解装置设置在第三桶体的底端,且与第三桶体贯通;所述排渣机设置在第三桶体的顶端;在所述第三箱体的内部设置第二隔板;在所述第三箱体的右侧上方设置侧箱;在所述排渣机的右端且侧箱的上端设置出渣口;在所述侧箱的右侧上端设置净化出水口。优选的是,在所述污水进口处设置流量计。优选的是,所述搅拌叶的一侧向上翻折30度。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隔板的底端设置在电解装置的右端,且与电解装置的底面呈45度夹角,并且在第二隔板的顶端设置竖杆,竖杆与电解装置的底面呈90度夹角。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三桶体左侧上端的拐角处设置一斜板,封闭拐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向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加絮凝剂和高分子物质对污水进行处理,然后通过第三箱体对污水进行电解,产生微气泡,通过微气泡把水中的杂质带到水面上,接着通过排渣机把杂质刮到出渣口排出,接着净化后的水通过净化出水口排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解气浮污水处理装置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第一桶体;11、污水入口;12、流量计;13、絮凝剂入口;14、第一电机;15、第一转轴;16、搅拌叶;17、第一隔板;2、第二桶体;21、高分子入口;22、第二电机;23、第二转轴;24、搅拌板;3、第三箱体;31、排渣机;32、侧箱;33、过水口;34、第二隔板;35、电解装置;36、过水管;37、出渣口;38、净化水出口;39、斜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附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第一桶体1、第二桶体2和第三桶体3;所述第一桶体1包括污水进口11、絮凝剂入口13、第一电机14、第一转轴15、搅拌叶16和第一隔板17;所述污水进口11设置在第一桶体1的左侧上端,且在污水进口11处设置流量计12,便于检测污水进水的速度。所述絮凝剂入口13设置在第一桶体1的顶壁一侧;所述第一电机14设置在第一桶体1的顶壁中心;所述第一转轴15设置在第一桶体1的内部中心,且其上端穿过第一桶体1的顶壁与第一电机14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15的底端设置搅拌叶16,且搅拌叶16的一侧向上翻折30度,便于把第一桶体1底端的水搅到上端,便于与絮凝剂均匀混合;在所述第一桶体1的右端设置第二桶体2,且与第二桶体2之间通过第一阻隔17阻隔,并且第一隔板17的上端密封,第一隔板17的底端留有过水口,使第一桶体1和第二桶体2贯通;所述第二桶体2包括高分子入口21、第二电机22、第二转轴23和搅拌板24;所述高分子入口21设置在第二桶体2的顶壁一侧;所述第二电机22设置在第二桶体2的顶壁中心;所述第二转轴23设置在第二桶体2的内部,且穿过第二桶体2的顶壁与第二电机22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23上设置搅拌叶24;在所述第二桶体2的右边设置第三桶体3;所述第三桶体3包括排渣机31、侧箱32、过水口33、第二隔板34、电解装置35和过水管36;在所述第三桶体3的底端设置电解装置35;所述第二桶体2与第三桶体3之间通过过水管36连通;所述过水管36的上端沿着第二桶体2的侧壁延伸至第二桶体2的中上部,且与第二桶体2的顶壁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并且过水管36的另一端设置在电解装置35上;所述电解装置35设置在第三桶体3的底端,且与第三桶体3贯通;所述排渣机31设置在第三桶体3的顶端;在所述第三箱体3的内部设置第二隔板34;所述第二隔板34的底端设置在电解装置35的右端,且与电解装置35的底面呈45度夹角,并且在第二隔板34的顶端设置竖杆,竖杆与电解装置35的底面呈90度夹角;在所述第三桶体3左侧上端的拐角处设置一斜板39,封闭拐角,通过斜板39、第二隔板34等阻隔,便于为水组成一个水道。在所述第三箱体3的右侧上方设置侧箱32;在所述排渣机31的右端侧箱32的上端设置出渣口37;在所述侧箱32的右侧上端设置净化出水口38。本装置通过向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2内加絮凝剂和高分子物质对污水进行处理,然后通过第三箱3体对污水进行电解,产生微气泡,通过微气泡把水中的杂质带到水面上,接着通过排渣机31把杂质刮到出渣口37排出,接着净化后的水通过净化出水口38排出。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解气浮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解气浮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桶体、第二桶体和第三桶体;所述第一桶体包括污水进口、絮凝剂入口、第一电机、第一转轴、搅拌叶和第一隔板;所述污水进口设置在第一桶体的左侧上端;所述絮凝剂入口设置在第一桶体的顶壁一侧;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桶体的顶壁中心;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第一桶体的内部中心,且其上端穿过第一桶体的顶壁与第一电机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设置搅拌叶;在所述第一桶体的右端设置第二桶体,且与第二桶体之间通过隔板第一阻隔,并且第一隔板的上端密封阻隔,第一隔板的底端留有过水口,使第一桶体和第二桶体贯通;所述第二桶体包括高分子入口、第二电机、第二转轴和搅拌板;所述高分子入口设置在第二桶体的顶壁一侧;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桶体的顶壁中心;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第二桶体的内部,且穿过第二桶体的顶壁与第二电机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搅拌叶;在所述第二桶体的右边设置第三桶体;所述第三桶体包括排渣机、侧箱、过水口、第二隔板、电解装置和过水管;在所述第三桶体的底端设置电解装置;所述第二桶体与第三桶体之间通过过水管连通;所述过水管的上端沿着第二桶体的侧壁延伸至第二桶体的中上部,且与第二桶体的顶壁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并且过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电解装置上;所述电解装置设置在第三桶体的底端,且与第三桶体贯通;所述排渣机设置在第三桶体的顶端;在所述第三箱体的内部设置第二隔板;在所述第三箱体的右侧上方设置侧箱;在所述排渣机的右端且侧箱的上端设置出渣口;在所述侧箱的右侧上端设置净化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气浮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桶体、第二桶体和第三桶体;所述第一桶体包括污水进口、絮凝剂入口、第一电机、第一转轴、搅拌叶和第一隔板;所述污水进口设置在第一桶体的左侧上端;所述絮凝剂入口设置在第一桶体的顶壁一侧;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桶体的顶壁中心;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第一桶体的内部中心,且其上端穿过第一桶体的顶壁与第一电机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设置搅拌叶;在所述第一桶体的右端设置第二桶体,且与第二桶体之间通过隔板第一阻隔,并且第一隔板的上端密封阻隔,第一隔板的底端留有过水口,使第一桶体和第二桶体贯通;所述第二桶体包括高分子入口、第二电机、第二转轴和搅拌板;所述高分子入口设置在第二桶体的顶壁一侧;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桶体的顶壁中心;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第二桶体的内部,且穿过第二桶体的顶壁与第二电机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搅拌叶;在所述第二桶体的右边设置第三桶体;所述第三桶体包括排渣机、侧箱、过水口、第二隔板、电解装置和过水管;在所述第三桶体的底端设置电解装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相城区望亭镇鼎尖机械设备设计工作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